穿上防护服,戴上头盔和橡胶手套,选一根棒球棍,进入一个封闭房间,30分钟内砸碎约25个酒瓶……一个月内,600多人体验了这种“发泄”的感觉。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一家发泄屋,近日成为年轻人推崇的“网红”。发泄屋方面介绍,参与者可以通过击碎、损坏和破坏所提供物品来达到减压和享乐目的。(4月21日《新京报》)
当下,许多人的压力挺大的,负面情绪积累很多,需要发泄,而发泄的方式也各有各的不同。有人看到了发泄压力的“商机”,开发了“发泄屋”这种项目,利用“毁坏”东西来发泄,只不过,这是以做生意为目的,但因其暴力特征遭到民众的诸多诟病。不过,“发泄屋”究竟能走多远,还是让其接受市场的检验,不必过早下结论。
其实,以前北京曾有人开过“发泄餐厅”,在这家餐厅,可以摔盘子、打沙袋、把钉子揳入木头,甚至是砸烂一套价值一千元的音响,直到把心中的怒气、郁闷、压力全部发泄出来为止。当然,这一切都是付费的。后来,这家“发泄餐厅”也就悄无声息了。
“发泄屋”不被人看好的一个原因是利用暴力的方式发泄。有人的试过之后觉得爽,下次还会再来;有的人试过之后觉得很累,下次不来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每一个人发泄的方式不一样。至于使用之后会不会依赖上“发泄屋”因人而异,不能简单下结论,即便是真有这种可能,也需要用数据说法,而不是想当然。
一个项目出现了,类似的项目跟风出现,这同样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去年底,广州出现了综合“密室逃脱”和“发泄屋”两项功能的体验店。今年初,福建泉州出现收费情绪“发泄屋”,在这家“发泄屋”顾客可以砸酒瓶、砸电器、摔碗,也可以打拳击、枕头大战。这些发泄形式本质上是一样的。既然有“生意”,说明还是有人需要的。北京的“发泄屋”一个月超600人来体验,生意还算是不错的。“发泄屋”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他们也会根据顾客的需求增加一些温柔性的“发泄”项目,比如撕书、捏娃娃。这是以生意的角度发展、壮大“发泄屋”。从国际的视角来看,不少国家早已出现,“发泄屋”已经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存在了十多年之久。在美国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许多心理学家也表示以这种方式释放压力对人们的健康很有好处,如果一个人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发泄的渠道,身体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发泄屋”显然并非是一无是处。
“发泄屋”减压当然不会是最好的方式,我们也知道运动的方式最好,比如跑步、游泳、健身,这些方式可以很好地把紧张、焦虑、烦躁通过神经末梢传导出来,但“发泄屋”的方式也未必就是最差的,能走多远,还是由市场来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