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控股去年7月作出“救市”增持承诺,如今增持变减持;分析称增持承诺很难进行强制性约束
新京报讯 (记者王全浩)9月5日,国金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清华控股去年7月作出“救市”增持承诺,但一直未能公布增持情况,上交所针对此事进行问询,并要求国金证券核实清华控股增持承诺的履行情况并予以说明。
2015年7月,国金证券股东清华控股响应“救市”计划承诺择机增持4427万元公司股份,所增持股份6个月内不减持。但截至今年9月,公司未披露相关增持情况。且今年8月22日公司公告称,清华控股拟减持不超1.1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3.63%。清华控股增持承诺没有披露是否兑现,反而开始了巨额减持,这引起了市场投资者的不满。
数据显示,去年7月国金证券股价在24元附近,而截至9月5日收盘,国金证券报收13.32元,今年年初曾跌至低点10元附近,半年时间股价毫无起色。
新京报记者就清华控股是否履行“救市”增持承诺一事询问清华控股,截至发稿时并未收到回复。
国金证券董秘办回应称,“清华控股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减持计划实施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2月26日,上交所公布《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股份计划/进展/结果公告》临时公告格式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增持金额或数量,未能按期实施的必须说明理由。其中要求增持“数量或金额”尽量明确,应当标明其上限和下限,且区间范围应审慎合理,具有可执行性。
目前,还没有对信披“爽约”的明确处罚措施。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就增持承诺而言的话,很难进行强制性约束,很大程度上属于软约束和自我约束的范畴,并且承诺与要求不同,与企业信用有关,而非法规强制。”
■ 盘点
那些增持“爽约”的企业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有2150家上市公司按照去年“救市”通知采取了稳定股价的措施,占比逾七成。但仍有一小部分上市公司因各种原因将增持期延期,或者没有履行增持承诺。 新力金融7月6日晚间公告,新力投资未能在2016年7月6日前完成全部增持计划。新力投资拟从公司股票复牌之日起将本次增持计划顺延实施3个月。另外,近期公告将增持计划延期的公司还有易世达、合众思壮等。
今年7月,抚顺特钢发布提示公告,东北特钢集团因流动资金不足已导致债务违约,无资金能力履行于2015年7月8日作出的增持公司股份承诺。而此前东北特钢集团承诺,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低于1.8亿元公司股票。 同样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增持的还有柳化股份,去年7月9日,柳化股份发布公告称,计划在未来6个月以内对公司股票进行增持,增持资金不低于2284万元。而在今年3月10日公告称,柳化集团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融资困难,截至目前仍然没有筹措到增持所需资金,导致增持计划一直无法实施。
(王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