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在夏令营市场上,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十分火热。10余天的游学,花费动辄数万元,由于是学校组织,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自然趋之若鹜;也有不少家境一般的家长,为了孩子融入集体,也勉为其难,咬牙报名。
境外游学是否只游不学?价格是否虚高?
放眼如今各种机构推出的游学产品,什么“美国常青藤名校游学营”、“英国顶尖贵族公学暑期拓展”、“澳洲暑假亲子夏令营”不一而足。这些产品都名头煊赫,内容说出来“高大上”得不行,但如果仔细研究,其实很多就是在普通旅游线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文化历史景点,诸如到名牌大学里走一圈、到著名博物馆里请导游讲一讲或循例参加互动以及看看演出等。游是游矣,学则未必。【详细】
为了吸引家长“掏腰包”,很多游学项目打出了戏剧、NASA航天、艺术、体育、航海等噱头,但相关主题活动所占比重并不大。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观哈佛大学校园,但游学机构会找当地人在哈佛租个教室搞宣传联谊会,马上提高相关费用,变成了“在世界名校哈佛和老外深度交流”。除去所占不多的主题活动,剩下的行程与普通旅行团并无明显差别。而且,与普通旅游团相比,学生在国外的住宿、饮食、出行等成本都要比旅行团低,但是费用则比普通旅行团高出一大截。【详细】
境外游学热 学校也在背后狠推一把
十来天的行程,少则两三万元,多则五六万元。但是,不少家长仍然一边纠结,一边砸钱报名。这种跟风又是为何呢?跟风的背后,学校恐怕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有记者调查北京的海外游学市场发现,很多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形成了一条潜在利益链条,很多公立学校都组织了暑期海外游学活动。学校之所以热衷于组织海外游学活动,一个原因是“学校从每个学生的花费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而带队老师获得免费出境的机会,也成为游学项目的一个潜规则”。【详细】
利益驱动之下,学校往往也会把学生当作资源。有关部门研学政策出台以前,学校尚不至于组织大规模的游学,政策出台之后,则可以公开组织,并冠以种种高大上的名头。尽管政策所指的并非完全是出国游,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走出教室去看世界,但在操作中,则演变为攀比、高消费。而当学校的倡导、机构的推动与家长的顺从结合到一起时,必然会出现“市场井喷”。【详细】
境外游学热中有多少被裹挟的消费?
班里Tony、Sandy等同学的爹妈都在群里发了游学照,谁能甘心或者忍心让自己家的孩子永远处在鄙视链的最低端?国人攀比之风无孔不入,尤其是在“为了孩子”的大前提下,花少了父母自己那关就过不去,明知是当冤大头,也得乖乖掏腰包。当然,不可否认,也的确有真是去“学”,而且学得严谨深入的。研究问题的同时,我们亦不能抹杀掉行业正能量的存在。【详细】
一边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另一边则是家长被学校、游学机构所织就的密不透风的网所裹挟,即使意识到海外游学班的性价比不高,还是咬牙报名,因为想到“班里孩子很多都在报,自己不报怕孩子不高兴”。他们担心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与,就无法融入群体。这种心理普遍地出现在各类培训班、兴趣班上。很多家长明明懂得应该让孩子在假期放松身心,但是经不住与周边家长的比较,害怕如果不让孩子去补习、去提前学,孩子就会落后于人。这种焦虑,与其说是家长对孩子成长、成才的期待,对阶层滑落的不安所造成的,不如说是市场催生出来的。【详细】
海外游学:莫把好经念歪了
海外游学也好,文化体验也罢,其指向应该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不是盲目攀比,更不是一门学校与机构均能从中分一杯羹的“生意”。好经念歪了,游学变味了,说到底还在于监管存在疏漏。有鉴于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切实把研学旅行纳入正常的教育轨道。当然,从政策层面讲,也该有所反思。比如,研学政策出台,是否应该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细则,明确研学的范围、督导、评价等,即便需要社会机构辅助,也应制定相应的准入及退出规则。【详细】
微言大义:
@realHypnotoad:19岁还没出过国的瑟瑟发抖。
@魏甲上:来农村体验体验下地拔草吧,零花费,还强身健体。
@米沙鸡:为啥非要去?不去就输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境外游学热何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恐怕部分学校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对“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学校的号召和助推变成了一种变相的“要求”,这种“要求”传导至家长身上,就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
“游学”只是一种学习之余度过暑期的方式。说到底,短短的十几天,“游学”更多的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出去玩了”,作用不应被夸大,重要性也不宜被推崇过高。给境外游学热降温,还需要使其少一些利益捆绑的套路,多一些“寓教于游”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