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昌绘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互为支撑、相互牵引,才能最终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建设产业强国和创新强国的目标。
新时代是一个新的长征。但是我们不再是筚路蓝缕、小米加步枪,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创新体系、坚强而现代化的国防为支撑,重装上阵,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目前,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全球20位左右,虽然是发展中国家最高的,但是距离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的很多实体经济领域,还处在产业中低端,以劳动密集和拿来主义为主,多借助引入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加上我们人力资源优势,来提升生产制造效率和竞争力。未来,要支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等宏大发展目标,必须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力推动关键共享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领域创新。
以创新来推动产业强国建设,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创新,又不能唯创新而创新。产学研融合,已经是个老词汇,在迈向新时代的时候再次提出,是当前建设产业强国、创新强国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驱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正在风起云涌,需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从新产品、新制造到新产业、新经济,都已经不是单纯的“硬件”为王的时代,而是信息技术带动的“软件”与“硬件”融合的新时代,信息科技也只有与实体经济、社会需求融合才有更强大的战斗力。
倡导创新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我们要大力倡导对科技人才、对劳模工匠人才、对企业家的尊重,倡导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全面创新。同时,要强调对青年人的关心和号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无论是放眼世界创新发展的历史,还是当前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大潮,青年人的作用和贡献都是无与伦比的,甚至是引领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人的接续奋斗。现在,国家创新团队的核心骨干,大部分都在三四十岁,而每年还有数十万研究生、博士生和数百万的大学生毕业,他们走出校门,加入国家创新的行列里面。对于到2035年跻身于世界创新强国的行列,我们充满信心!
(作者孟祥飞,中共十九大代表。理学博士。现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支部书记、应用研发部部长,主要负责“天河一号”在国家科技创新、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涉及高性能计算技术研发,超级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平台构建与应用,曾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人民日报记者赵鹏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