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芳华》的“沸点”到底在哪?

http://www.newdu.com 2018/1/3 红网 吕高安 参加讨论

  冯小刚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他和严歌苓鼓捣的电影《芳华》,近来使亿万观众泪洒影院。2018开年之际,大家不约而同翻出青涩照,晒出自己的十八芳华。

  显然,聚焦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晚期部队文工团生活的《芳华》,承载了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激起了几代人的怀旧与向往。它的每一个镜头都能抓心,那么,让观众情感沸腾的“沸点”,到底在哪?

  是萧穗子暗恋陈灿,当知道陈灿与郝淑雯相好时,她在卡车篷将首封吐爱信撕碎吗?是刘峰拥抱“万人迷”林丁丁被举报,接受调查,蒙冤暴怒,这个“活雷锋”被赶出文工团的大门吗?是对越自卫还击战场,刘峰冒着枪林弹雨,执着抢救陷于泥潭的战友而受伤吗?是战斗英雄刘峰闯海南时,三轮车被重罚,人被打,郝淑雯巧遇后怒斥城管“×你妈”吗?我看都不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窃以为,献演战场伤病员的《沂蒙颂》那场戏,才是高潮迭起之后的“沸点”。

  这晚,军医院礼堂,“蒙山高,沂水长”,悠美的音乐响起,《沂蒙颂》节目开演,演员柔肢伸展,翩翩起舞。木讷迟钝的何小萍,与众伤病员喝着文工团熬的“鸡汤”,她竟然触舞生情,和着战友的节拍手动,并下意识地跑出,在室外草坪独舞起来,舞姿从久违的生疏,直至蹁跹完美。草坪小舞台,与礼堂大舞台,交相辉映,将《沂蒙颂》演绎到了极致。一曲终了,欢愉的何小萍,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从精神病人到正常人的蜕变。

  本来,秀丽的面容,曼妙的舞姿,文静无争的性格,命运应该偏爱何小萍的。但是,何小萍“生不逢时”,先天不足。父亲遭受政治迫害,身陷囹圄,劳改而死,没能等到平反那一天;母亲与父亲划清界限,改嫁后情爱迁移,疏淡了她;养父始终不接受不理睬她;同母异父的弟妹欺负她,满屋看不到一个亲人。除了童年瞬时的天伦,社会和家庭,没能给予何小萍应有的尊重和爱。身处红海洋,她渴望那片醉人的绿荫世界。

  何小萍意外地参军入了文工团,以为这身橄榄绿能给予她神圣和庇护。错了!急于求成的她,第一天悄悄拿了室友的军装,拍照寄回去,便成为集体笑话的开笔。她更加刻苦练功,想凭借精湛的舞蹈,赢得大家的认可,没承想,过多的汗水导致满身“异味”,换来同伴们的更加歧视。由于3500米高原慰问演出时,B角充A角的临时上阵,拼命独舞,何小萍赢得骑兵指战员的称道,却迎得被逐文工团,充做军医院护士,上了前线。

  其间,刘峰对何小萍的怜悯同情,让她感受到关爱的奢侈和珍贵,也使她的少女之心敢于萌动。不想,一个巴掌拍不响,刘峰早已心中有主。刘恋爱不成,反而因“拥抱事件”,先于何小萍被逐。

  对于这段历史,我是从朦胧到清晰的见证者。我是比何小萍小不了几岁的六零后,我能理解她,令她处处受挫受伤的,不是她本人。那时,衡量美与丑,对与错,黑与白,高尚与渺小,不在于个人的素质和表现,而在于时代和社会。自然,亲情、友情、爱情,个人前途命运,也深深地打上了“红色”烙印。何小萍总算等到拨乱反正,等到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但是,当她救死扶伤,舍己救人而成为英雄,之后,巨大的身份反差、荣辱反差,使他消受不起,而至精神分裂。

  这样一个历经磨难的姑娘,用歇斯底里的生命之危,换来属于她的荣耀。不料,这荣耀因精神病而瞬逝,她整天恍恍惚惚,不省人事,这是善良的人们所不能接受的;善有善报,好人好报,复活何小萍的神志,还之以社会和时代的尊爱,承之以鲜花、掌声和幸福,让“世上一朵美丽的花”继续“青春吐芳华”,才是观众情感和传统审美的众望所归。这是“沸点”成因之一。

  “沸点”成因之二,是所有人对何小萍的精神病束手无策时,“苏醒奇迹”来得正好,富于场景震撼。何小萍从小酷爱舞蹈,一身童子功将她送入部队。这个平台是她梦寐以求的,她本以为,凭借天资和用功,可以使自己的舞蹈艺术,继续深造,直至出神入化。她又错了! 家庭出身和身上“怪味”,使她离开领导视线,离开舞台中心,成为文工团杂务。她因此一度心灰意冷。尽管如此,都改变不了舞蹈已经融入她的血液,赋予她生命的意义。

  被逐出文工团后,她对心爱的舞蹈艺术,如何痴心留恋与向往,虽然银幕上没有体现,我们依然可以想象;虽然她经历了战场的生死考验,“粒粒鲜血染红了它”,时间也可以消磨一切。但是,成为英雄后,鲜花和掌声没能抚慰她受伤的心灵,离开舞蹈,应该也是她的精神病因。

  病后,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没能使她痊愈,母亲以及战友,尤其是令她倾慕的刘峰的探望,也没能将她的神志挽回正常。只有当她欣赏到《沂蒙颂》,那柔和的音乐,精湛的舞蹈,才能抚摸她的伤口,熨烫她满目疮痍的心灵。恰如沂蒙红嫂将乳汁喂给解放军重伤员“方排长”后其顿时苏醒一样,条件反射出现了,是舞蹈,让何小萍与战友们产生了强烈共鸣,她原谅了林丁丁、郝淑雯、朱克等的懵懂,告别了糊涂,复活了清醒。无疑,艺术营养战胜了现代医学,成为何小萍“阴转晴”的灵丹妙药。

  这不是严歌苓的虚构,是神奇的现实。诸如植物人被亲人反复唤醒,绝症患者在心疗和医疗的配合下,得以痊愈的奇迹不是没有。《亮剑》中的李云龙,在抗日战场负重伤,昏迷已久,所有人都以为所向披靡的英雄会倒在伤口下,没想到,情同手足的搭档、政委赵刚几天的深情呼唤,使李云龙奇迹般苏醒。三国的刘备,在当阳被曹操击溃退走。赵子龙竟然单枪匹马杀回长坂坡,奋战曹军5000虎豹骑,最终救出幼主刘禅母子。

  古往今来,依靠超人的意志,冲天的气概,动地的情感,使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在“需要巨人时产生了巨人”(恩格斯语),在泰山压顶时出现“擎天柱”,艺术家精心采撷这些奇迹,用到作品的刀刃处,可达到“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的表达效果。

  显然,冯小刚将何小萍青春“复活”的奇迹,安排到《芳华》的尾声是恰当的,如果能将删除的何小萍高原独舞,插进此幕,形成草坪、高原、军医院礼堂三个舞台对比,则更能突出主题,增强艺术表达。尽管何小萍、刘峰没有成为高官富豪,我们还是认为,这是大团圆的结局。因为,时代和社会,不只属于高富帅们,饱经沧桑,九死一生,善良正直高尚的他们,依然好好活着,而且相依为命。

Tags:《芳华》的“沸点”到底在哪?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