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微博上一篇文章引起网络热议,更是让有孩子的家长看的冷汗直流。20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都发文《当心!这些视频流入中国,正毒害你的孩子!》。在美国被大规模下线视频、封禁账号的“少儿邪典视频”已经被翻译进我国,在中国孩子们常用的优酷、爱奇艺、腾讯、搜狐等视频网站上,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搜索到,并且点击量居高不下。
这些视频都直接取材于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然而原版动画片里的角色,现在却被改成儿童做噩梦、被殴打,甚至被注射不明液体等各种折磨、虐待的普遍带有恐怖、惊悚以及各种不符合人伦常理的荒谬剧情。它们都正大光明出现在了适合儿童观看的视频分类里,有的还被打上了“教育”、“色彩教学”、“幼儿教育”的标签,直接推送到了孩子面前。
为了获得点击量,售卖玩具周边,这些视频利用孩子对动画人物的喜爱,误导儿童,甚至对儿童心灵造成严重伤害。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去年腾讯公司发布了《儿童安全上网指引报告》,数据显示,90%的中国儿童(指18岁以下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其中城市儿童触网率近95%。儿童首次触网年龄也越来越小。这份报告的数字显示,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
网络让孩子们更早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但也将他们暴露在危险之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就制订了《儿童网络保护指南》,针对内容、家长管控、信息滥用与误用处理、不良与非法信息处理、隐私与控制、安全意识等六个领域指导互联网企业的行为。美国制定了《儿童在线保护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护儿童的网络安全,对儿童色情内容和犯罪者采取最严格的审查和打击措施;英国政府提供给父母过滤和分级软件;法国政府向教育系统提供免费的含有内容过滤功能的服务器。相比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还有不少的差距。
救救孩子!“少儿邪典视频”必须紧急下架!
1月20日,腾讯视频发布《腾讯视频关于不良儿童视频内容处理的声明》,成立专项小组进行全面技术筛查,并将相关帐号进行删除和封号处理。应该说腾讯知错就改值得肯定,我们希望所有的涉及到这些内容的互联网公司也立即跟进。我们不愿再听到“平台的能力和责任有限,家长才是推动者”这样的托词。在社会范围内源头不控,“引导儿童安全上网”就是一句空话。
如何让家长“引”之有理、“导”之有据?《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中提出的“儿童在线保护”就切中时弊。
对监管部门来说,要加强网站的平台责任,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做好网络管理规定的执法检查常态化工作,及时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就互联网平台而言,首先要实施儿童在线保护。要研究分析互联网中哪些是孩子成长离不开的“利”,哪些是必须除掉的“害”。这是作为源头的互联网技术和内容提供者的重大责任。必须在儿童通过网络空间获取信息、进行自我教育、满足日常生活娱乐需求的过程中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上网空间,让儿童能够获取与实际年龄相符的信息、与他们的智力相吻合的内容。同时避免他们接触一些他们不应接触到的内容。
对家长而言,要成为孩子的数字好友,实施有效的安全措施为孩子筛选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与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和内容。同时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数字媒介行为习惯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