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2018年及中长期宏观经济形势
(本文系贾康先生2018年1月27日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年会上的发言)
谢谢洪理事长,大家好!刚才洪理事长讲了关于当前经济形势、重点问题等等,我听了以后深受启发。我们今天这个会是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大家来研究问题,同时又是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的年会。我感觉在过去的几年里,研究院的发展跟宏观上要求的“稳中求进”高度一致。我们顺应时代要求,大家走到一起来寻求创新发展,在新供给研究院的定位上是“智库”,近些年,在稳中求进的过程中掌握好既积极又稳妥。从去年我自己的感受来说,洪理事长在百忙中以他学者型的企业家、金融家的战略思维,很好地给我们的研究院掌舵;王广宇院长也是学者型的企业家,百忙中精心组织研究院的活动;大家都非常积极、共同努力地来参加一系列的研讨。在社会的影响力方面,现在已经很清晰地有社科院以全套的指标分析,最后客观地生成的评价:我们是核心智库的地位,是很多家智库里最后以较低比重产生出来的几家核心智库之一,即把我们评为平台型智库的核心智库。当然大家还要继续努力。新的一年里情况也在变化。
今天的活动,上午主要是讨论宏观经济,我借这个机会简单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去年6.9%的GDP增长速度旁边,特别值得看重的就是结构上确实继续得到一定的优化,一系列综合指标表明,在就业情况相当不错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经济生活中的亮点,在支持着整个发展能够按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继续往前走。十九大又给出了一系列大政方针层面的指导,要求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新的一年里,如果从年度再结合中长期来看,我觉得可以提到5句话。
第一句话,“着力提质增效”。要进一步明确质量第一,效率优先。速度现在高一点低一点儿,不是关键问题,在可接受速度区间之内,主要是聚焦怎么以供给侧的改革来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第二句话,“巩固企稳向好”。这个局面是来之不易的,现在这个企稳向好,不是前几年一般宣传用语意义的,而是从2015年下半年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平台状态的运行,龙头指标的具体量化,是很窄的一个6.7%-6.9%的运行区间(去年上半年是两个6.9%,三四季度6.8%,全年还是6.9%),亮点在增加,但是需要巩固。市场上现在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共识,走向预测上,说什么的都有,悲观的是说还会很快转为下行,乐观的则说会重归7%以上。IMF已调整了对中国2018年的预期,稍微抬高一点,认为中国今年应该是6.6%的状态,与洪董事长说的预期高度一致。我们可以不太计较细微的速度差异,总体来说要争取促成市场预期的稳定性,我觉得这个市场预期会在过了临界点以后一下成为共识,进而这个共识会引导分散决策的市场主体他们的行为,整个局面就会真正成了L型尾巴拐过来以后,使之得到确认。
第三句话,“避免低级错误”。这种低级错误是在矛盾制约之下、所谓“问题导向”概念之下,我们不可忽视的。比如大家都认同要环保,但实际生活中动不动就搞成环保风暴,以为靠运动能解决问题,结果逼得很多低端社会成员的生计都难以维持;防火灾,当然非常重要,火灾隐患不能不防,但是应怎么样推进呢?“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本是常识,居然来了个“真刀真枪,刺刀见红”;煤改气当然重要,但是怎么能连气怎么供应都没想好就把烧煤的锅铲、灶具一刀切给禁掉拆掉,老百姓都没法过日子了,只得由有关部门又发紧急通知往回改。这些不客气地讲,是低级错误,计划经济也得想着煤改气后面的供应怎么跟得上。如果这么折腾着来,在很好的概念下这样去做工作,再好的形势也可能会被毁掉。
第四句话,“乘势由‘新’入‘常’”。整个宏观走势还是要因势利导,不失时机。新常态说了这么多年,“新”早已明朗,而“常”怎么实现出来就在眼前,应该乘势而进。
最后一句话,是“锐意改革攻坚”。从短期到中长期供给侧改革主线上我们的攻坚克难,挑战是非常严峻的。但改革不取得决定性成果,发展就没有后劲。具体的很多啃硬骨头的事情,体现在一些社会热点上。比如环保,现在讲怎么严格执行一些标准,当然有必要,但要从经济生活长期来看,应该是改革我们的能源和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一种内生的、大家自觉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经济行为,那么就得攻坚克难。中国基础能源从煤到电,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要发展的新能源,这里面的经济利益怎么引导大家越来越多使相关结构从不平衡转到优化平衡?相关的改革是一定要实质性推进的。房地产大家都关心,中央早就说要抓住房地产的基础性制度建设,那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资制度和相关的税制改革,怎么样啃硬骨头?金融风险的防范现在是非常重大的命题,各个方面都在表态,即都要表现在这方面有自己贯彻中央精神的姿态,而这方面从短期到中长期衔接来看,还是要有一个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智慧,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治本为上,堵不如疏。有一些东西,现实生活中有客观需要,怎么把它阳光化,怎么把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提供出来?如光说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看起来是在防范风险,实际上逼着风险以更隐蔽的方式运行,这不是一个真正治本的好办法。地方政府原来的隐性负债,有了预算法的修订以后,已开了前门,另外一边原来的融资平台明确要求市场化转制关了后门,剩下的中间地带,本来有一个鼓励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针,现在整个氛围似乎是PPP又成了大问题,地方的感受上就是都不能动了,似乎是在叫停,我说根本就不可能是叫停,但是“点刹车”是很明显的。点刹车的操作过程中,怎么样进一步因势利导,掌握“堵不如疏”的要领,这是一个从短期到中长期衔接必须掌握好的要领。所以迫切需要增进法治化、阳光化、专业化,把这些合在一起规范发展——这就主要是制度建设问题了。制度建设中碰到什么障碍,这是需依靠改革解决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表态和简单地“卡住它”就能解决的问题。
还有中国的司法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已经在试点推进,洪董事长刚才说到的一些值得特别肯定的进展,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还可以拭目以待。已强调的纠正错案冤案,要动真格的,再推到整个司法体系怎样符合现代化的要求,这当然也是攻坚克难的改革任务。企业改革就更不用说,讲了这么多年的混合所有制,实际生活中见仁见智,各种观点往往说不到一起,但是形势比人强,如果越来越多在创新中间推行PPP,很多投资主体天然就是混合所有制,不混合不行,民营企业参加进来了以后,政府内在动机天然就不想自己“一股独大”。这些可以做的,我们应该紧紧抓住。
借这个机会简单谈这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谢谢大家!
Tags:贾康,2018年及中长期宏观经济形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