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烈士陵园大门被堵是谁的耻辱?

http://www.newdu.com 2018/4/11 北京日报 晁星 参加讨论

  有媒体近日报道,四川雅安一烈士陵园被商业开发“挤压”——高矮不一的楼房将其层层围住,很多紧贴其墙而建,甚至堵住了陵园大门。本应得到保护的神圣之所,如今却落到如此境地,引发舆论一致声讨。

  青山埋忠骨,松柏寄英魂。英雄烈士不容亵渎,他们的长眠之处更不容侵犯。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烈士陵园遭商业开发“排挤”的现象并不鲜见。有的被房地产侵占,保护用地日渐萎缩;有的“敞开大门”,公开出卖经营性公墓;还有的长期缺乏管理,园内竟建起了养殖场、摆起了小商摊……在一些人眼里,烈士陵园不产生经济效益,可以“让一让”。可当喧嚣嘈杂使陵园失去了应有的肃穆和安静,岂不惊扰了烈士、冒犯了英灵?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怪现象——不少人把商业开发与烈士陵园保护放在一起衡量,将之视为一场博弈。殊不知,这里头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相关法规早已明确规定,“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范围内的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白纸黑字毫不含糊地表明,在烈士陵园面前,一切商业利益都应无条件让路。一些人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将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置于脑后,这与“污名化”烈士一样,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必为人所不齿。

  “丰碑矗立忠魂归处”,烈士陵园是对不朽英烈的庄严纪念,其教育功能和社会示范效果不容忽视。古今中外,为了缅怀民族英雄,各国无一例外都会修建烈士陵园。每到纪念日,人们都会到此祭祀、扫墓。如今,我国很多烈士陵园都成为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以何种面貌示人,直接影响后人的历史观——庄严、肃穆,自会升腾崇敬之意;凋敝、嘈杂,又何谈敬仰之情。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扌不热土一扌不魂。烈士陵园大门被堵更像是一记警钟,提醒我们无论走到何处,都必须记得来路,记得哪些精神财富永不可丢。

  忠骨岂能总蒙尘,飞速向前的社会,需要一片净土承载人们对先辈的缅怀和敬仰。此番新闻一经曝光,便立刻引来舆论关注。这充分说明,人们对于烈士的敬意和怀念从未消逝。但是,要保护好烈士陵园,单靠舆论监督远远不够。法律底线之上,相关部门尤须加强管理、做好引导,不仅将修缮和保护好烈士陵园视为基本职责,更视为一种不容推脱的历史担当。全社会一起行动,下大力气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苍松翠柏间才能多些缅怀与肃穆,少些喧闹与嘈杂。

Tags:烈士陵园大门被堵是谁的耻辱?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