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下辖的平利、宁陕两县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收入分别达到8.2亿和13.99亿?日前,有网友对上述两县的五一旅游收入数据提出质疑。5月7日,宁陕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通报称,“3天接待游客21.4万人,旅游收入13.99亿元”系笔误,应为“3天接待游客21.4万人,1.399亿元”。目前,宁陕县相关新闻报道已作修改,而平利县相关报道经最新修改后,原来的“8.2亿元”也变为了“0.82亿元”。
旅游收入增10倍,怎一个“笔误”了得
一段时间以来,数字造假并非新闻。从GDP注水、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到电影票房、电视节目收视率造假,再到刷网站流量、视频点击量,为了数字好看,一些部门、企业和相关人员煞费苦心,在所不惜。而一旦东窗事发,似乎总能找到各种理由和“替罪羊”,然后便化险为夷。不可否认,因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确实可能会产生统计数据打架的情况,这就对统计数据发布的公开、透明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专家建议发布数据时应提供详细的“说明书”,包括数据来源、统计方法、适用范围等,尽可能避免公众对数据的误读。【详细】
现实中,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致、不认真”,导致笔误的现象确实不少,但两县都在五一假期旅游数据上发生“笔误”,这也太巧了吧!假如没有网友及媒体的较真和质疑,此前的统计数据是不是就变成了“真实”的数据?要知道,数据中的小数点前移一位,那就增长了十倍,这可真应了“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的说法。把估计当统计,就是虚报浮夸、弄虚作假。【详细】
“笔误”背后是否有数据造假魅影
在旅游产业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旅游收入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绩,也是对外营销、宣传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展示指标。客观点说,至少地方部门对数据“做手脚”的动力是存在的。从更大范围来看,坊间针对各地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统计的疑问,一直都存在。一方面,囿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确实是故意造假,制造旅游市场“虚假繁荣”的局面。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相较于其他官方数据,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统计,随意性和口径差异较大,也在客观上增加了造假的可能性。【详细】
对于旅游方面的数据,“把估计当统计”并不鲜见。去年8月19日,《人民日报》就披露过这种现象:“游客5万人次,差不多!”“收入8000多万元,大概这个数!”某省旅游局一位处长在座谈时坦言,对材料里提供的数据,自己心里有点虚,因为数据的采集有些并非按标准、规范要求统计出来的,而是估计出来的。不能不说,这起“旅游统计数据笔误”事件也有“把估计当统计”的影子。其背后诱因,无外乎在于“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错误政绩观作祟。【详细】
一些地方之所以自曝家丑,主动挤压水分,原因在财政不堪吹牛的重负,只好以真面目示人,换取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那么在造假过程中,虚高的数字,得不到转移支付的补充,挤压了民生保障、教育经费等支出,其实这就是一笔“吹牛税”,只不过纳税主体从相关责任人变成了全体民众。所以,应当本着“谁吹牛、谁纳税”的原则,让重重审核的链条发挥出作用来,让数据关联上相关负责人的具体责任,增强民众对数据的信心,到那时,民众对数据的信心强起来了,即便有笔误,相信也可以一笑了之,何必去猜测再三。【详细】
旅游数据出错伤害政府公信力
大数据时代,各种数据已成反映现象、评判成果、制定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然而,相信数据但不唯数据,多面考量、综合评价应当成为看待和利用数据的正确态度。当然,最根本的还需要各级统计部门勇于亮剑,加大数据造假成本,用更严厉的惩戒措施刹住数字造假的歪风。同时要加强统计监督,明确统计方法和口径,最大程度堵上各类漏洞。当数据有了更高的可信度,才可能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这是维护统计公信力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和权威的题中之义。【详细】
让统计数据回归客观真实,其实也是在为构建诚信社会而努力。须知,任何风尚的形成,都有着从组织到个人、自上而下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希望此番“小数点风波”能够引起各方警醒和重视,能够推动相关方面绷紧统计数据真实性的神经,切实提升数据造假的耻感和痛感,警钟长鸣、利剑高悬。【详细】
微言大义:
@驰砚三秦:地方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宣传推介旅游,多方位多角度打造全域旅游才是硬道理,走捷径造假是行不通的。
@雁栖湘江:假期还没有过完,旅游数据就已经出来了。
@是狐闹才不是呱呱乱叫:某些官员表示,没有造假,只是“手抖”造成。
@蜗牛的梦想:把数据造假说得这么含蓄。
@云上柳依人:应该不是造假,真是造假不会写这么夸张,这一眼就看出来了。真造假是会仔细琢磨,怎么可能出这种一看就不靠谱的数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统计数据错了事小,没有出亮点事大。”一段时间以来,错误的政绩观给数据造假提供了环境和土壤。但是在大数据充分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拿“手抖”说事,让“小数点”背锅,用“笔误”搪塞过去,只能掩盖网络上的错误记录,掩盖不了民众心中对当地政府公信力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