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3月24日《人民日报》)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明显变化,打破了公有制经济“一家独大”的局面,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多元化的竞争使市场再一次迎来了“雨露”,社会生产力得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由此,民营经济也成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和重要标志。作为典型的小船经济、头雁经济,民营经济具有包袱轻、机制活、转向快等独特发展优势,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可以说,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实现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历届党中央高度深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办法、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各级各部门也紧跟中央号召,研究制定了对应配套政策措施。按理说,在这样的支持力度下,民营经济应该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的。可问题就在于,政策出台了却可能打折扣、甚至是落不了地,这样一来,好政策“悬了空”,就俨然成了一堆废纸,民营企业也就享受不到具体的实惠了。
好政策是认真研究制定出来的,更是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出来的。对于上级制定的各项支持政策,必须无条件执行,该落实的优惠一一落实,该减少的负担全力减少,明令禁止的事项坚决不做,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将足够的精力放在发展壮大上。要加强政策协调,持续提升政策制定的民主化、法治化水平,避免相互矛盾产生负面影响,使一些政策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同时,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透明,坚决不打政策范围外的“感情牌”,让好政策成为部分利益团体的“私人奶酪”,坚持一视同仁,真正让每一个符合政策条件的民营企业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
好政策更是创新实践出来的,不仅要接地更要接地气。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配套政策制定和推进的过程中,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核心就是政策举措缺乏实践性。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多联系实际,多加强调研,多听取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纠正不足,确保在合法前提下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要避免简单化、防止“一刀切”,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工作艺术和管理服务水平,科学应对和满足企业差异化需求,有效解决好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拿出务实举措,让好政策不再“悬空”,以实际行动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油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