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理论前沿 >> 正文

刘世锦:中速增长的潜力在什么地方

http://www.newdu.com 2019/5/6 北京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经济下一步要顺利发展,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无法回避。如果能把这些问题研究到一定深度,有一些成果,在经济学的演进与发展中一定会做出我们的原创性贡献。

  一问:中国经济为什么减速,是否符合规律

  这个问题已经争论八年了。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样一个变化是符合规律的。从经验上来看,当年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都经历了经济减速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从理论上解释这个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就是要解释和研究潜在增长率下降问题。

  为什么潜在增长率会下降?可以列出一些因素:一是可以利用的技术在减少。二是一些重要需求的历史峰值相继出现,比如房地产、基建、汽车等一些重要的需求,也包括钢铁、煤炭、建材等重要工业品,都出现了历史需求峰值。峰值过后就是回落,必然对增长速度有影响。三是人口劳动力数量结构的变化。如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就业人数从2018年都开始出现总量减少。这些只是部分因素,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中国经济正处在什么样的增长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已经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那么,这个理论模型到底是什么样子?比如说稳增长问题,稳增长首先得有一个基准,稳住什么样的增长,稳到什么水平?在有些人心中,稳增长还得回到7%、8%,甚至更高一点,就是说还回到过去高速增长的轨道上。这还有可能吗?如果再过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变成了6%,甚至到了5%,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变坏了,变得很有问题了?这都需要有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

  二问:下一步增长潜力到底在什么地方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下一步增长潜力到底在什么地方?我提出了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平台上的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这个阶段有五大增长来源。

  第一,低效率部门的改进。中国经济效率低的地方还是不少,比如现在的能源、物流、通信、土地、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有些还高于发达国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缺少充分竞争,导致效率低、成本高。

  第二,低收入阶层收入提高和人力资本的提升。有一个说法,中国大概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也许还有5亿人没使用马桶。如果让这些人坐上飞机、使用马桶,将会产生巨大的需求。更重要的在于,部分人群之所以收入低,是因为人力资本没有得到充分培育和发挥。这方面将有巨大增长潜能。

  第三,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想特别强调一下,中国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第四,前沿性创新。过去我们的创新大都是适应性创新,近些年在一些领域进入到前沿性创新。前沿性创新就是走到全球创新的最前面,也就是所谓的无人区,这方面我们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五,绿色发展。需求强调,绿色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还包括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创新和绿色金融,正在形成绿色生产体系。绿色发展不仅做减法,更重要的是做加法和乘法,能够带来新的消费动能、创新动能和增长动能。

  但以上这些新增长来源对体制机制的要求明显提高,如果不解决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卡脖子”问题,这些新增长来源很可能看得见、抓不住。

  三问: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在经济转型中是否具有对冲功能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过去发展不平衡,这往往被看成是一个缺点。但是后来发现它也是一个优点。比如开始消费电视机、电脑的时候,是由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先购买,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后买。这样,厂家生产和销售周期可以拉得较长,经济可以持续增长。

  另外,从中国经济转型角度来讲,有些地区转型比较快,有些地区转型比较慢,或者是不成功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还算可以。这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不平衡的超大型国家,具有对冲功能。比如过去几年,东北相对比较困难,企业缺少竞争力,人口特别是人才流出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东南沿海地区,比如深圳,那是另外一种情景。这种对冲是中国经济转型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能不能利用好这种对冲功能,怎样让中国经济有更大的回旋余地,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回答。

  四问: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前沿创新型国家,主要短板是什么

  最近几年,我们前沿性的创新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特别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我们和世界前沿的差距已经不是那么大了,在有些领域出现了并跑和领跑。

  中国有一个明显优势——市场规模。大家不要小看它。以色列这个国家创新能力是很强的,有很多小的创新型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是全世界的互联网大公司有以色列的吗?没有!大公司就来自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再一个就是中国。为什么?就是人多,市场规模大,容易形成商业模式,形成商业模式以后再去拉动技术创新。另外中国的产业配套条件在世界上也是排在前列的。硅谷要搞一个创新产品,有些零部件还得到中国买。这是中国独特的优势。

  我们有没有短板呢?最近有一个关于发展理念指标的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的创新维度指标是相对落后的。如果中国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级的研究成果得以产生的土壤,中国的创新就走不远,到一定程度后就没有后劲了。创造这样的条件,就要形成有利于自由探索的环境。这个任务很重,补上这个短板并非易事。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不是贴标签就能贴出来的。如何建设一个真正的前沿创新型国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五问:坚持不懈对外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何在

  中国这些年对外开放的政策相当稳定,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这是中国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继续坚持并且要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为什么?估计会有人问,要引进外资,我们还缺资金吗?广义上来讲中国已经不缺资金,而且这几年我国对外投资增长很快。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因为我们主要需要的是资金背后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营销渠道、供应链、品牌等。

  另外,中国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些行业有一个特点,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就是涉及的不可编码的知识比较多。过去搞工业的时候,技术怎么引进?买一台设备就行了,设备里面就包含了技术。现在搞服务业,大量的不是买设备,而是需要技能、技巧、方法,这就需要更具深度的对外开放。

  中国现阶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当一个经济体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密度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现象:这个经济体的对外开放问题,会成为更大范围或者全球性的一个内部问题。现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增量是30%左右,总量是15%,中国和美国合起来,两大经济体占到全球整个GDP产出的40%。全球化这么多年,可以说最大的成果就是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比如说中美贸易摩擦,40年前有这个问题吗?40年前中美连贸易都没有,当然谈不上什么贸易摩擦。近期出现的逆全球化,实际上是对中美经贸关系或者全球化成果的一个压力测试。这场压力测试可能过一段时间才会有结果。从较长一个时期看,全球几大经济体,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将来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是走向自贸区。虽然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局面,但是对全球化的前景还是应该有信心的。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Tags:刘世锦:中速增长的潜力在什么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