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刘守英:以城乡融合形态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http://www.newdu.com 2022/5/6 爱思想 刘守英 参加讨论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必须通过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来实现。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通城乡壁垒,是促进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顺畅流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路径。发达经济体城乡转型的经验表明,在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的时候,会出现郊区化、再郊区化和城市更新的形态,此时人口、产业和经济活动在城乡之间将实现更均衡配置,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更加均等化,空间在城乡之间更加融合等,社会发展进入到城乡融合阶段。
    当前,江苏等发达地区已经处于城乡融合阶段,要破除单向城市化思维,在城乡融合新形态下思考城乡发展和要素配置。研究显示,在快速城市化阶段,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建成区,投资、产业以及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城区。但在城乡融合阶段,建设的核心区域则是在城市跟乡村相融合的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区域的发展阶段和城乡特征有别,城乡融合的形态并不一样,在都市圈,从城到村是一个连续体,城乡融合的形态取决于都市圈空间格局下的分工体系;在首位度高的大城市,城乡融合的趋势是郊区化,人口、产业、公共服务等会从大城市向县城迁移;传统县域会成为大量农民、迁移人口回乡的聚集地,成为人口迁移和聚集的重要空间。应当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城乡融合形态,采取不同的统一市场建设和要素配置方式。
    在都市圈,应推进都市圈尺度下的城乡融合,土地、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置等需要打破现在的行政边界,促进都市圈形态下从城到村的城乡连续体形成,促进要素市场在都市圈范围的充分流动与配置。在大城市,要适应郊区化趋势,把县城和乡镇纳入规划体系,促进从城市中心区到县城和乡镇的城乡融合格局形成,重新布局产业、人口、教育、医疗资源和住房,不能把所有的土地指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放在大城市。在传统县城的城乡融合,重点空间应在县城和县城的延伸区域。县城的规模应适度扩大,使得延伸区域成为农民从乡村到城市的过渡区域,也是产业和公共服务的布局区域。可重点规划几个乡镇作为连接乡村到县城的节点,逐步带动所有乡村“活化”。
    城乡融合的政策核心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但实现路径要在新的空间形态下,通过土地、金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重新构建城乡格局,促进城乡更加平等发展,不再简单地把农业人口移到城市,也不再简单地征收农村土地变为城市用地。在未来的城乡融合区域,城、乡的市场是平等的,国有和集体土地也可以并存,土地的增值收益在城乡都可以使用,这样就能慢慢地把城乡二元格局打破。
    以城乡融合形态推进统一市场建设,有助于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在新的空间形态下培育并扩大内需。在城乡融合形态下,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公共服务投入、产业、住房和教育的重新布局,打通城与乡,将会带来大量的机会,带来市场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增加,推动城乡融合区域的产业复兴,也能促进乡村经济活动的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带来乡村产业革命,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转自:《新华日报》2022年4月29日 第13版)

Tags:刘守英,以城乡融合形态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