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中央党校为何给谷文昌塑雕像

http://www.newdu.com 2016/7/1 新华每日电讯 佚名 参加讨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前夕,在被誉为党员干部“红色摇篮”之称的中央党校里,落成了一座谷文昌的半身雕像。雕像放置在该校西侧17号至19号学员楼之间,与焦裕禄雕像东西对称。如此高规格的礼遇,不能不让人感到好奇:谷文昌是谁?为何给他塑了一座雕像?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今年是谷文昌逝世35周年。30多年来,福建东山人民没有忘记谷文昌,地方政府没有忘记谷文昌。新世纪以来,谷文昌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四有”干部的典范。

  事实上,正如前面这两座雕像相互呼应一样,谷文昌与焦裕禄真有不少的相似点。很多人认识焦裕禄,是从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开始的,而人们了解谷文昌,也与新华社播发《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关系密切。焦裕禄之于河南兰考,谷文昌之于福建东山,两位榜样县委书记、两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地方,都由一条奉献的红线牵连在了一起。他们牢记党的嘱托,带着富民的信念而来,坚决听党的话,认真完成党的任务,他们是无愧于党的好干部,是“心中有党”的党员干部楷模。

  他们还做到了“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焦裕禄到兰考工作虽然时间不长,却带领兰考人民找到种泡桐治风沙的妙方,植下泡桐无数,初步实现粮食自给;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植树造林14年,种下1000多万株木麻黄,把不毛之地的东山荒岛变为绿色宝岛。他们都不在当地出生,却爱民富民,看到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就会流泪,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做梦都想着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们夙兴夜寐,与当地群众齐心奋斗,呕心沥血,最后都长眠于他们为之倾情付出的土地上。

  他们还“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焦裕禄严格要求自己,甚至不允许孩子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看“白戏”;谷文昌不忘资助贫困学生,为烈属、五保户送温暖,却决不为女儿安排工作。这种以“不解除群众疾苦心里有愧”的自觉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世人的崇敬和感佩。

  几年前,谷文昌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足见虽经时代变迁,但谷文昌视群众为亲人、为人民幸福而不惜奉献生命的爱民情怀和奋斗精神,永远铭记于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的心中。如今,在中央党校为谷文昌塑起雕像,正是党对谷文昌作为党的先进分子的肯定,对他崇高精神的礼赞,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鞭策和激励。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要有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精神,就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从焦裕禄到谷文昌,这中间还有孔繁森、郑培民、沈浩、杨善洲等众多优秀共产党人,他们把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化以服务为民的行动,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了群众去奋斗的崇高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座,融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是一个政党先进理念和为民宗旨的外化和体现,更是一个民族前行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力量。

  当前,我们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并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关键少数”,而县委书记则是“少数的关键”。当广大党员干部都以焦裕禄、谷文昌为镜,像他们那样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必能形成推动中国前行的磅礴力量,不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精彩。

  (记者李代祥)新华社北京6月30日新媒体专电

Tags:中央党校为何给谷文昌塑雕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