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网言众议 >> 正文

网言众议:标准动车组“擦肩而过” 打造世界创新典范

http://www.newdu.com 2016/7/18 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新闻背景:

  7月1日至15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进行了综合试验,成功实现时速420公里两车交会及重联运行的目标。这是拟运营高铁动车组列车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7月15日 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片

  标准动车组“擦肩而过” 见证中国铁路百年努力

  中国经济网网友 韩勇

  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修建起第一条铁路的1876年到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巅峰的今天,中国铁路已走过整整140年的历史。回首中国铁路发展的百年历史,从被清政府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到今天的“国民经济命脉”, 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从“龙号”机车到今天以时速420公里交会的高速列车,中国铁路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百年巨变。

  从2008年第一条京津城际高铁正式运营开始,到2015年底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铁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已有2395余组,居世界首位,安全运行里程超过37.4亿公里。28个省市区已实现高铁网络化,高铁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高铁网络化、快速化和国际化发展,中国铁路在中国高铁的牵动下已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对于确保列车交会时的行车安全问题,国内外轨道交通部门均非常重视,我国已将检验立车交会空气压力波做为列车运行安全评估的重要指标。此次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技术性能的可靠性。中国标准动车组此次的“擦肩而过”,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于打造中国标准动车组品牌,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高铁技术经受考验 中国速度再启航

  中国经济网网友 李佳欣

  短短两秒,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却涉及到运行能耗数据、振动噪声特性、轮轨关系、弓网关系、空气动力学等一系列理论知识的平衡,两车要实现平稳交会,其困难可想而知。中国高铁设计研制遵循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原则,经过多次综合实验,取得400公里及以上交会试验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我国高铁技术经得起考验。中国高铁迈上了新的高峰,中国速度值得骄傲。

  回顾发展历程,中国铁路之所以能够从追赶者变成引领者,关键还是在于其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铁路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高铁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

  我们有日臻完善的科技,还有更加精细的管理机制与应急处置措施。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去证明高铁提速早已不是梦想。新时代铁路人正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中国速度正以“昂首向前”之势创造新的历史,再度起航!

  中国高铁“软硬兼修” 打造世界创新典范

  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宇

  中国“高铁名片”闪耀世界,不单单是靠完备的高铁基础设施和八纵八横的高铁网路等“硬件实力”,其稳定的整体技术性能,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全面自主化,使中国高铁技术的“软实力”攀升到世界领先水平。此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实现世界上首次以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正是中国技术“软实力”的最好体现。

  我国高铁起步虽晚,但起点高,机车车辆、轨道、路基桥梁建造等各方面的技术成熟度高、造价低、建造周期短,性价比高,适应不同国家地质条件和运用环境的需要,整体优势明显,国际竞争力日渐增强。抓好高铁基础建设和科研创新,做到“软硬实力”兼修、共进,将有助于打造标准动车组品牌这一世界创新典范,并推动中国高铁更快、更远地“走出去”。

  在为中国高铁再次创造奇迹而骄傲自豪的同时,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我国高铁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以及科研创新、技术攻关的不断推进,不远的将来,中国高铁整体技术水平领先世界将成为现实,腾飞的“中国高铁梦”指日可待。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Tags:网言众议:标准动车组“擦肩而过”,打造世界创新典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