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突出知识价值才利于激发创新动力

http://www.newdu.com 2016/11/11 北京日报 范荣 参加讨论

  科技创新作为一种复杂、高级的智力活动,如何把“人”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应当是重中之重。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源远才能流长,只有让第一资源本固基强、根深叶茂,才能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一动力。“面子”和“里子”相辅相成,如果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里子”单薄脆弱,“面子”就会成为无所依附的空洞符号,人才强国也可能沦为一句口号。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包括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和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一系列“接地气”的政策回应,对于提高科研人员收入、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从分配制度入手,探索知识价值的有效实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才、尊重智力的政策导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是科技创新中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无论是理论探究,还是实验论证,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科技创新作为一种复杂、高级的智力活动,如何把“人”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应当是重中之重。只有旗帜鲜明地强调多劳多得,让知识和智力价值在收入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人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动力才能得到持续激发。

  在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今天,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更显紧迫。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深度调整,我们亟须拿出更多“元创新”以跟上时代脚步。立足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我们亟须以重大科技突破提亮转型成色。在这股科技创新的大潮下,充分尊重知识价值,在分配上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获得感,已成为很多国家的行动共识。在美国,科研人员收入位列社会中上层,多种薪酬增长机制为其划清职业发展通道;在德国,科研人员的工作与产出没有直接挂钩,远超平均工资的收入保障使其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我们要紧跟创新发展的潮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势在必行。

  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还是营造更好的干事创业制度环境,我们在重视知识价值、鼓励智力劳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薪酬渠道多样化、收入来源多元化的今天,科研人员的整体收入与其智力付出和社会贡献不相配的现象依然存在。正如有人所质疑的:“有的演员一场婚礼就花1个亿,而一些科学家让卫星上天才拿500万。”知识价值被低估和扭曲,不仅影响科研人员自身工作积极性,也会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产生误导。这些年来,一些地方“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知识和创新的价值被变相贬低;一份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近70%的少年儿童以文体明星作为偶像,以科学家为偶像的只有2.3%。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强化重视知识价值的导向,对整个社会也是一种必要的纠偏与引导。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源远才能流长,只有让第一资源本固基强、根深叶茂,才能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一动力。“面子”和“里子”相辅相成,如果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里子”单薄脆弱,“面子”就会成为无所依附的空洞符号,人才强国也可能沦为一句口号。着眼现实,要解决创新成果少、质量低,知识创新“水货”泛滥、科研造假频频出现的乱象,就得在分配中给予科研人员更多基础保障;要解决围绕发论文、写项目申请进行“科学研究”的学术生态,就得改变以职称和科研经费为主导的工资分配机制;要解决基础研究匮乏、原创理论不足的问题,就得改变整个社会为知识和创新支付的对价,让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以自己的成果获取更多市场利益。如此一步一步扎实推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才会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有经济学家将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社会的种种问题归因于“集体智商衰退”,并由此呼吁日本人深入学习、提高素质。事实上,如果知识和智力不能体现应有的价值,任何社会都有可能滑向“低智商”。我们要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就要把个人创造的动力释放出来,把对知识价值的尊重从重精神鼓励转向重制度激励。让更多科研人员都能够“名利双收”,我们创新驱动的“新引擎”一定能更快、更好地转起来。

Tags:突出知识价值才利于激发创新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