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明确了权力清单,“回头看”也好,“边改边看”也罢,才能更加精准,充分发挥督查作用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再次公布取消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201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分六批取消了31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加上本次再取消114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已取消70%以上,基本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
另有消息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回头看”工作方案,对这两年取消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行业自行设立的职业资格多达2000余项,职业资格种类繁多、交叉重复现象严重,证书太多、考试太滥的问题非常突出。一些职业资格“含金量”较低,参加培训和鉴定的人员支付费用取得证书却没有实际效用,导致人才负担严重。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无论是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还是对减轻群众负担,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越来越显得重要和急迫。要确保放权不打折,防止改革效应层层递减,也特别需要“回头看”。
“回头看”就是以督查促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是“当头炮”。简政放权,实质是廓清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责任,理顺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真正做到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一律都要交给市场和社会承担,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事务的直接管理,把创造力还给市场,把活力还给市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放权也是“割肉”,难度和阻力难免,“明减暗增、放小收大、所放权力与基层需要不匹配”等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事实已反复证明,督查到位放权才能到位。
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局出发,抓紧公布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清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厘清权力清单,就是为政府权力设定边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也只有明确了权力清单,“回头看”也好,“边改边看”也罢,才能更加精准,充分发挥督查作用。对各级官员来讲,还应当更自觉地强化边界意识,始终不忘按“单”用权。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结构”:一是指经济结构,即资源配置结构;二是体制机制的结构。前者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属于经济结构调整;后者重点是简政放权。放权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出发,要两个“结构”并重,绝不能经济结构调整取代体制结构改革。在放权问题上,各级官员要少打“小算盘”,多讲大局意识,真正做到“把当放之权放到位,把当管之事管到位”,把改革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