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咨询公司荣鼎集团近日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海外直接投资(FDI)飙升40%,创纪录地达到近2000亿美元。而另据普华永道同期发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17年展望》也显示, 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的交易金额与交易数量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内地企业海外投资增幅达142%;内地企业海外并购投资金额增长246%,至2210亿美元(1月3日《第一财经日报》)。
三大机构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基本趋于一致,大致显示了中国企业2016年在海外大并购所展现的风起云涌现象。对于中国企业勇敢“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所涌现的投资热潮,中国政府应持客观理性分析态度,不能盲目乐观:既要看到这种海外投资并购所展现的积极作用及对中国经济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这种快速海外并购背后掩藏的盲目求速及掩盖投资风险的一面;综合权衡各种利弊,对中国企业并购提出忠告并给出科学投资方案,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将来更多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中折戟沉沙,使中国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从当前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增长四成令人欣喜的地方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表明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经济竞争能力增强,也展示了中国企业有充分分享经济全球化及经济科技化带来红利的强大能力。因为从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总体情况看,不再局限于低端产业,而是集中欧美国家的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及其他高科技企业,且涉猎面拓宽,既进军先进制造业,更对服务业充满浓厚兴趣,如对美国物流行业、消费品行业和电子产品行业也有投资;尤其侧重信息和通信技术、 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娱乐业等领域,更为海外投资赢得了空间,更表明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在投资结构上有所优化,且投资产业面也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为规避投资风险奠定了基础。
其二,它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企业将成为全球经济疲软状态化掀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局势下,中国企业竟然能在海外投资逆势增长,既表明中国企业及企业家们胸怀全世界的远大经济目光,不因经济增长放缓而碌碌无为,而是积极寻求商业发展契机,把推动经济增长的动能带给全世界,把经济增长的希望呈现给全世界;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具有担当世界经济复苏重任的魄力和能力,通过走出去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让世界看到中国企业的实力,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搭建世界企业互利共赢平台,拓展世界企业发展空间;也通过企业投资增进中国与世界各界尤其是经济发达体的经济联系,消除政治误会和贸易摩擦,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创出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快速增长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一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扩张过快,容易引起其他国家误会,会对中国企业在投资审查制度上趋严及设置其他政治障碍。如新上台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直接将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企业投资对美国带来潜在安全和经济风险,有可能使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投资进行严格审查,甚至将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采取更具对抗性的政策,并有可能引发其他贸易摩擦,无疑对中国企业今后进行海外投资带来不利;尤其,英德等国对中国企业大肆海外投资并购产生担忧或怀疑,呼吁中欧投资市场准入条件对等以及是否应当升级欧洲范围内对外资的审查制度展开了讨论,显然有针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扩张之嫌;而以爱思强收购受阻案中德国经济部强势叫停的表现为标志,欧洲大陆对于中资的怀疑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会使未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受阻。而且,中国在海外投资总额不断上升及欧美国家在中国境内投资不断萎缩,使双向投资间日益产生差距,正在助长欧洲对于中欧之间缺少根本性“互惠”的观点,增强欧美国家对中国海外投资的排斥心里。
二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快速扩张多少存在盲目求速倾向,也带来了不少投资失败损失案例的教训,这都是应引起重视的问题。据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表示,在境外投资、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够理性的倾向,如盲目加入一些领域投资、中资企业相互间开展恶性并购竞争等等,近期欧美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并购邀约态度渐趋谨慎,国际市场上也出现了多起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产失败的案例。
显然,2017年及今后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还有可能扩大,中国政府应引导好中国企业投资,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从实际出发,保持冷静理性态度,对大额非主业的投资和一些不规范的投资行为,要进行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核,引导企业审慎决策、精准投资、理性投资;尤其要克服盲目求速倾向,消除投资中的自我劣根性;并在海外投资并购中加强中资企业间信息沟通,消除相互内耗竞争现象发生,使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行稳致远,避免形成新的损失。
(莫开伟,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