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高端视点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财富时代-新都网 >> 高端视点 >> 封面报道 >> 正文

中国企业的10大关键时刻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财富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28

    这些企业的行为所产生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自身乃至行业的范畴

    作者: 《财富》(中文版)

    1997 年 罗康瑞押宝中国大陆

    1997 年,香港商人罗康瑞决定将瑞安集团的投资重点从香港转移到上海,投资 14 亿开发上海新天地。这个以生产水泥及为港英政府建造公寓房起家的二流开发商因此“一战成名”,不仅躲过了香港房地产的泡沫,而且在中国市场赢得了巨大的利润和声望。罗康瑞是一个缩影,众多港澳台企业家正是在之后的 10 年中依托大陆的崛起,有的振兴了企业,有的成功开创了新的事业。

    1996 年 中国公司亮相世界 500 强

    1996 年,《财富》杂志将 500 强排行榜扩大至世界范围的所有企业,首份世界 500 强榜单诞生,有 3 家中国公司入选: 中国石化、中粮公司、中国银行。10 年后,上榜的大陆公司增加到 19 家,显示出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以及会计制度与国际日益接轨。下一个 10 年,中国有可能将出现 30~40 家世界 500 强公司,其中将会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

    1998 年 万科做减法

    当网络热潮在中国蔓延时,王石的下属希望万科投资 IT 和生命科学项目,但他拒绝了,并郑重宣布: 万科是开发城市住宅的房地产专业公司。此前,万科已经开始陆续退出零售、娱乐、饮料和工业等行业。在经历了多元化的尝试之后,公司创始人王石相信,在专业化的道路上精耕细作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现在的万科不仅是行业的领导者,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视为“专业化公司”的学习榜样。

    1999 年 海尔在美国建厂

    过去的 10 年,制造业的一个规律是: 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低成本地区和新兴市场建厂,而低成本地区的厂商虽然认为 OEM 不好做,但仍然不愿意冒风险自创品牌。而张瑞敏是个例外,他的梦想就是将海尔建成世界级的品牌。1999 年,张瑞敏决定逆流而上,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厂,随后又在洛杉矶建设计中心,在纽约建营销中心。他相信,家电品牌必须贴近当地市场,海尔在欧美建厂是“早晚要做的事,而海尔倾向于先难后易”。今天的海尔不仅在美国站稳了脚跟,而且已经是全球第四大家电制造商,海外收入近 30 亿美元。

    2000 年 中国的网络力量

    2000 年 4 月至 7 月间,新浪、搜狐、网易等三家中国领先的网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全球网络泡沫已将 90 年代的互联网热潮拖至低谷,但这些互联网公司对中国而言,有超出行业的特殊意义。网络公司上市,不仅产生了一批知识造就的、没有“原罪”的富人,也打开了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企业增长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想象空间。换句话说,中国能否利用信息和网络带来的扁平世界急速缩小与世界的差距?

    2001 年 华立收购飞利浦手机 IP

    2001 年 10 月,浙江民营企业华立集团收购飞利浦 CDMA 手机的核心技术部门。华立集团是国内电能表的龙头企业,当时的规模不足 4 亿美元,但创始人汪力成希望通过这“惊人的一跳”,不仅介入电信这一更具爆发力的行业,而且摆脱单纯依靠制造获取利润的困局。由于多种原因,汪力成最终没有达到目标,但他当年对知识产权(IP)价值的认识以及收购世界 500 强公司业务的胆识,值得钦佩。迄今为止,汪力成试图解决的问题依然困扰著中国的大多数企业。

    2002 年 “华为的冬天”

    2001 年,华为的销售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第二年公司被迫大幅裁员。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早在 2000 年就写下了《华为的冬天》: “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冷得让人们不理解,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当时,很少有人相信 IT 行业的寒流正在袭来。华为从一家小型交换机代理商发展为年销售收入 60 亿美元的重量级玩家,除了具备中国企业普遍具备的成本优势,也有其他中国企业少有的技术优势。而任正非居安思危的意识,恐怕也是保障华为持续成功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事实上,《华为的冬天》的确帮助了许多中国企业家预感到自己即将面临的苦日子。

    2003 年 德隆资金链断裂

    德隆曾经被认为是扩张最成功的民营企业,旗下有 120 多家公司,横跨金融和实业,总资产有数百亿元。2003 年,由于旗下的数家上市公司在股市上表现出色,“德隆神话”达到了顶峰。但在同年 8 月,部分由于舆论的作用,国内十几家银行对德隆统一采取了“只收不贷”的政策,彻底断绝了这个基本依靠资金链生存的民企帝国的生路。2004 年初,德隆为换取现金决定抛售股票,引发股票崩盘,德隆问题全面浮出水面。德隆事件的意义深远,其中最直接的反思当是: 在现实环境下,民营企业如何增长?

    2004 年 联想收购 IBM PC 业务

    2004 年 12 月 8 日,联想宣布以 12.5 亿美元现金加 5 亿美元债务收购 IBM PC 业务的大部分股权。此前,联想已经宣布收缩多元化战线,专注于 PC 业务。此项收购将联想的规模提升到千亿元的水平,奠定了公司在全球市场与戴尔和惠普一决高下的基础。与此同时,联想通过换标、利用世界杯和奥运的机遇等率先带领中国企业进入了全球营销的时代。

    2005 年 宝钢董事会改革

    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集中了国家的大量投资,掌握著最重要的经济命脉,而中央直属企业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央企改革的意义不言而喻。2005 年 10 月,上海宝钢成为央企董事会制度(外部董事必须超过一半)的试点。国资委称,这是制度性的变革,因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宝就押在这个(董事会建立和完善)上面,这个问题不解决,国企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就没办法解决。一般认为,以宝钢为试点,一是因为其公司治理本身优于其他央企,改造董事会的难度较小;二是因为宝钢是较优质的上市公司,可以以此来检验市场的反应。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