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全伟
作为《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NEC(2005 年排名第 96 位,营业收入 451.7 亿美元)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之一,1972 年就已经开始承揽中国的卫星地面站建设。到目前为止,NEC 集团在华共设立了 71 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包括由 NEC 控股的关联企业),员工达 1.7 万人。2004 年 NEC 在华销售总额为 53 亿美元。金子肇就任NEC中国总裁以前,就在 NEC 总部负责中国业务。他于 2004 年 2 月上任后,整合了以前相对分散的中国业务,建立了新的经营体制。最近,就 NEC(中国)公司新的经营战略、整合等问题,金子肇总裁接受了《财富》(中文版)记者李全伟的采访。
《财富》(中文版)问: NEC 在华企业以前比较分散,你最先做的是整合工作,请谈谈整合的背景?
金子肇答: 最初在中国开展业务时,NEC 确实比较分散,这与当时政府的政策要求有很大关系。比如通信领域,不同的业务要跟不同的公司合作,这种以产品为单位的业务布局方式在提供计算机和通信综合服务时,就显得很困难。后来,随著中国经济的发展,政策也逐渐放宽,比如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在中国创立企业。同时,客户也提出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综合服务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先后整合成立了 NEC 通讯中国有限公司、NEC 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和 NEC 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问: 整合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答: 由于在中国的公司几乎都是合资企业,合作伙伴比较分散,特别是通信领域。如何与各个合资方商谈,尽量实现独资化,以便于整合,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最困难的。
问: 在独资化过程中,如何解决合作方的股份问题?
答: 总的来说,是以对方满意的价格进行购买。有些 NEC 合资企业,如通信方面,由于分散经营,NEC 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经营处在困难状态,这就需要让合作方理解分散经营会使经营状况更加恶化,实现整合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独资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考虑让合资方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
问: 在你 2004 年担任总裁后,NEC 在中国的业绩如何?
答: 总体上说业绩在上升,NEC 在华(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共有 71 家关联企业,大陆地区接近 50 家。2004 年销售总额达到 53 亿美元,2005 年的统计数字还没有出来,估计会突破 60 亿美元。
问: 销售额中本地市场和出口市场的比例如何?
答: 大概中国本地是 1,出口是 5。不过这个比例很难确切地统计。比如,在中国生产 50 多亿美元,直接在中国销售的是 10 多亿美元。但是,生产的芯片、电子电路、电池等产品卖到欧洲,它们可能又会做成什么产品卖回来,所以很难区分。
问: 中国市场在 NEC 国际化战略中占什么地位?
答: 从全球来看,中国市场是增长最快、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我认为,在中国如果不能取得成功的话,在全球也很难取得成功。中国与大多数其他国家市场有共同的特征,追求物美价廉。所以说,如果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能取得成功的话,把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相信也能适用。对于 NEC 来说,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在保证 NEC 产品高质量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成本,保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问: 整合以后的 NEC 在中国的战略是什么?
答: 经过整合,NEC 在华体制也初具规模,希望未来能够真正提供符合 C&C 理念(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一体化,由此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符合 NEC 品牌、符合中国需求和实际情况的产品和服务,能够随著中国市场的发展,不断进步。
问: 能否具体分析公司和业务层面的战略?
答: 在把中国作为 NEC 的生产基地方面,实际上已经比较成功。在中国生产的 NEC 产品已经销往日本和欧美国家,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半导体等。同时,中国也已成为 NEC 重要的软件开发基地。但是,在把中国作为市场基地这方面,NEC 还需努力。
比如说,在通信领域,中国即将导入 3G 技术,这种技术的导入将使 NEC 更容易提供 C&C 理念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可以为中国市场提供基础网络设备、终端服务,以及提供这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等。我想,NEC 在中国的市场机遇会更大。
在计算机解决方案领域,到现在为止所做的主要是为在华投资发展的日资企业(如汽车行业、百货商店、超市、制造业等领域的企业)提供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呼叫中心等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信息化服务。今后,我们希望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把这些服务改造成符合中国客户要求的业务,提供给中国的客户,开拓中国市场。
还有一点,最近 NEC 在 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这一新技术领域取得很大成果。这是通过芯片、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融合,提供防伪识别、流通管理等服务的技术。在这种新的技术领域当中,NEC 更能发挥自己 C&C 融合的特长。在这方面,我们认为今后 NEC 在中国将有更大的市场机会。
问: 说到 NEC 把 RFID 等比较新的技术引入中国市场,我也听到有些议论说,跨国公司一般不会把最新技术引入中国,NEC 这方面的做法是什么?
答: NEC 一直是把最新的技术拿到中国来。如上海华虹 NEC(半导体工厂),NEC 把最新的半导体技术引入中国生产;还有上海广电 NEC,公司也把日本还没有开始生产的当时最先进的液晶技术引入中国。手机也是这样,NEC 全球最新的产品很多是在香港或中国大陆首次上市,越来越多的技术研发也逐渐变为在中国进行。我们一直认为,不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很难在中国市场取胜。
问: 3G 在中国市场逐步起步,有人说今年可能成为 3G 年,将来在无线通信领域,3G 将是很大的投资市场。NEC 在 3G 市场方面会有什么投资方案?
答: NEC 在 3G 领域,尤其是基础网络设施方面,在全世界已经开通的 3G 市场当中 NEC 的市场占有率都是处于最高位置。NEC 已经准备与烽火科技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中国市场。如果正式开始的话,将在中国扩大投资生产。当然,这也取决于中国将采取哪种制式。在 3G 方面,NEC 的擅长和业绩主要集中在 WCDMA,这是基于 GSM 技术升级的系统。传闻说中国将主要以 TD-SCDMA 为中心推进 3G,这方面的投资我们也在考虑。NEC 在天津的工厂已经开始 3G 相关产品的生产,产品销往欧洲。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试生产,为下一步在中国正式生产 3G 产品做准备。
记者: 在 2.5G 时代,日资企业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中国 3G 开始之后,NEC 在手机终端方面有何动作?
答: 确实如你所说,在中国的 2.5G 时代,由于日本没有采用 GSM,起步较晚。但是,从 2G 到 2.5G、2.75G 的演进过程中,NEC 的市场份额是逐渐上升的。这是因为,随著 C&C 时代的到来,客户逐渐追求 C&C 融合的服务,NEC 拥有的计算机加通信、还有整机技术的优势,逐渐得到发挥。随著 3G 时代的逐步到来,我们被要求提供这样的 3G 服务。我认为,NEC 是有这方面优势的。
问: 关于 3G 手机,有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
答: NEC 通讯中国有限公司确实有一个中国开始 3G 以后的具体市场目标。但是,由于目前我们市场占有率的现状比较低,可能这个目标与大家的想象差距会比较大。我想,如果突然告诉你这个数字,可能你也不会相信,所以也就不在这里夸下海口了。不过可以说的是,希望能够与现在在中国占有重要市场份额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匹敌。
问: 中国加入 WTO 之后,针对外资企业的政策发生了一些改变,这对 NEC 有什么影响?
答: 中国加入 WTO 之后,由于外资投资政策的变化,使得我们在更多的领域中可以实现独资,这对于我们是好的变化,有利于我们加快业务的整合。但随著加入 WTO,中国政府也在考虑对外资的优惠政策,是否要和国内企业同样对待,这对于外资企业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另外,我个人感觉,随著中国政策透明度逐渐增加,以前很多外商企业把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而现在更多是把中国市场当作全球战略中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好的变化。
问: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NEC 中国公司的情况如何?
答: 我认为,随著中国不断发展,会逐渐发展到 C&C 融合的社会。在这种社会当中,谁能提供最好的 C&C 融合的产品和服务,谁就会占有优势,我觉得 NEC 是拥有这种优势的少数企业之一。最近,在全球特别是欧美出现很多的一个新词“Ubiquitous(普适网络)社会”,有点像中国说的 3C 融合,我觉得这种社会实际上就是 NEC 很早就提出的 C&C 理念实现以后的社会。
问: 像 NEC 这样一家综合型公司,如何体现出竞争力?
答: 例如,刚才说到的 RFID 就是这样。RFID 技术当中,芯片只是一个标签,读取芯片后,要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这些数据,相关数据在数据库当中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处理,这是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综合的解决方案。其中所有的技术都由我们自己来做,提供 C&C 融合的新型服务,从而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美国式的经营可能更推崇专业化,如英特尔专门做半导体、芯片,微软专门做软件。但是,日本式的做法是兼通所有的技术,虽然不是所有的都做得最好,但能综合这些好的技术,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有关这两种方式优劣的争论,可能最后也不会有结果。
问: 你们进入中国这么多年,有什么经验值得分享?
答: 就是找好合作伙伴。在中国开展事业,必须找到抱著同样梦想的中国合作伙伴。否则即使我们有先进的技术,拿到中国来,光靠日本人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问: 那么,在寻求投资伙伴时,最重视对方什么?
答: 最重要的是要熟知中国市场,了解在这样的市场应该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知道以什么形式提供,同时有热情与我们共同努力。作为合作伙伴,希望能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营方面,能够提高职员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