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不代表“无功而返” 也能实现价值 “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不仅让读书变得功利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让回乡就业成为“失败”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人认识到“工资待遇”不再是读书的终极意义,回乡也不代表“无功而返”,关键在于如何能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2007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章景志,受学校推荐,到法国深造。他用两年的时间在法国克莱蒙费朗完成了他的第一个硕士学位:企业管理。后又进入巴黎高等商学院,完成了他的第二个硕士学位:国际采购。毕业后,他被法国的一家服装公司聘用,做起了国际采购员工作。
但是,工作一年之后,章景志毅然带着妻子回国,来到大山深处的故乡湖北省保康县。
对于这样的决定,章景志的亲人和朋友大多不理解。夫妻双双留洋,岳父出身四川高干家庭,为什么要回到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深山沟呢?
对此,章景志有他自己的想法。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决不可以碌碌无为,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核桃产业前景的看好,促使他选择回到保康,开始他的核桃产业之梦和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追求。
回乡不再被乡人视为“无功而返”,而被认为是对家乡“反哺”的贡献。回乡就业的行动,是以成熟的心态认识自己、于现实面前权衡利弊后的择优选择。工资不是人生追求的目的,成功和金钱也拥有不同的含义。只有全社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大学生回乡就业,才不会感到“汗颜”。
留住人才,三四线城市要“给力” 基于三四线城市成人才“洼地”的现实,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表示,要吸引本地籍在外大学生回乡就业。
市委书记喊大学生“回家”就业,一方面传递出家乡管理者对于人才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尊重;另一方面,书记的表态也可视为一个庄严的承诺,即家乡会出台诸多利好政策,善待返乡大学生,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有更多的三四线城市管理者都能有这样的胸襟和诚意,相信很多大学生一定不会扎堆儿进入北上广等大城市。
不过,三四线城市若想真正出现人才涌流的激荡局面,恐怕还需从制度层面付出更多努力,拿出更具体的举措。
三四线城市很多岗位都人满为患,一些单位多年没有大学生补充进来,但这种人才的相对匮乏、紧缺,并不是大学生回乡的必要条件,而只是给大学生回乡提供了一种可能。越是在三四线城市,往往越是讲人情、拼关系,若是没有扎实的人脉关系,即便回去,也很难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预期。而一旦沉入关系网、人情圈的泥淖,原先的热情、激情也很快会沉沦。
大城市里的单位也会讲人情、拼关系,但至少在规则意识、权力边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要明确、明晰得多,也相对容易把握。相信类似情形很多年轻人都有亲身经历,这也是不少人回乡之后又外出漂泊的深层原因。不是大家本来就愿意漂在外边,而是家乡并没有足够的诚意接纳离乡的游子。
亲情的纽带和地域的认同固然是返乡的重要因素,但仅靠亲情和乡情,并不能完全解决游子的疏离。尤其是在一个竞争无所不在的社会,岗位、职业、生计乃至利益的计算往往是第一位的,情感因素会变得十分苍白,不可能给大学生提供足以让其返乡的全部心理支撑和价值判断。我们丝毫不否认情感在就业中的柔化作用,但在坚硬的现实面前,情感只能退居一隅。
因此,三四线城市为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至少该做两件事:
其一,短期而言,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切实拿出诚意、拿出岗位,并提供一定的优厚待遇,吸引人才返乡,返乡了有事可做。
其二,还是该着力构建一套公开、公正、透明的用人机制,下力气打破封闭的人情圈、关系网。在人才的评价、使用上,唯才是举、唯才是用,不能听任人情关系侵蚀当地的就业生态。
大学毕业生到三四线城市去,注定会成为一条人才就业、创业的主渠道。当此之际,地方政府应及早做好延揽人才的准备。将本地的大学生喊回“家”,于人、于家、于地方、于国家,均有利。(胡印斌)(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