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数据网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数据网 >> 报告、规划 >> 正文

亢霖:我们都是台湾人

http://www.newdu.com 2018/3/6 中国经营报 亢霖 参加讨论

    由于年底的“七合一”选举,台湾的2014年注定又是一个政治年,选举结果将可能带来又一个转折点,左右着台湾的方向。在岛上,政治不像前些年那样热了,但仍然是台湾人最重要的公众生活。岛上的政治总会无可避免地跟两岸关系、两岸问题纠缠在一起,每次会怎么个纠缠法,则要看具体的时空环境。
    果然,年未过半,发生了震动岛内外的“太阳花学运”,诉求是“反服贸”。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近年来两岸交流合作达到相当深度的产物,这项协议是2010年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后续协议。这些协议能在近年来陆续签署、实施,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是不可想象的,表明了一旦关键结点被打开,两岸的和解、交流、融合速度有多惊人。
    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会晤,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海协会和海基会制度性协商的恢复,两岸三通的实现,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一步步放开,ECFA的出台和执行,这些进展令人眼花缭乱,用“融冰”两字已经难以概括和形容了。没有人能否认两岸和解交流带来的益处,因为合作总比打仗好,也没有人幻想能改变时代列车的方向,让两岸关系逆转到从前的境地。在2012年的台湾领导人选举中,舆论对执政四年的马英九团队政绩评价并不高,但马仍以较大优势胜出,被普遍解读为人们不愿看到两岸关系走回头路。
    然而,这虽然是决定性的潮流,也可以说是主流,却不是全部。另一种声音、倾向始终存在,而且无法用简单的阶层不同,或者“蓝绿”立场来划分。2008年,时任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台湾,是两岸关系史上的大事,但伴随着当时一系列活动的,是形影相随的抗议、“呛声”,直至发生警民流血冲突。这固然是特定政治势力运作的结果,却也表明了台湾人对两岸关系态度上的复杂性。此后,海协会会长等大陆官方、半官方人士、团体前往台湾渐渐不再受到困扰,表明这股暗流的逐渐平静,然而平静并不意味着消失,甚至有可能是酝酿。终于,有了这次“反服贸学运”。
    我喜欢的歌手陈升发表了广受争议的“反服贸”言论,说“陆客不要再来了”,说“等你们学会上厕所关门时,再谈统一”,我当然不同意这些说法,但明了其中的逻辑和意涵。对大陆和大陆人,台湾人持有复杂的情愫:一方面,近年来对台湾有所体验的大陆人,普遍感受民间普通百姓的善意、接纳,领略到贯穿宝岛的人情之美;另一方面,台湾人有着深层的焦虑。
    目前,大陆游客在台湾还没有引发类似于在香港的争议话题,台湾社会上下也明了两岸合作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但他们仍然在焦虑。其中最焦虑的,是固有的、习惯的生活方式会不会被改变?一切会不会在经济大潮的裹挟中,变得面目全非?这种焦虑在“服贸”问题上爆发,可能是找错了对象,却终于使暗流成为显流。
    《宝岛故事》要告一段落了,而宝岛的故事还将继续发生,这个专栏想要探究的,是今天台湾人的这种活法是怎样形成的,此时此际却觉得这个探究远未结束。这里写下过从古到今许多场面上的大事情,其实,左右普通人生活和命运的,大都是船过水无痕,很难在许久之后仍被捕捉到的小事情。小事情更值得珍视,台湾人的制度、思维、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是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和关键时刻的大事情交相辉映、一路流淌的结果。在这条流淌的河中,每一滴水都是一个精彩的“宝岛故事”。
    像每种通史一样,河的源头是混沌的,由史前传说和考古发现共同构成的早期轮廓模糊不清,但如今宝岛的风貌,正是由那混沌中一代代积累下来,如今依然痕迹累累。在由混沌逐渐清晰的过程里,大陆汉人从零星移居到大规模迁入,与岛上的原住民纠葛合作,一道写出逐渐明朗的台湾历史。台湾离大陆太近了,近到必然成为中华文明的薪传之地,当然,登岛的中华文明也必然具备了岛的特色,深化为名副其实的“本土文化”。
    

[1] [2] [3] 下一页

Tags:亢霖:我们都是台湾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数据列表
没有相关数据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数据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数据
经济数据网栏目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