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桶油”为何落选国资改革
国资委新近宣布,首批选取6家大型央企分组进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制度、混合所有制和纪检派驻“四项改革”试点。这6家央企分别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下称“国投”)、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粮”)、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称“国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兴际华”)和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下称“中国节能”)。
6家央企的分工是:国投和中粮将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国药和中国建材将进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新兴际华、中国节能、国药和中国建材都要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此外,将在这6家央企中抽取2-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
令人意外的是,入选的6家央企中虽然不乏垄断行业企业,却缺席了此前曾高调公告要走混合所有制经营道路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两大巨头。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两桶油”落选此次国资改革,个中原因很多,包括反腐影响、行业特性取向以及国资新布局考虑等。
红线、底线之外大胆试
据国资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华岗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国资改革将进行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及派驻纪检组等试点工作。
入围改革试点的6家央企的分工分别是:国投和中粮将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国药和中国建材将进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新兴际华、中国节能、国药和中国建材都要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此外,将在这6家央企中抽取2-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
据彭华岗解读,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主要是探索以管资本为主的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模式。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在国资监管层面,探索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关系,理清职责界面,研究国资委如何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二是在国资运营层面,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如何有效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混合所有制试点,主要是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路径。重点在六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效制衡、平等保护的治理结构;二是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市场化劳动用工制度;三是探索市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四是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五是探索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有效监管机制;六是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机制。
董事会授权试点,主要是探索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机制。具体来说,是进一步明确国资委与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将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和董事会自主决策有机结合起来,试点企业董事会在国资委的指导下,完善各项制度,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权试点工作。
其中,在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权方面,试点初期首先落实董事会行使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的选聘权,增加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在总经理选聘中的参与度;在董事会行使业绩考核权方面,试点企业董事会将自主构建符合本企业特点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突出针对性和差异化,既落实国资委的总体要求的共性指标,又体现企业发展战略和个人业务岗位实际的个性化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在董事会行使薪酬管理方面,试点企业董事会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明确薪酬策略,建立与经营业绩、风险和责任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确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真正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派驻纪检组试点,主要是探索对国企负责人重点监督的纪检监察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增强监督的相对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系统领导,推动中央企业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供重要保障。
彭华岗称,此次改革试点工作将由国资委改革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成立由国资委改革局、产权局、改组局和纪委四个分管委领导担任组长的四个专项小组,分别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牵头业务局则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落实、试点企业的指导服务及相关厅局的协调沟通。在操作中,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由企业提出试点方案,牵头厅局与试点企业进行对接,方案经专项小组研究后,提交国资委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实施一个;同时,在不触碰法律 “红线”和国资流失“底线”的前提下,大胆简政放权,率先在试点企业落实审批事项取消或下放。
对于在改革中发现的成功经验,将及时总结并及早出台,推广、复制。而改革也将梯次展开、逐步推广,国资委将适时把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彭华岗表示,国资委此次之所以只选择国投、中粮等6家央企,主要是考虑到试点工作的需要,这6家企业都是工作有基础、试点有条件、近年来改革力度比较大且效果比较好的企业。同时也考虑 上级对每一项试点改革的重点目标任务的一些具体要求。
他承认,央企中符合试点条件的企业还有很多,但是从稳妥推进的角度考虑,国资委还是只选择了少数企业开展。此次试点没有设时间限制和批次,随着试点经验不断积累和改革深入推进,试点企业会逐步转入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日常推进工作中。
“不要再给混合所有制戴帽子”
虽然国药今年年初传出两高管因涉嫌贪污而被检察院带走调查的消息,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其被定为此次国资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
国药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是因为国药已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中取得了部分成功,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2003年1月国药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共同成立国药控股有限公司,而后者目前已经在港股上市。一位接近国药的人士亦向记者证实:“当初国药引入复星医药,是因为资金较为紧张。不过,复星也因此收益翻倍。”
国药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其企业总户数为648户,其中与民营资本、地方国有资本、外资资本等实施混合所有制的企业为543户,占集团总户数的83.4%。混合所有制企业资产总额1390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的82.6%。国药方面称,“有限的国有资本吸纳、带动了大量的社会资本,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显然,国药早已尝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甜头。
国药方面表示,未来,国药下属已经实现混合所有制的子企业,要在股权层面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资子企业则将尽快改革。通过这次试点,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按市场规则独立自主经营,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此次国药除了被选中作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单位,还将与新兴际华、中国节能和中国建材一起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等试点工作,即在四项国资改革中承担三项试点使命。
尽管中国建材成为此次国资改革中混合所有制的试点单位,离董事长宋志平期待的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略有偏差,但是宋志平带领下的中国建材依然做好了改革的准备。
宋志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他来说,如果被选中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将会更有挑战性,因为这是近五年来中国建材一直努力探寻的方向。而发展混合所有制对中国建材来说则并不是新的命题,从2002年起中国建材一直在尝试,并收获颇多收益与经验。
宋志平称,未来中国建材将按照国资委部署,在建材制造、新型房屋、科技服务、新材料等业务板块选定试点实施单位,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
作为试点的重要内容,二级公司中国建材股份的改革思路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股份公司层面,优化股权结构,建设规范的混合所有制型的上市公司;第二,所属业务平台层面,积极引入财务投资机构,实现所有者真正到位;第三,生产经营企业层面,发展股东型管理层持股,形成3—5家员工持股公司。具体措施包括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入管理层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开展员工持股,探索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有效监管,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宋志平强调:“发展混合制要注意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实现所有者到位和激励机制到位。 混合制企业里有民营企业家的股权,就会增加天然的内部监督机制。”要让混合制的全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宋志平认为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与混合所有制的关系要厘清;另一个是不要再给混合所有制戴帽子。在混合所有制里的国有经济要以股权说话,不管占股多少,都只是企业平等的股东,不能在《公司法》以外强加给企业其他东西,否则不公平。
与中国建材相反,在公司官网一再讲述发展混合所有制故事的国投,被选中的是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这本来也是其责无旁贷的。国投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未来,国投将会努力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如何有效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而中粮的任务,据知情人士透露,可能倾向于帮助国资委探索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关系,理清职责界面,研究国资委如何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毕竟,中粮这些年在这方面的确建树颇多。
到底谁会被抽中派驻纪检组试点?目前尚不知晓。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抽签尚未开始。
“两桶油”为何落选
此次国资改革,中石油和中石化落选试点企业名单,引发外界议论纷纷。
其实,在2013年末国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张毅公布的国资改革首批试点企业名单中,本来是有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在这份名单上,不仅有中石油、中石化,还有国家电网、中国建筑、中海油、中国中铁、中化集团、南方电网、中国电信、华润、五矿、南方工业、中航工业、中国联通、中国化工、中粮和大唐集团等央企。
国资委国资改革管理层面一位要求匿名的人士告诉记者,“两桶油”出局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其行业特性与国家安全及民生关联过于紧密,需要谨慎评估权衡,不宜操之过急;二是与中石油近期被查出的连环腐败案有关,高层有“先肃清贪腐、后改革”的想法;而担心“两桶油”自作主张,以致最后局面失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是两者被放弃的第三个原因。
据这位人士透露,此前,在是否进行改革上,“两桶油”曾先行一步。
早在今年2月19日,中石化就发布公告称,将率先启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对油品销售业务板块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次日,其股价一扫此前低迷状态,一鼓作气冲高至86.80元/股,进而K线一路高歌猛进,趋势一路上扬。
不久后的3月6日,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石油搭建了6个合作平台,将采用产品分成的模式引入民资,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3月7日,从2013年底就一直“打着滑梯”曲折向下的中石油股价也在经历了3月7日至3月25日的小“U”形抛物曲线波折后,一路从103.20元/股涨至132.50元/股。
分析人士认为,“两桶油”股市的上述反应,来自于外界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旦实施的猜测,毕竟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必将引入外部资金的注入。
然而,“两桶油”的前述作为,让国资委直接陷入了被动。“要知道国资改革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把国有资产变成个人腰包里的财产。这个责任谁担得起?我们也不愿意成为千古罪人!”前述国资委人士说。
对于中石化公告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的解释是,希望借助这种机制引入外部资金,从而使中石化销售公司的市盈率从现在的8倍上升到15-25倍,与国际石油销售公司的市盈率接轨。
中石化的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其销售业务板块拥有自营加油(气)站30532座,成品油管线超过1万公里,储存设施的总库容约1500万立方米,当年营销及分销业务经营收益为351亿元。
按照傅成玉的改革思路推演,则中石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后的年收益应当至少不低于658亿元,甚至可以达到1097亿元。
而中石油则打算卖掉“西气东输”的管道去引资,直接触动了高层的底线。
尽管剥离中石油的管道局,是从“十一五”末就开始筹划的对“两桶油”的改革计划和方向,但一直未能实施。毕竟,若将等同于民生命脉的输油气管道的所有权卖给私人,势必会出现管道的垄断持有者坐地起价,直至将与之相关的民生成本抬到无法接受,从而引发社会动荡的局面;同样,输油气管道也不可分散给多家持有,否则为了交叉输送油气的需求,便会导致重复建设现象的存在。
“几次易稿的石油天然气企业改革方案都认为,应该把‘两桶油’的油气输送管道全部收回、合并到一个管道局下管辖,并交由国家能源局或者国资委直接控股并监管。”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参与过相关方案起草的官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更何况,在此前的两年里,曾有一大串“蛀虫”式的腐败官员被先后从中石油系统揪出。而中石化也至今未能摆脱多年来累积的“天价酒”、“天价吊灯”丑闻影响。“这个时候却突然伸头要搞混合所有制改革,很难说得清是否借机掩饰某些未被纪检部门发现的国资转移状况,更可能存在有高管借改革之机侵占国有股份和借机圈钱的问题。因此必须在肃清贪腐后,才能考虑两者是否进行改革。”前述国资委人士这样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时代周报,记者 李方)
Tags:“两桶油”为何落选国资改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