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经济学读书 >> 正文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理与区位选择

http://www.newdu.com 2018/3/16 《经济学动态》 佚名 参加讨论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最早是从国际角度开始的。刘易斯(1984)较早就注意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现象,但没有提出比较完整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普雷什维(1990)的“中心—外围论”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对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国内学者卢根鑫(1994)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陈建军(2002)探讨了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动力机制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富有实证研究的启发性;王振(2009)认为,从长三角地区目前产业转移轨迹来看,除了长三角地区区域内的沿海、苏中、苏北外,安徽、江西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尽管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深入研究产业转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理论界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宏观层面着手,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探讨产业转移,较少能将产业转移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际联系起来。研究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会为制订“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计划提供理论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十二五”时期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有加速的趋势,科学预测和把握这个趋势,在产业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方面进行调整和变革,进而推动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将是理论界的重要任务。
    一、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1.要素禀赋。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要素禀赋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要素价格的上升和资源的短缺。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从而使得该地区的商务成本急速上升,由此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增加严重影响了某些产业的获利能力,尤其是一些对于要素价格较为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大大压缩了这些产业的获利空间,削弱了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从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各自的比较优势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考虑,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一些原先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后必将本着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逐步向国内其他地区转移以实现合理的区域分工。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同时,长三角地区普遍面临着人才供给的数量及结构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而长三角地区目前的人口密度已经不允许大量的人口流入,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资随人走,将长三角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到国内其他地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明智之举。
    2.产业结构。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长三角地区本身产业结构的趋同性,二是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国内其他地区产业结构的互补性。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三次产业及各产业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相似、工业产品结构趋同的现象相当严重。长三角地区各区域因产业重合而导致的争资源、争项目、争资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某些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削弱了这些产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也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避免区域产业的恶性竞争,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把区域之间重合度较高的产业向外转移,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3.产业集聚。   长江三角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高速发展,产业的集聚程度已经非常高,已显现出向外拓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的趋势,此时充分利用国家赋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将某些不适合在本地继续发展的产业转移到西部或东北,将有助于防止过度集聚所造成的环境恶化、要素成本上升和过度竞争,使本区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长三角地区应该把一些已经出现聚集负效应的产业向其他地区进行转移,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4.政策驱动。  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政策优势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比如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明确提出了包括财政、税收、社保等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多项优惠政策。同时,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加大了改善西部投资环境的力度,将投入西部地区的资金主要用于改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将极大地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素质,增强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降低企业在西部地区的投资成本,提高要素的获利水平。因此,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形成的政策优势构成了吸引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和路径设计
    
1.产业转移趋势分析方法。  (1)产业梯度的测算方法。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
                                                                                      (1)
    运用此指标来判断第i地区第k行业的产业规模,反映地区行业的集中程度。
    (2)产业发展阶段的测算方法。  在测算产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时,根据长三角地区各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和全国该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之间的差值将这些产业部门划分为成长产业、发展产业、成熟产业以及衰退产业。前期和后期的年均增长率均小于同期全国年均增长率的是衰退产业,前期增长率大于全国增长率而后期增长率小于同期全国年均增长率的是成熟产业,前期增长率小于全国年均增长率而后期增长率大于同期全国年均增长率的是成长产业。年均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2)
    其中,an为第n年的产值,a1为第一年的产值。
    2.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1)自然资源导向型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自然资源导向型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转移。通过对我国各个地区资源禀赋状况和自然环境的分析,长三角地区自然资源导向型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结果如下:食品制造业应该向农业和畜牧业发达的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安徽、四川、河南和河北等省份转移。长三角地区食品制造业中的乳制品业可向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和山东四省转移。因为这四个省份是全国奶源最丰富的地区,为乳制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可向山东、河南和河北三省转移,这些地区水果产量在全国居于前列,且种类繁多,而水果恰是糖果、蜜饯的原材料。饼干等食品的制造企业可向黑龙江、河南、四川等省份转移,因为这些地区粮食和豆类产量很高,而罐头制造企业则可向肉类产量较高的山东、四川、河南和河北四省转移,既可获取优质低价的新鲜原料,又可以降低运输成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的水泥、石灰石和石膏的制造、水泥及石膏制品制造应该向水泥灰岩储量丰富的陕西、安徽、广西、四川和山东等省转移;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企业应该向玻璃硅质原料储量丰富的吉林、云南和福建等省转移;耐火材料制品制造企业应该向耐火材料储量较多的山西、河南和河北等省份转移。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应该向铁矿储量丰富的辽宁、河北、内蒙古、四川、安徽、山东和山西等省转移。这些地区还具有发展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良好的产业基础,辽宁的鞍钢、内蒙古的包钢、四川的攀钢等等,都是全国的支柱性钢铁企业。因此,长三角地区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向这些省份转移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
    (2)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三大类产业的转移。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2009年长三角地区这三类产业的平均从业人员分别为2289364人、1366077人和639727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价格非常敏感,在这种情形下必将要向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且中西部地区的众多省份已经把纺织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纺织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承接纺织服装业转移的过程中,最为成功的要数江西省。人力、电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西省,通过建设集中连片的工业开发区,吸引了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大批纺织服装企业掉头向“中”。
    (3)市场导向型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长三角地区市场导向型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转移。这类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需求量,即消费者的数量。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与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是其进行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而在该产业包括的子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肥料制造、农药制造和日用化学品制造三个子类,所以在分析区位选择时,肥料和农药制造主要考虑转入地的农业生产规模,日用化学制品主要考虑转入地的市场容量。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四川、安徽和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广,农产品产量高,农业规模庞大。因此这些地区对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多。所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肥料和农药制造企业应先向这些省份转移,以拓展市场空间,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还可以考虑以这些省份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
    (4)产业基础导向型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导向型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两大类产业的转移。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例,它主要包括锅炉及原动机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起重运输设备制造,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轴承、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的制造,风机、衡器、包装设备等通用设备制造等6个子类,该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对相关产业配套能力和原有的产业发展基础要求较高。因此,长三角地区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应该向中国的一些老工业基地转移,比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西南老工业基地、西北老工业基地。处于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省一直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镇之一。装备制造业已成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再加上陕西省在军工技术方面的优势和一年一度的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的推动,该省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东北三省自建国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人才、科研能力、生产能力的集聚地。我国西南地区重庆和广西也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重庆是我国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具有较完整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较强的机械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以上这些地区都具有发展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强大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配套能力是长三角地区无法匹敌的。因此,长三角地区应把这两类产业转移到这些地区,以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同时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寻找到更加优越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
    3.产业“雁行”转移的路径设计。  (1)“雁行”模式的条件分析。   “雁行”模式的本质特征在于,先进国家(地区)向后进国家(地区)梯次转移产业并相继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垂直型国际分工。地域临近、交通发达、联系便利、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比较利益基础是“雁形”模式产生的前提条件。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具备了成为“雁头”的实力和条件。山东、四川、安徽、河南、河北等省份以及其他一些更加落后的地区,如宁夏、湖南、贵州等,分别凭借着各自在地域、资源、劳动力以及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互补性等方面的优势,充当“雁身”和“雁尾”的角色。
    (2)“雁行”模式的具体路径设计。  上海、江苏、浙江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是名副其实的“领头雁”。因为东北三省、山东、安徽、四川、河南、河北、内蒙古、陕西这些省份无论是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还是从它们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都具备了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充当“二传手”这一“雁身”角色的条件。而一些偏远的省份,比如青海、贵州、云南、西藏等,一方面,与安徽、山东等省份相比,它们在地域上不占优势;另一方面,与四川、黑龙江、河北等省份相比,它们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不占优势。因为其经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目前还没有具备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只能充当“雁尾”的角色。
     长三角地区为“雁头”第一次产业转移后所形成的各个产业中心,其中包括以四川、重庆为中心的西南中心,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东北产业中心,河南、河北组成的中原产业中心,以陕西为主的西北产业中心和安徽、山东产业中心。这些产业中心作为“二传手”所发生的二次产业转移,其转移的目的地为各中心边缘的落后地区。各产业具体的转移路径为:食品制造业应该首先向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安徽、四川、河南和河北等二级区域转移,然后以内蒙古为中心向西北部的甘肃、宁夏、青海等省转移,以四川为中心向周边的湖南、湖北、贵州等省转移,以河南、河北为中心向中部的山西、江西等省份转移。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三类产业首先应向安徽、河南、四川、江西转移,然后再以河南为中心向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等地区转移,以四川为中心向西南地区的贵州、湖南、云南等省份转移。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市场导向型的产业,全国各地都有其市场,因此这类产业的转移面更广。它应该在向“雁身”地区转移的同时,适当地也向“雁尾”地区转移,以扩大其市场的覆盖面。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受自然资源分布的限制最大,只适合于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因此,这两类产业经一次转移后很难再发生转移。而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对产业基础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这类产业在短期内也不会再发生第二次的转移。
                                 三、产业转移的保障措施
    
产业转移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产业转移的规律看,一波产业转移的浪潮前后可持续10~15年。如果按一些学者所指出的东部沿海产业从2005年开始向外转移计算,预计这次产业转移浪潮会持续到2015年,目前大规模转移正在发生。
    1.相关的政策措施。 (1)产业政策的保障。产业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各生产企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区域布局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国家应该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同时,对产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政策引导和倾斜,使得产业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各个产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二是地区层面的产业政策。长三角地区在向外转移产业的同时,应该制定合理的新产业培育政策,以防止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和生产基地向外转移,出现本地制造业不断萎缩、弱化的产业空心化现象。从一些国外城市的经验来看,在产业空心化形成之后再去填补,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长三角地区在进行产业的向外转移时,一定要防止出现产业的空心化。一方面可把产业链拉长、高附加值的部分留在当地,只让低附加值的部分外迁。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接力产业,实现梯度升级。根据长三角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它在向外转移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应该发展以“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以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税收政策的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有责任促进传统产业向区外转移,其中税收政策是最为常用的措施。对于有必要向外转移的传统产业,尤其是给区内其他企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外部经济的产业,如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可以通过对其征收较高的所得税、污染税、城市管理税等,增加其继续滞留在高梯度地区的成本,而对做出转移决策的企业,国家或地方政府予以补贴和奖励,促使传统产业及时外迁。在长三角地区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随着一些重大项目的转移,长三角地区必将会损失部分税收,为鼓励政府推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税政策的前提下,兼顾长三角地区和产业转入地合作双方的利益,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形成的税收和规费,由合作双方按商定比例分成,实现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双赢”。
    (3)其他相关优惠政策的保障。其他优惠政策主要是指国家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提出的一些优惠和鼓励性的政策。比如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 到2010年8月底各省市对新疆的对口支援资金已达553亿元,国家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新疆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尽可能多地安排西部地区的项目。对国家新安排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投资主要由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解决,不留资金缺口。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2.地区间协调合作机制。 (1)政府间的合作。地区间协调合作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实现政府间的合作。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间的合作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建立区域产业协调机制由中央政府牵头,组织长三角地区及产业转入地各省市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举行定期的会晤,协调政策,将推动长三角地区向各个地区的产业转移纳入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来保证产业的顺利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入地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要积极推动产业转入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入。对投资开发区基础设施的投资者实行奖励政策,同时,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扶持资金、工业企业增效扶持资金、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乡镇企业集聚发展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星火计划项目贷款贴息、火炬计划项目贷款贴息等省级专项资金,都要向符合资金使用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倾斜。
    (2)企业间的合作。企业作为地区间协调合作机制的主体之一,其相互间的合作将有力地推动和保障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实现。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企业与转入地的相关产业组成名牌产品生产扩展型模式,即拥有名牌产品和销售网络的东部企业把自己的生产基地向西部扩展或者收购西部的同类加工企业,组成企业集团。这种联合形式既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企业低成本扩张,迅速提高市场份额,又有利于中西部企业度过创业艰难时期,尽快吸取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逐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由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和管理与中西部或东北现有企业的生产基础组成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模式,即拥有先进组装或深加工技术的长三角地区企业把自己的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向中西部或东北转移。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区域间产业的技术差距愈来愈明显,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更为突出。这种合作形式可以发挥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同时也可利用产业转入地现有企业的生产基础,收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之效。一般说来,这种模式多适合于资本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长三角地区企业在集中精力抓好关键技术攻关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较好的配套产业支持,而中西部或东北地区企业要围绕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发展,捕捉市场机遇,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为从事先进组装、深加工、促进产业升级做好准备。由长三角地区资金、技术与中西部或东北的优势资源构成特色产业模式。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等原因,有些资源是中西部和东北特有的;有些资源经过长期开采其储量已在东部地区接近耗竭,需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来支持。但开发这些资源仅靠中西部或东北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东部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中西部也要适应东部市场的需要及其变化,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档次,提供多品种和多规格的相关产品,完善售后服务。通过这种模式,东部企业不但可以得到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摆脱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而且有利于向西部转移相关的生产要素。而西部则可以得到东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发挥规模效益。由东部的观念与西部的政策组成以人才培训、科技交流为核心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俞国琴,2006:《中国地区产业转移》,学林出版社。
    陈建军,2002:《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中华书局。
    赵峰 魏成龙,2004:《创新扩散、创新群集机理分析及运用》,《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陈栋生 ,2008:《 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金融》第4期。
    李晓西,2009:《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中国国情国力》第2期。
    马子红,2006:《基于成本视角的区际产业转移动因分析》,《财贸经济 》第8期。
    (作者:赵锋  姜德波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陈建青)

Tags: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理与区位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