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明清时期的中国手工业技术有较大的进步,其一,它表现在红茶、白糖、生丝、瓷器等手工业产品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其二,它表现于基础工业冶金技术的进步;其三,它表现于手工业中机械使用的水平;其四,它表现于手工业分工的细化与设备的大型化。实际上,中国的手工业技术在西方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期,仍然不亚于西欧,只是在蒸汽机的发明之后,西欧国家的工业才明显地超越中国。
关键词:明清 手工业 中西比较 弗兰克
作者简介:徐晓望,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
传统观点认为: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它以生产技术的迟滞为其时代特征。即使是李约瑟的煌煌巨著——《中国科技史》,也认为中国的科技发明主要是在宋代和宋以前,对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言之不详。实际上,随着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手工业技术出现了重大进步,对开拓中国手工业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都有重大的贡献。不过,由于受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影响,人们主要着眼点是中国为何不能产生蒸汽机的生产技术?于是,他们对明清手工业技术的研究,最终转入对手工业发展社会环境的探讨。这一方法上的缺陷,使中国学术界普遍看轻明清时代手工业技术发展的意义,因而也未能真正着力研究明清时代的手工业技术。
笔者赞同弗兰克提出的1800年以前明清经济仍然领先于世界的观点,并且认为明清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是构成这一领先的重要基础。①
一、从市场的开拓看明清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我认为:评价技术发展的主要尺度首先是市场效应。因为,在商品经济时代,所有的技术革命,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市场的开拓。蒸汽机之所以有巨大的意义,是因为它能够大大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为商品开拓广大的市场。而有一些技术虽然看似简单,但只要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便是重要的技术革命。我们若是用这一尺度去衡量明清时代的手工业技术,便可知道:其实明清时代出现了和应用了许多重大的技术革新,它使中国手工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明清时期中国商品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占有相当的份额,与手工业技术的革新紧密相连。是这些技术的应用为中国商品开拓了广大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中国出口商品之所以能在1500年-1800年的三百年间仍然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巨大的份额,与手工业技术的革新分不开。以下简述与国际市场有关的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制糖业。明代制糖业应用的技术是:“黄泥脱色制白糖法”。中国在宋元时期主要生产黑糖,或称为红糖。其时,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糖,主要是印度的产品。据泉州方志的记载,迄至元末,福建泉州路南安县的一位老人无意中发现黄泥覆盖的黑糖变得雪白,因此产生黄泥脱色制白糖法。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成批量地生产白糖的方法。不过,这一技术明代主要流行于福建沿海,清代逐步传到台湾、广东等地,这样,白糖成为中国糖业的主要产品。②白糖的外观远胜于红糖,其含糖量也胜于红糖。因此,白糖制造术的发明与应用,打开了中国糖业的国际市场。在明代与清代初年,白糖则成为丝绸、瓷器之后排位第三的大宗出口商品。不仅日本、朝鲜、西欧诸国输入福建、广东、台湾的白糖,而且,波斯、阿拉伯等印度糖业的传统贸易区域,也在输入中国的白糖。由此可见,虽然黄泥脱色法是一项十分简单的白糖加工方法,但它为开拓中国糖业的市场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革新。
制茶业。明清是中国制茶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其主要贡献是发明了红茶制造术与乌龙茶制造术。自唐代茶文化大发展以来,第三代茶是发酵茶,即全发酵的红茶与半发酵的乌龙茶。发酵茶在中国流行不如绿茶广泛,但是,它却被外国人广泛接受。其原因在于:绿茶是生炒制成,茶叶有一股苦涩味,尽管中国人喜欢这一种味道,但是,外国人却不明白中国人为何要“自找苦吃”?因此,绿茶时代,中国的茶叶基本不输往海外。在宋元明三代的中国出口商品中,很难找到茶叶的记载,其原因在此。发酵茶的问世约在明末清初。其时,武夷山产茶区出现了发酵茶,首先是全发酵的红茶,以后又发现了半发酵的乌龙茶。茶叶发酵后,能去掉原有的苦涩味,使茶叶变得更加醇香。最早嗜饮红茶的是闽南人,清代初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港口主要是厦门。荷兰人与英国人相继前来厦门贸易,受当地人影响,也爱上了红茶。英语中“茶”的发音与厦门话相似,其原因在此。其后,英国与欧洲国家逐渐兴起了饮用红茶的热潮。英国之外,葡萄牙人、荷兰人、俄罗斯人,都消费一定数量的茶叶,尤其是英国人,不仅皇室饮茶,而且普通百姓也都爱喝“武夷茶”。他们的早餐以红茶加牛奶,谁能得到产自武夷山风景区的红茶——“正山小种”,那是最值得向客人炫耀的一件事。来自中国的茶叶,已成为世界性的饮料。③
在清代中期,红茶与乌龙茶超越生丝,成为清朝输出的首要商品。在各类茶叶中,红茶又排在第一位。1838-1839年,广州口岸输出的红茶共计32,495,066磅,绿茶7,728,800磅,共计40,223,866磅,④约为18245.5吨。其中,红茶约占中国茶叶输出总数的80%!由此可见,清朝对欧洲国家的贸易之所以能保持长期出超的地位,与红茶的输出有极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去看红茶生产技术的发明,便可知道它对中国商品开拓国际市场有重大意义。它使茶叶这一中国主要的农产品加工业的消费市场,从东亚数国扩张到欧洲与美洲的广大世界市场。如果我们从传统的观点去看红茶的生产技术,根本不会发现它的意义。所谓红茶发酵,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技术。它不过是将茶叶包在麻袋里,闷上一二日,由于酵母菌的作用而自然发酵。因此,单纯从制作技术来看,红茶的制作算不了什么。但从市场开拓的角度去看,红茶的发明使世界上几千万人热爱这一饮料,这种重大意义的技术革新,即使在现代中国亦为罕见。
生丝。宋元时期,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是丝绸,而明清以后,中国对外出口的丝绸类商品,主要是生丝,而且主要是浙江湖州生产的生丝。迄至明代前期,欧亚大陆的主要国家,都发展了自己的丝织业,如伊朗、意大利、法国、西班牙,都曾有一度发达的丝织业。丝织业可以分为生丝生产与织绸业二个阶段。由于各民族都有自己爱好的花样,因此,明清时代世界各地织绸业都开始了民族化过程。也就是说,他们不再直接进口中国的成品丝绸,这是明清时期中国丝绸直接输出减少的原因。但在这一时代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世界上多数丝织业发达的国家,都向中国进口生丝,而且主要进口湖丝;其实,不止是海外世界,即使在中国,生丝市场也被湖丝垄断。丝织业在宋元时期原是分布最广的产业,不论东西南北,几乎都有发达的丝织业。但在明清时期,除了江浙一带,各地的丝织业都有衰落的迹象。即使保留了织绸业,但其所用原料,也多是向江南进口的湖丝。产于杭嘉湖平原的生丝成为中国与世界市场上商品丝的主要来源。
湖丝对世界生丝市场的垄断,建立在湖丝独特的生产技术之上。湖州蚕农种桑如种五谷,他们将桑树种在肥沃的农田里,按时给其剪枝、施肥。为了使桑树长得更好,他们在桑树长到七八尺时,便将桑树顶枝剪断,使其不再长高,而是横向发展,长出更多的桑叶。应当说,世界各地的桑树都不会得到如此精心的照顾。有了好的桑叶,才会有好的蚕茧。仅在桑树种植方面,湖州蚕农已领先世界所有的国家了。在养蚕方面,湖农也有自己的心得。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提到:当春蚕结茧时,蚕农要在蚕房里放置炭火,炭火能使空气干燥,因此,春蚕吐出的丝能够迅速成形,韧性较好。但炭火的放置颇有讲究,既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只有熟练的蚕农才能体会。在巢丝手工业方面,湖州蚕农的技巧也是天下无双,他们敏捷的双手能使蚕丝得到迅速的处理,从而生产出最优质的湖丝。以上这些技术记载于《天工开物》,一项项地分析起来,似乎没有一种特别困难的技术,但是,中国各地都尝试过引进湖农的技术,大多都失败了。湖农的技术产生于湖州特殊的文化气氛,湖州的蚕农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成套技术。其他区域很难形成湖州的蚕文化氛围,因而,湖丝的质量至今没有被超过。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地的丝绸厂,仍然向中国进口湖丝,没有湖丝,他们无法织成最好的丝织品。总之,明清时期湖丝对世界市场的垄断,与湖丝生产技术革新有关,否则不可能垄断世界市场数百年,迄至今日。
瓷器。中国的瓷器长期领先于世界,这是公认的。但这种领先是建立在技术不断的更新发明之上的。这一点,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会的。明清以来中国瓷器的技术有多项重大的发明。其一,白瓷的烧制。在明以前,中国的瓷器主要是青瓷等有颜色的瓷器,虽然有白瓷,但色泽不够纯净。明代福建德化县及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白瓷,冰莹如玉,白度胜过象牙等自然物品。人类在食物器皿的选择上,天性使他们以纯净的白色为主。在那一时代,只有中国瓷器才能提供像玉石一样的洁白器皿,以故,德化白瓷问世后,很快成为世界市场上最畅销的中国瓷之一。欧洲人将德化白瓷誉为“象牙白”、“中国白”,给予极高的评价。历来是皇室珍藏的名贵瓷器。
德化瓷的生产,得益于烧窑技术的进步。德化烧瓷器窑炉,在宋代称为龙窑,这种窑炉往往长数十米,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故名。元代德化出现了分室龙窑,明代进一步发展阶级窑。它的燃烧温度更高,烧出的瓷器质量更好。⑤
德化瓷的第二项重大发明是烧制瓷塑人物等摆设品。过去中国的瓷器都是以实用物品为主,例如,可以用以盛饭的碗类,用以盛水的瓶子与壶。据周亮工的《闽小记》记载,德化人首先烧制仙佛等神像,它不仅受到国内市场的欢迎,而且还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日本天主教徒将德化窑烧制的观音像视为圣母像,而亚洲的佛教国家,对各式仙佛像几乎是无保留地欢迎。可见,人物瓷的烧制,为中国瓷器出口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
景德镇瓷器代表中国瓷业的最高水平。它不仅有白瓷的制造,而且有各色瓷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景德镇青花瓷。制造青花瓷,关键是表层的青花原料。一般的原料在烧制过程中都会退色,只有特殊的矿产在烈火烧炼后,才会产生永久不退的颜色。青花原料是来自西域的回青,由于它来自信仰伊斯兰的区域,故称之为“回青”,中国本土没有这一原料。由此可见,应用回青烧制瓷器的花纹,应当是阿拉伯世界的发明,中国人应是向阿拉伯人学习了这一技术后,应用于中国瓷器的制造上。这一事实的本身,说明中国传统手工业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保守,只要有利,他们很愿意学习海外的先进技术。青花瓷是景德镇最大宗的商品,在阿拉伯世界,也有不少青花瓷器销售。用阿拉伯地区的原料加工,制成商品后又返售阿拉伯世界,这一事实的本身也证明当时景德镇瓷业的技术水平,不是阿拉伯世界可以比拟的。
如果说明代的景德镇瓷器以青色瓷闻名世界,那么,清代的景德镇瓷业则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时代。清代中国工匠对色彩的研究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他们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矿物原料烧制成五彩缤纷的瓷器,其中康熙年间出现的五彩瓷、雍正年间出现的粉瓷、乾隆年间出现的珐琅质彩瓷,至今都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色彩的运用使工匠们能够更为自如地反映中国画的成就,从而将中国的瓷器世界装饰得更为富丽堂皇。将清代的瓷器与明代的瓷器相比,不难发现清代的瓷器已成为工匠们展示自己爱好的场所。他们在实用瓷器雕饰各种人物与花草,在色彩的效应下,这些花草与人物栩栩如生,叙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生动地体现清代的民俗世界。这类美丽的商品自然能够倾动世人的关注,使他们即使在没有特别需要的情况下,也忍不住购进景德镇瓷器的冲动。总之,景德镇瓷器的广阔市场,主要是景德镇的工匠们,用自己的艺术开拓出来的。而且,这些技术的更新,主要在明清时期。
以上我们总结了明清时代中国出口的四大类商品——白糖、茶叶、生丝、瓷器的生产技术。我们的结论是:这些技术在继承前人遗产的前提下,都在明清时期有了卓越的进步。这一进步,或是像制造白糖的技术那样,使中国的制糖业超越它的发源地——印度;或是像红茶制造术、生丝制造术一样,将中国的传统商品推入世界市场,从而改变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为自己开拓了广大的市场;更有像瓷器业领域,传统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使其长期保持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总而言之,明清中国商品畅销于世界市场,绝对离不开手工业技术的革新。
以上关于手工业技术与开拓市场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开拓世界市场有意义的商品,实际上,有些商品生产对世界市场的开拓虽然不是那么显著,但在国内还是十分有意义的。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展开讨论。
二、从冶金技术的发展看明清手工业的进步
冶金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基础,没有冶金工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金属,而没有高品质的金属,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工具。因此,发达的手工业必然建立在发达的冶金业之上,对中国这样经济自成体系的国家更是如此。明清时期中国冶金工业的进步是明显的。在这方面,北京钢铁学院的《中国冶金简史》做了很好的研究。今将其主要贡献归纳如下:
1.采矿技术。明清采矿技术的重大突破是采用了烧爆法与火药爆破法。传统的采矿技术主要是锤击法,矿工以锤子一锤一锤地将矿石凿下。明清时代的烧爆法是利用热胀冷缩的道理,将矿石烧热后,浇以冷水,使矿石产生爆裂;其次火药爆破开采法在采矿业中应用。火药爆破法是现代开采矿石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它在明清时期出现,使采矿业工效大大提高。
2.冶铁技术。冶铁技术是冶金技术的核心。明清冶铁技术的新发明表现在活塞鼓风机、焦炭、高炉、坩埚炼铁法等等方面。
鼓风机。使用风箱鼓风出现于秦汉时期,但那时期的风箱还是靠扇动木叶取风。明代的《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活塞鼓风机,活塞的反复运动可产生连续的风力,从而大大提高冶金的炉温。活塞鼓风机在中国的出现,比西方要早一个世纪。
焦炭。焦炭以煤烧制而成。它比煤炭能达到更高的温度,焦炭的使用,反映了中国传统冶金业的重大进步。
高炉。由于鼓风机与焦炭的使用,明代炼铁业获得了更高的温度。据官府的记载,明代初年官府经营的遵化铁厂中,出现了高一丈二尺的炼铁炉,该炉一次可融2000斤的铁矿砂。清代,广东的高炉有高达一丈八九尺的,其容量更胜于明代的高炉。这种土高炉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风潮中还在大量使用,因此,冶金学家对这些土高炉的性能十分了解。它的高度从2米到10米不等,最高最大的,比有文献记载的明清高炉更胜一筹。其日产量,从数百斤到2吨不等。
坩埚炼铁法。在高炉的基础上,中国民间还发展了坩埚炼铁技术。坩埚以耐火泥、粘土、焦炭粉或煤粉混合而成,每个坩埚高约1.5-2尺,直径0.5-0.6寸,每埚可装入10斤-15斤矿。一个小高炉,可容纳数十个至300个坩埚,坩埚之间填满无烟煤与黑土。点火之后,燃烧8小时左右,坩锅与铁矿一起融化,再自然通风24小时。一炉可生产半吨的铁,或是粗钢。即使是当代的钢铁专家,也称这个方法是简易可行、十分有效的。
3.炼钢技术。明清炼钢技术的提高表现于炒钢法,铁炉、钢炉串联技术,苏钢炼制法,焖钢法等等。
炒钢法。传统的灌钢技术在明清时代进一步发展为炒钢法。和宋代的灌钢法相比,有二大重要革新。其一,灌钢用泥封铁,而炒钢法是用涂泥的草鞋覆盖铁,这可以让生铁在还原气氛下逐渐融化并提高炉内温度;其二,生铁与熟铁的配置技术改进,增加二者之间接触面积,使其相互渗透,在工人不断炒动下,锻炼成钢。炒钢法对近代工业有很大影响。近代炼钢法主要是应用炒钢法的原理。
铁炉、钢炉串联技术。将生铁炉与炒钢炉串联起来,在生产时,将生铁炉的铁水直接引入炒钢炉,将铁炒成钢。这样可以大大节约炼钢成本。
苏钢的炼制方法。宋代的炼钢法主要是灌钢法,这一方法到明清进一步发展为苏钢法。苏钢法相传最早是由苏州工匠发明的,在南京一带流行,而后在芜湖使用最广,一直到近代尚存于民间。苏钢的炼法与灌钢略有不同,工匠将炉中的生铁融化后,将其滴入熟铁之上,使之融合,成为钢。因此,苏钢的炼制对工匠的技术要求很高。
焖钢法。这种方式是将熟铁放入密封的罐内,并填充起渗碳剂作用的木炭粉和骨粉,以及少数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将罐子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保温10小时左右。在此期间,渗碳剂会逐渐的渗入工件的表面,深度约为2厘米。这种方式最适用于农具与工具的局部渗碳,提高工具的关键部位的含钢量,提高强度。
4.铸造技术。传统铸造技术可分为泥型铸造、失蜡铸造和箱型铸造等。
泥型铸造技术的应用,最为出色的是铁锅的铸造。铁锅虽有各种规格,但为了炒菜时透热快些,不管是哪一种规格,都要尽量铸得薄一些。这对工匠是一个考验。古往今来,世界的铸锅市场,一向是中国商品的天下,这是因为:只有中国工匠才能铸成又大又薄的铁锅。明清时期,广东佛山的铁锅是东南亚一带最畅销的商品之一。即使到了近代,西方的碾压式钢锅问世,仍然无法将中国铁锅逐出东南亚市场。近来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倡用中国铁锅,更是众所熟知的。
失蜡铸造的代表性器物是大型铜钟。著名的北京永乐大铜钟,钟身通高5.9米,外径3.3米,内径2.9米,总重42吨,被称为中国钟王。巨大的铜钟上,铸有20万字的佛经,一笔一划都十分考究,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箱型铸造是在木箱内以土与炭末为造型材料,可铸造铜钱之类最小的物件。中国铜钱的精致,历来是有口皆碑的。近代西方铸造器物,主要是用泥炭末做型,看来与中国的传统技术有关。
5.锻造技术。锻造技术可分冷加工与热加工二种。热加工的代表物件可以说是郑和下西洋时用的大铁锚。由于郑和的船舰其大无比,它所用的铁锚也是举世无双的。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三汊河附近出土了一支铁铸舵杆,其长度为11.4米。⑥从《天工开物》的记载来看,当时锻制这类千钧铁锚,是分段加工,先锻成四爪,然后锻接而成全锚。《天工开物》所载图表明,锻制这类铁锚,需一二十人协同工作。在冷加工方面,代表性器物是钢丝的制造。钢丝,古人称之为铁线,它是制造针的原料。在万历《邵武府志》的物产志上,记载当地出产的商品——铁线。制造铁线,主要是应用冷拔的技术。在《天工开物》的时代,中国即出现了冷拔技术加工的铁线,不能不说是一项重要成就。我们知道:明清时期日本从中国进口铁针,如此小的东西仍然要向中国进口,说明当时中国铁针的质量非常好——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家中还保留着用中国传统技术生产的铁针,就可知道:它远比大工业产品好用。
热处理技术。钢铁的热处理技术可以改变钢铁的物理性能,在冶金领域应用很广。《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铁件的热处理技术,诸如刃口渗碳技术、夹钢技术,都是十分精巧的技术。
6.黄铜与锌的冶炼。锌的冶炼十分困难,因为锌矿石的熔解温度已经达到锌的气化温度,用常规方法,当锌矿石熔解之后,锌已气化。据《天工开物》的记载,明代工匠炼锌,巧妙地采取闷罐方式,锌矿虽然达到熔点,但无从挥发,冷却后,便有成品锌问世。欧洲人长期从中国进口锌,虽然他们知道可用炉甘石炼锌,但一直无法成功地炼制锌。一直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来到中国,学去了炼锌法。
有了锌,便可制造铜。我国的铜钱,过去都是由青铜制造的。宋代可能出现了黄铜钱,而明清时期,铜钱则以黄铜为主了。
7.白铜。白铜制造在中国起源很早,可能唐代即有了。但是在明清时期才形成了规模效应的白铜生产。云南的大型白铜厂,常常雇佣成千上万的工人。白铜有二种,一种是以铜镍合金制造,一种是以铜砷合金制造。白铜最大的特点是不易生锈,因此,除了贵重的金银外,白铜即是最好的金属制品。明清时期,白铜广泛用于制造各种精贵器皿,如鼻烟壶、烛台、餐具等等,在欧洲的消费量很大。所以,当时的欧洲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白铜。一直到18世纪后期,德国人才逐渐掌握了白铜制造术。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冶金技术是十分优秀的。它不但继承了宋元时期手工业进步的结果,而且不断有新的发明。其中一些技术,对近代工业技术有重大的影响。
三从机械的使用看明清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机械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一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机械最发达的国家,尤其是宋元时期,中国的机械水平,远胜于西方国家,这是众所公认的。迄至明清时期,由《天工开物》所代表的中国机械,仍然受到西方学者的赞叹。即使在工业革命的早期,英国的许多技术革命,只不过是在重复《天工开物》早已记载的工艺而已。在机械技术上超越中国,实际上是工业革命后期的事。
四川的竹筒钻井汲盐术。竹筒钻井汲盐技术起源较早。北宋文同的《丹渊集》第二十四卷,有“奏为乞差京朝官知井研事”一文,其中说到:“井研县……自庆历以来,始因土人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以取咸泉鬻炼盐色,后来其民尽能此法,为者甚众。”这是学术界公认的宋代竹井汲盐最早的史料。不过,一类技术的成功,即使是在近代,也要经过数十年不断修改的历程,在古代,一般要数百年。早期的竹井不可能钻得太深,而明清时代的竹井,有深达三百丈的记载,这也说明四川的盐井技术成熟于明清时期。关于四川的井盐技术,刘淼的《明代盐业经济研究》一书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较好的归纳。他将四川的井盐生产技术分为三大层次,其一为造井取盐术,其二为提卤与输卤的技术,其三为熬盐技术。而每一层次,又可细分为多项技术,仅是造井技术,又可分为凿井、井腔造壁、工具制造三大类。凿井技术有相井地、立井圈、凿大窍、扇泥、下竹、凿小窍六道工序;钻井相关的工具制造也很讲究,有用于凿井的大扦头与小扦头,有捞取扦头的搅镰、铁五抓、撞子钎,有清除淤泥的搜子、漕扦,有汲取碎石的刮筒;在井腔造壁方面,凿井工人应用套筒技术,每凿一尺,下竹制套筒一只,以保证盐井不会坍塌。这一技术,仍在现代石油工业中应用。凿井技术之外,如提卤与输卤技术、熬盐技术诸方面,井盐业都有其独特的体会。尤其熬盐方面对油井与气井的开发与应用,堪称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奇迹。⑦
四川井盐技术对近代石油业的意义,已在李约瑟的名著中作了介绍。一般认为:最早开发石油的美国,在汲取深层石油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此时,在美国做工的四川人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深井钻探法。由于这一关键技术的解决,埋藏在地层深处的石油源源不断地流向地面,于是,美国的石油工业蓬勃发展。而石油工业从整体上改变了近代工业的能源结构,奠定了20世纪西方工业的发展基础。所以,竹筒钻井术的发明,对世界工业曾具有重大意义,有人誉之为古代中国有代表性的“第五大发明”,并不为过。
机械的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劳力或者延伸手的功能。如果说,四川的钻井汲盐术主要体现了延伸手的功能,那么,在节省劳动力方面,明清的手工业也有相当的进步。明清时代较著名的机械是:辊筒榨蔗机、水磨、水碓、船碓、水车、油榨等等。
辊筒榨蔗机。据元代的《农桑辑要》记载,古代中国蔗农榨取蔗汁,使用的是磨浆法,将甘蔗切成小块,然后磨成浆泥,放在锅中熬取蔗汁,这是一套相当繁琐的加工过程。明代末年中国出现了“辊筒榨蔗法”。据宋应星《天工开物》的记载,当时中国的产糖区有名为“蔗车”的榨糖机械。其基本式样是将两个木制的大辊筒并排树立,辊筒上有木齿轮相接。蔗车动力来自于牛,蔗农驱牛拉动蔗车,两大辊筒相向轧碾,另一榨农将蔗喂入辊筒之间榨碾,糖汁随之流出。蔗农将蔗汁引入大釜熬糖。⑧这类蔗车在清代有进一步的发展,榨蔗的辊筒由木质改为石头,而用作动力的牛,由一头增为四头。由此可见,蔗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机械,并且有近代工业自动化流程设计的萌芽。倘若蔗车最早出现于英国,一定会被誉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它出现于明代的中国,所以被人们忽略了。从蔗车大大降低榨蔗的劳动成本而言,它对中国糖业具有重要意义。明清中国的白糖大量进入世界市场,与蔗车的应用是联系在一起的。
榨油业中的机械使用。榨油是明清时代最广泛的一种产业。据《辞源》对“榨”字的解释,榨字始见于宋代,说明榨油术可能也是起源于宋代,但是,它的成熟,看来也是在明清时代。明清时代中国南北都有许多大型榨油作坊。榨油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油料进入油坊,或是经过蒸煮,或是用水磨磨烂,再将处理后的油料放入油榨里挤压。油榨其实是构思十分精巧的设计。油榨多用巨木的树干制成,巨木的当中挖空,填满油料后,将大木楔入,并以多人推动悬于空中的木锤锤击大木,形成巨大的挤压力量,将油挤出。应当说,在中世纪,没有比中国油榨更成熟的榨油技术,近代工业的榨油技术,也受到中国传统榨油机的影响。榨油中机械的使用有三类,其一是水碓,其二是水磨,其三是榨机。从今人的观点看,它是明清时期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一项产业。
纺织机械的应用。对明清纺织技术的研究,已有相当多的论文与专著。大致说来,明清纺织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机械,最有代表性的,如丝织业中的提花机。将丝绸织出各色花纹,主要靠提花机不时将经线提起,使有的纬线不能穿过某些经线,于是,绸面花纹便有了区别,图案由此形成。提花机是十分精巧的机械,据《天工开物》,明代织龙袍的织机,要靠高达一丈五尺的花楼提花,一次至少要有二人负责提花工序。棉纺织业中机械的使用相当普遍,脚踏轧棉机在古代被称为“搅车”、或称“踏车”。最早的搅车是用手工推动的,可能是从闽广传到江南,功效不高。元代江南出现了脚踏小搅车,以脚为推动力,始见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的记载。这类踏车又被称之为四足小搅车,发明于元末,主要是在明代得到广泛运用。所以,在明代的方志中多有记载。其次,明代江南还出现了功效更高的三足搅车,载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这些搅车大大减低了手工轧棉的劳动强度,可抵三至四人的功效。⑨人们一般不否认明清时期中国纺织技术的高水平。甚至有人说,构成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主力的纺织技术革命,其中相当一部分早已在14世纪中国出现了(并在明清时代得到不断的改善)。但是,有些学者拘泥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对照,由于中国没有出现“吉妮纺机”或是“飞梭织机”,便以“停滞”二字评价中国棉纺织业,这是不公平的。
水力动力机械的广泛应用。动力机械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在蒸汽机出现以前,中国与西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水力机械,当然,这也有地理的原因。水力机械主要使用于丘陵地带降雨丰富的地区,而中国的东南丘陵与西欧,都具有这两个共同的特征,因此,水力机械在明清时期普遍使用于中国与西欧。据《天工开物》的记载,明清对水力机械的使用,主要有几种:其一为水磨,以水力推动石磨;其二为水碓,以水力推动石碓,有些地方还有船碓,周亮工的《闽部疏》说:“顺昌人作纸,家有水碓,至造舟急滩中,夹以双轮如飞,舂声在舟”;⑩其三,以水力推动纺车;其四,以水力推动竹筒车提水。而中国许多工业中都大量使用水力机械。例如,以水磨加工小麦,以水碓加工稻米;榨油业中,以水磨磨烂油料,而造纸业中,用水碓舂烂纸料。宋应星指出,这些机械的运用都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可见,那种以为中国传统工业不懂节约劳动力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总的来说,中国人对机械的使用,从秦汉以来一向领先于世界,一直到蒸汽机发明之前,凡是古代世界能有的各种机械,几乎都可在中国找到它最发达的形态。这些机械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因而加强了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在18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主要的商品输出国,与这一点是有关系的。它是当时中国手工业领先于世界的标志。
四、从手工业的分工与设备看明清手工业的进步
明清手工业的规模大于以往的时代,其原因,一是分工的细化,二是生产设备的大型化。下面以造纸、制糖、制盐、制瓷等工业为例。
造纸业。中国是发明造纸技术的国家,最早是以破布之类旧纺织品造纸,而后发展到用植物纤维造纸。而用植物纤维造纸,又可分为楮皮阶段与嫩竹阶段。唐宋时期,主要是用楮皮造纸。但楮树种植不易,至少五六年才能成材,因此,一旦野生的楮树资源被砍伐殆尽,发展造纸业便有困难了。而使用竹纤维造纸,由于竹是植物中生长最迅速的常见品种,而且易于种植,每年春雨过后,春笋一夜可长数尺,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中国传统造纸业最终锁定以竹纸为主干产业,实在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从世界工业史的角度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因为,若以欧洲为对照系统,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西欧国家尚处于用破布造纸的阶段。对欧洲人来说,破布来源是有限的,且价格高昂。因此,同时代的欧洲人对于中国人使用植物纤维造纸十分佩服。但是,以植物纤维造纸,是一种差距较大的物质转换过程,它从产生到成熟,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中国人早在宋代就已经知道了用竹造纸的基本原理,但是,直到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文史专家胡应麟还在其《少室山房笔丛》一书的第四卷中抱怨:福建出产的竹纸黑脆,纸幅狭小,虽然价格便宜,但不好使用。不过,在同书中他也说过:近来福建出产的纸,质量大大提高了,不仅面幅宽大,而且纸料白洁、纸质厚韧,一时风行海内。晚明福建纸质的提高,与两个因素有关:其一,纸料经过多次漂白淘洗,便能产生最白的纸;其二,抄纸的时候,要使用较大型的纸帘,几个人一起动手操作,便能抄成较大的纸张。据《天工开物》一书,当时的造纸手工业纸纺,有六个人一起动手抄纸的。总之,要生产出较好的纸张,便要超越家庭手工业阶段,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工,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据《天工开物》的记载,当时的造纸有以下工序:
1.砍伐嫩竹;2.将嫩竹运到池塘;3.浸泡冲洗嫩竹;4.槌洗嫩竹,去掉粗壳、青皮,剩下竹丝;5.将竹丝放入巨大的木桶里,与石灰水和拌,煮八天八夜。竹丝烂成竹麻;6.掏出竹麻放入清水塘中漂洗干净;7.再将竹麻放入木桶水煮,同时加入柴灰、稻草灰,沸腾后捞出;8.将捞出的竹料放入清水塘中再次冲洗;9.重复第7道工序;10.重复第8道工序;11.再次重复第7道工序;12.再次重复第8道工序;13.把竹麻放入水碓中捣成烂泥;14.将竹泥倾入槽内,加水拌匀;15.用细竹帘抄纸;16.捞出纸张后即贴于火墙上烘干,纸便制成了;17.将纸包装运出。
由此可见,制造竹纸的技术极为繁琐,有人称它是古代最繁杂的手工业,不无道理。又如制瓷业:
中国的制瓷业以景德镇瓷最为有名,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陶冶图说》20幅,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而景德镇所在的《浮梁县志》,又记载各道工序的工人:淘泥工、拉坯工、印坯工、旋坯工、画坯工、舂灰工、合釉工、上釉工、挑槎工、抬坯工、装坯工、满掇工、烧窑工、开窑工、乳料工、砂土工、乳颜料工、画样工、绘事工、配色工、填彩工、烧炉工。景德镇瓷业的分工,于此可见。
以上诸项手工业,分工日益细致,由某一个人从事某一阶段的手工业,当然能做得更好,这是手工业技术进步的一个象征。由于分工日益细致,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便要雇佣较多的工人,这是明清手工业大型化的原因之一。
生产设备的大型化,也是明清手工业技术进步的体现。以炼糖业为例:清代大型的辊筒榨蔗机,需要四头牛拉动,为了配合大型榨蔗机的生产能力,便要雇佣较多的工人。清代台湾制糖工场,一般要有十几个劳动力协作。其中制糖师二人,火工二人,车工二人,牛婆二人,剥蔗七人,采蔗尾一人,看牛一人。(11)井盐业也是十分典型的工场手工业。盐井的生产设备较为复杂,如前所述。为了配合盐井的生产,必须有司井、司牛、司车、司篾、司梆、司漕、司涧、司锅、司火、司饭、司草、医工、井工、铁匠、木匠等诸多工种。(12)再如冶金业的发展。以炼铁业来说,据明会典记载,明代初年遵化的铁厂,其炼铁高炉高约一丈六七尺;清代初年,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的广东炼铁炉,高达一丈八九尺,每日可生产生铁六千斤;迄至民国时期,人们调查民间的炼铁高炉,则有高达三丈三尺的,每日应可生产数吨生铁。生产设备的大型化,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每日生产数吨生铁,即使是富矿,也要近十吨以上的铁矿。为了熔炼十吨铁矿,至少要几十吨的燃料。这样仅是运矿的人工,便要几百人。清代铁厂常常雇佣数百人至上千人,其原因在此。众所周知,雇佣人数的增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体现。而明清雇佣规模的扩大,来自手工业技术的进步,而其最终的后果,当然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明清手工业技术的进步,表现在多方面:其一,开拓了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本文仅着重研究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其二,冶金技术的领先;其三,机械运用的进步;其四,分工的细化与设备的大型化。应当说,明清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上出口最多的经济强国,与明清手工业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它使明清时代的中国长期处于外贸出超的地位。一直到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的手工业生产才全面超过中国。实际上,欧洲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以低廉的商品价格挤垮中国的传统工业,并不是说,他们商品的质量超过了传统的中国产品。而其根源,是由于1774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由于蒸汽机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西方国家才具备了打垮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回顾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中西商品竞争,可以知道:弗兰克认为19世纪后,中国才落后于西方,并不是对中国的谬赞,而是有一定根据的。
回顾世界工业历史的发展,各个地区交替领先发展是一个普遍规律。中国在春秋以前,经济的发展似不如巴比伦、希腊等古国。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生铁冶炼术与炼钢术,这一关键的技术引起了中国各行业技术的改进,以钢铁工具为特色的手工业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西方国家钢铁冶炼水平长期落后于中国,在这一基础上,中国出现了汉、唐、宋、元、明社会的繁荣,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至清代,西欧国家才逐渐赶上中国的水平。使人类突破手工业局限性的是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有决定性意义的技术是蒸汽机的发明。这一技术的应用,全面改变了人类工业的面貌,而西方国家最先发明与应用了蒸汽机,在这一基础上,西方经济高速发展,全面超越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倘若我们接受全球经济是一体的这一观念,世界各国的交替领先也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欧洲近200年的领先,便将我们的历史一笔抹杀,甚至对中国曾经领先世界2000年的历史也视而不见。由于近160年来中国坎坷的命运,我们的历史学界沉积了太多的抑郁与自卑,让我们解放自己吧!
注释:
①(德)贡德·弗兰克(Frank,G.)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Reorient: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②关于白砂糖的制造,可见拙文:《福建古代的制糖术与制糖业》,《海交史研究》1992年第1期。
③徐晓望:《清代福建武夷茶生产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第2期。
④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页。
⑤刘振群:《窑炉的改进和我国古陶瓷发展的关系》,《中国古陶瓷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167页。
⑥周世德:《运输船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论文集》第二分册,自刊本。
⑦以上参见刘淼:《明代盐业经济研究》第二章,《井盐生产技术》,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56页。
⑧徐晓望:《福建古代的制糖术与制糖业》,《海交史研究》1992年第1期。
⑨以上有关纺织机械的归纳,主要参考赵冈、陈钟毅著的《中国棉纺织史》第四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74-86页。
⑩王世懋:《闽部疏》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0页。
(11)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页。
(12)温瑞柏:《盐井记》,贺长龄:《清经世文编》卷五十,《户政》,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清刊本,第1244-12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