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关于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1期 井雯 参加讨论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协调发展战略。每个发展战略都对当时的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回顾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要认真思考今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以保证中国国民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期稳定。中国共产党每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我们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过程
    
我党对自建国后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依次经历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历程。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认为,地区的经济不平衡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失衡的必然表现,而社会主义应该和可能有国家有计划的均衡配置生产。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分析国内和国外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建立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问题,其中就包括东西部发展的关系问题。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文章中,首次提出“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的原则,并指出,我们国家过去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只有30%在大陆,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状况。沿海工业的基础必须充分利用,但要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内地工业就必须要发展起来。因此,平衡发展原则构成的区域经济理论发展中的支柱。
    “一五”计划提出适当动员就工业基地的设备、人员内迁、解决远离原料和消费的不合理问题,将69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的472个分布在内地。“二五”期间内地基建投资占53.9%,交通投资占60%,资源投资占75.5%。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提出沿海地区新的投资要求基本否定,重点加强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时期,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5%,达2 000亿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军工、机械、电子、化工、交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部门,建成国营企业29万个。到1975年,全国1 500个大型企业西部占40%,三线地区基本上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地区。
    因此,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缩小地区差距,形成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起了巨大作用,但是,它忽视了沿海地区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降低了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益,使中国经济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低效运行,内地也没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时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衡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同时他提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的区域经济理论成为中国制定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
    中国从1979年开始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以东部地区开发开放为战略重点,并建立了五大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1988年,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构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的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在区域发展上,将东西部的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回答了如何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他运用全局的辩证的观点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至此,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初见端倪。
    但由于当时党和国家将区域经济工作重心放在“第一个大局”上,对国家和沿海地区如何支持和帮助内地,只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些探索成果为以后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继续探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却在拉大。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八五”计划开始,便针对地区差距日益扩大问题着手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1996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做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区域经济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协调。这标志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系统化。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东西互动协调发展战略思想,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走向全面成熟。世纪之交,中国全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统筹并推动了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更加重时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缓解和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它既是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实践,也是党中央在新的实践中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路的新开拓。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中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不同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现了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非均衡发展战略实际上体现了对均衡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它把非均衡放在首位,追求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协调发展战略是对非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次突破,它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作为基本手段,实现东中西部的多赢,这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已趋于成熟,也表明我党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二、促进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各项政策方针和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努力形成东部、中部、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法律法规是落实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保证,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重点领域开发法的研究工作,加强区域规划法的研究工作,并逐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基本框架。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央政府对各区域利益关系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于政府责权利关系也必须明确界定。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当地政府之间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当中,发达地区总觉得自己付出太多,欠发达地区总觉得得到的太少;另一方面,区域政策如果停留在抽象的政策表达上,如“优先安排”、“投资银行”等,会给具体实施工作带来很大
    的任意性、主观性,并留有余地讨价还价。只有严肃和严格的法律条文将这种利益协调的方式和方法来来加以明确界定,才能避免使用政策代替法律,才能维护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要充分发挥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突出地区特色与避免各自为政的问题,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强相关政策的协调和机制建设,形成既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区域政策体系。具体地说,就是打破东、中、西部和东北的界限,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社会环境等因素,进一步明确各区域的战略布局、功能定位、发展重点等,从而确定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人口迁移和流动管理政策、就业政策等的基本导向。
    (二)加快体制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成立了相应的协调机构以促发展。东部,中部的发展目前没有相应的协调机构。尤其是东部地区,虽然发展迅速,但它一直没有一个整体发展的宏观协调机构,只有各个城市协商成立的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会议,联系每个城市,从而使得东部地区还没有形成有序的凝聚力强的整体环境。在西部地区,虽然每个省(市,区)建立了相应的西部大开发工作领导机构,但这些机构普遍挂靠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样的格局往往使得该机构难以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省(市,区)发展的功能,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推进,有些地方这两类机构的职能在弱化。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必然要求在体制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在整个地区为区域发展建立政策协调机构,从组织上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保证,以整个区域制度化的形式,确
    立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并为整个地区制定统一的规划方案,并对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思路和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以确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各个具体地区也要组建独立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协调机构,统筹规划一个地方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既能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整个地区的合作,获得了良好的外部经济效应。
    (三)加强区域规划想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区划制度,合理界定经济区域定位、功能和发展方向。政府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部门应将经济区划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以提高效率为目标,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和合作交流,并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打破部门、区域界限,促进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着力发展跨区域主导产业,以较低的成本形成产业优势。具体来说,以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区带为主体框架,形成一组可实现“跨越式”的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例如大城市经济圈,沿交通干线经济带等,并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或特殊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引导各地区开展高效的竞争与合作。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人口和资源的集中将促进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产业集群化的经济优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值和最新的生产性就业机会可能会主要出现在城镇和城镇周边地区。自改革开放大部分的非农业就业机会,主要由中小城市创造,城镇周围是新增就业机会最多的领域。
    要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统筹规划城市发展。城镇发展建设应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相适应。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应明确城镇功能结构,城镇空间尺度的结构布局,并协调区域性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独立的小城镇要加强其区域内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功能,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准确把握城镇发展的功能定位,是城镇的发展建立依赖于繁荣农村经济,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形成市,镇,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互动之间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周边城镇,积极延伸城市产业链,成为产品营销和信息和交流的载体,加快经济繁荣。
    作者简介:井雯(1984-),女,山东聊城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金融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更新.现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论纲[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3).
    [2]王占霞.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J].理论导刊,2012,(1).
    [3]刘焕申.论胡锦涛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的丰富与发展[J].桂海论丛,2010,(5).
    [4]王玉珍.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事件探索与理论政策[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3).
    [5]于今.中国区域发展三十年的回顾和展望[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4).
    [6]张建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探讨[J].金融经济,2008,(4).

Tags:关于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