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不必过虑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冲击(曾刚;9月3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0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美国“金融脱媒”深远影响商业银行经营
    从美国的实践看,利率市场化以及与之伴生的“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在负债业务、资产业务、收入结构以及发展模式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
    从负债业务的变化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为吸引存款资金流入,银行不得不大幅提高负债利率,融资成本由此大幅上升。为应付日益加大的“金融脱媒”压力,美国银行业积极进行负债业务创新,寻求存款以外的资金来源。在此过程中,银行业存款增速明显下降。上世纪70年代上半期,存款增速一直维持在10%以上,此后持续下降,最低降至1992年的0.4%。同时,存款占负债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从1976年接近90%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的75%左右,到今天已下降到50%左右。主动负债工具已成为美国商业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
    从资产业务的变化看,首先,受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影响,以及融资成本上升的约束,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贷款增长在利率市场化期间明显下降。贷款增速从1977年接近16%,下降到1992年的-2.72%。贷款和总资产在上世纪80年代都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其次,为弥补因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差收窄,美国商业银行积极调整资产结构,加大高风险资产占比以维持既有的收益水平。具体变现在:1)显著加大了贷款投放力度,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以及贷存比都有显著上升;2)银行风险偏好增加,大量信贷投向房地产、拉美国家以及当时盛行的杠杆收购等风险较高的领域。房地产行业贷款的占比不断提升,从上世纪80年代初25%左右的水平提高至1990年的40%以上。
    从利差与收入结构变化看,首先,在利率市场化之初,商业银行净利差明显下降,但随后通过积极的业务结构调整,其净利差水平开始逐步回升。从1970年开始,在利率市场化最初的6年中,商业银行净利差水平明显下降,从4.2%左右下降到3.2%;之后,在整个利率市场化阶段稳步回升,并在上世纪90年代初达到最高。若以整个利率市场化区间来看,商业银行的净利差表现并不算差,整体甚至高于利率市场化启动前的水平。
    其次,业务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提高。尽管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手段将净利差恢复到较高的水平,但面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银行的规模扩张受到较大的限制。传统的通过扩大存贷款规模来获取收入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为此,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来谋求发展,混业经营由此成为主流趋势。
    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推动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直接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协会危机。在之后的时间里,美国银行业兼并重组数量激增,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1980年,美国银行业总数超过14000家,到1990年下降到12000家左右,到2011年则进一步下降到7000多家,在三十多年的时间中,平均每年减少的银行数量在200家左右。
    中国隐性“利率市场化”挑战银行原有经营模式
    尽管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仍未完成,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已经给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管理依然存在,但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或明或暗地突破了这些限制,推动着隐性“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模式形成了相当的挑战。
    第一,从负债业务的变化看,2003年以来,面对流动性不断增加的局面,通货膨胀压力逐步上升,储户不再满足于偏低的名义存款利率。为加大对储户的吸引力,一些商业银行开始推出理财产品作为储蓄存款的替代,并获得了迅速发展。这样一种隐性的“利率市场化”创新,给商业银行的存款及负债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从可获得数据看,从2003年起,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开始持续下降,从2003年的20%以上,一路降低到2008年初的5%左右,之后受金融危机波及,增速在短期内有大幅反弹,但在2009年之后再次下滑。总体上,受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速显著放缓。
    在存款增长放缓同时,各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猛增。根据统计数据,2004-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由最初的十几款迅速增至24148款,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8%。理财产品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突破存款利率上限限制,开展客户竞争和业务转型的重要手段。
    第二,从资产业务的变化看,主要体现在资产结构和贷款结构的变化。一方面,银行间市场直接金融工具市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的发展,使许多大型企业客户转向市场融资,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形成了一定挑战,推动了商业银行对贷款结构的调整,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和居民部门的贷款力度;另一方面,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的实施也直接提高了贷款的成本,促使商业银行发展低风险业务。
    从部门结构来看,商业银行对居民部门的贷款显著增加,对零售贷款业务的竞争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从相关数据来看,对居民部门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从2004年的15%逐步上升到目前的25%左右。
    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看,信贷资产占比有明显下降的趋势。银行体系存贷差不断扩大,同时,银行业整体的存贷比不断下降。银行体系信贷资产占比的下降,对应着社会其他融资方式的快速发展。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在过去的10年中,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90%以上,大幅下降到了2011年的60%左右。银行的信贷业务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脱媒”压力。
    第三,从利差与收入结构变化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给银行的利差及收入结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尽管管制利差保持稳定,但银行的实际净利差水平却有较大的波动,在2007年之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10年后,得益于宏观紧缩政策,才又有了稳步的回升。
    在利差收窄的趋势下,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拓展中间业务和非银行业务,以增加新的利润来源,监管当局也逐步放松这方面的限制。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除积极拓展各项新兴业务的同时,也开始积极搭建多元化经营平台,积极涉足各种非银行金融领域,中间业务收入以及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截至2011年末,大型银行该比重已提高到20%左右,中型银行也提高到10%左右,但大量小型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占比仍在5%以下,商业银行间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仍非常明显。
    第四,从行业趋势与市场结构看,与美国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银行危机不同,截至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表现尚属良好。
    规模扩张保持了较快的速度,2005年底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37.47万亿元,到2011年底增长到113.28万亿元,6年时间翻了3倍多,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盈利水平不断提升,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ROE)来看,从2005年到2010年间,银行ROE维持在15%-17.5%之间,2011年则快速上升到20.4%。从总资产收益率(ROA)来看,银行总资产收益率在2005-2010年间基本维持在0.9-1.0%的水平,2011年上升为1.3%。利润总额更是占了全球银行业的三分之一强。
    “金融脱媒”成为银行拓展多元业务机会
    总体说来,中美两国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利率竞争驱动的“金融脱媒”给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利差收窄也迫使银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来源。为此,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加大了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通过综合化经营等方式,来寻求跨行业发展等。当然,除了相似的地方外,两国的客观环境也有不小的差异,这或许会导致很不同的结果。
    首先,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和动力看。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的倒逼。金融市场的竞争催生了众多的创新工具,使原本用来保护商业银行的利差管制成了包袱,不得已只能逐步取消,以恢复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当然,这一时期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思潮也在理论层面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支撑。
    与美国不同的是,在中国的金融改革起始阶段,并不存在所谓的金融市场,而在之后的发展中,金融市场也没有对商业银行整体形成严重的威胁。就这点而言,利率市场化的倒逼压力在中国并不明显。而且,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自由化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已受到广泛质疑,以其来指导中国未来的改革实践,或许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其次,从利率市场化的环境看,中美两国也有所不同。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开启之时,其金融市场已经非常发达,也正因为此,在利率管制放松的过程中,由金融市场创新引发的“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甚至诱发了严重的银行危机。反观中国,在金融改革开始之时,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占据绝对的主导。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随后的发展中,银行间市场的壮大使商业银行轻易地跨越了混业经营的障碍,并获得了足够大的空间来应对来自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竞争。
    在银行间市场的支撑下,在美国令商业银行闻之色变的“金融脱媒”,在中国反倒成了银行拓展多元化业务收入的一个机会。表面上的存、贷款流失,更多的只是银行的负债和资产结构调整,客户、业务以及相应的收入,都没有真正脱离银行体系。就这点来看,即使在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银行业所遭受到的压力可能会明显小于美国。
    结合以上对中美两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对商业银行影响的比较,我们有以下几个初步的观点:
    第一,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其原因在于,从中美对比来看,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大致相当于美国利率市场化启动的时期,考虑到美国在拥有发达金融市场的情况下,还用了16年的时间才完成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工作。此外,有鉴于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潜在成本要高于美国,为此,还需要在风险分担、危机处置等方面有充分准备,相关制度建设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第二,竞争的威胁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内部,而不是其他机构或市场的挑战。美国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大多来自外部,金融市场创新所导致的“金融脱媒”大幅压缩了银行业的生存空间。在中国,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由于各种原因,金融市场并未给商业银行造成太大的威胁。而且,随着银行间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甚至也成为了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在这种背景下,表面上的“金融脱媒”并不是来自外部的冲击,更多的是源自银行内部竞争而进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调整。
    从这点看,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最大的竞争威胁并不来自外部,而是银行之间的竞争。实现了综合化经营的大型银行,会利用其平台方面的优势,对业务单一的小银行形成较大的挤压。如何应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是监管和政策部门需要及时研究的问题。
    第三,利率市场化会推动银行业转型。尽管所受到的冲击与美国会有所不同,但在银行业务结构调整上,两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向还是相同的,即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客户结构、优化收入结构以及提高管理效率等。当然,不同类型的银行还是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制定有差异化的发展目标,如大银行向综合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小银行向专业化、社区化发展,等等。
    第四,在监管方面,应探讨更系统的政策措施,为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一是在利率市场化以及竞争加剧可能对银行利润产生冲击的情况下,合理对待银行的业务创新,为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提供较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针对大型银行机构,更为系统地探讨综合化经营的路径以及相应的监管体系建设;最后,也是我们最想强调的一点,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特别是对那些地方中小银行),进行分类指导、差异化监管,引导不同类型的银行确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更为正确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Tags:不必过虑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冲击曾刚;9月3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