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中保集团:香港保险市场2005年回顾及2006年展望(4月28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香港保监处数据显示,以保费收入计算,2004年香港保险市场是全球第25大市场,其中产险市场列第39位,寿险市场列第20位,整体业务所占份额为0.47%,其中寿险占0.70%,产险占0.16%,香港的保险深度9.6%在全球排第11位,保险密度14,991港元在全球排第19位。
    香港保险市场经过150多年的发展,云集着多种背景的公司,逐步形成了发育较为完善、多成分、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险市场体系。截至2005年底,香港有获授权的保险公司175家,其中产险公司110家,寿险公司46家,综合保险公司19家。获授权保险经纪468家,获登记的保险代理人27,519人。香港保险市场参与者,既有跨国保险集团的分公司和附属机构,也有中资保险机构,当地银行所属保险公司,健康险公司,信用险公司,按揭担保公司,承保代理和家族保险公司。跨国保险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中资保险公司、本地保险公司、综合保险公司和专业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6.8%、13.3%、12.9%、10.1%、8.3%和6.6%。香港的保险公司有半数在海外注册成立,注册地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以美国、百慕大、英国相对较多。
    一、2005年市场经营情况
    2005年香港保险业与全球保险业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当寿险获得增长动力时,产险却显示出下降趋势。
    (一)寿险市场发展稳定,增长可观。据香港保监处数据,2005年长期有效业务整体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16.9%,达1169.83亿港元。2005年个人寿险及年金(非投资连结)业务和投资连结业务保费收入分别增加17.3%和20.6%。退休计划业务供款增加11.1%。保险赔付上升8%。新单业务保费收入(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同比增长18.9%,达458.79亿港元。其中,个人寿险及年金(非投资连结)业务的新单保费增长23.2%,达242.9亿港元;投资连结业务的新单保费增长14.8%,达212.51亿港元。2005年第2-4季度,向内地访客发出保单保费18.2亿港元,占期间整体个人业务总新单保费(366.5亿港元)的5%。
    (二)产险市场竞争激烈,经营艰难。香港共有产险公司110家,其中比较活跃的96家,除了当地银行保险公司外,市场以国外保险公司占主导地位。有些产险公司规模很小,几乎没有经营活动,或只是跨国集团在香港保留的一个产险营业执照。与寿险市场相比较,产险市场集中度较低,保费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保险公司只有4家。市场最大的产险公司的占有率只有6%,而最大5家公司的占有率也只有25.1%。
    香港保监处数据显示,2005年,产险整体业务毛保费及净保费比2004年分别增长1.7%至238.88亿港元、增长2.7%至170.33亿港元。而利润却由19.57亿港元下降至18.47亿港元,其中财产险业务承保利润达6.82亿港元;其次为货运及金钱损失业务,承保利润分别为4.12亿港元及3.58亿港元,意外及健康险业务、汽车业务的利润分别降至1.30亿港元、2.82亿港元,一般法律责任业务的承保利润亏损增至1.63亿港元。
    2005年,直接保险业务毛保费收入比2004年下降1.5%,达178.83亿港元,而净保费略增加0.6%至125.57亿港元。承保利润下跌至9.03亿港元。两类主要法定保险业务——汽车险和雇员补偿业务的承保业绩均下降,汽车险业务由于索赔增加,盈利由2.76亿港元降至2.13亿港元;雇员补偿业务由于费率普遍调低及索赔增加,亏损由2.64亿港元扩大至5.20亿港元。
    2005年,分入再保险业务毛保费及净保费分别比2004年增长12.9%及9.2%,由于满期保费净额增加及准备金回拨,承保利润由上年7.60亿港元增加至9.44亿港元。
    由于香港实行普通法体系,赔款期长,人身伤害赔偿额大,汽车三者险和雇员赔偿险很难盈利。
    (三)再保险中心地位逐渐转弱。目前,香港共有19家专业再保险公司,再保险市场集中程度高,2005年84.6%的再保险业务由最大的5家再保险公司承保。大部分香港国际分入业务来自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地区,还有一些来自韩国和日本,香港三家最大的再保险公司均已获得国内分公司牌照,香港作为区域再保险中心的重要性逐渐转弱。
    (四)保险中介范畴扩大。为鼓励市民购买旅游保险,香港保监处与旅游事务署建议增设旅游保险代理人资格,鼓励旅行社和职员经过训练并考试合格后,登记成为旅游保险代理人,获准为顾客安排有关的旅游保险,但不得从事任何其他保险业务。该制度既方便市民通过旅行社合法购买旅游保险,又确保旅行社受到有效监管,防止旅行社偏离核心业务,变相成为全职保险代理,售卖其它种类的保险产品。该建议不会降低代理人素质,可以确保有旅游保险代理人资格的旅行社职员,有充足的旅游保险专业知识向客人推介合适的旅游保险品种。
    (五)银保一体化,银行保险改变市场格局。香港拥有亚洲最密集的银行分支机构,政府对银行保险没有监管限制,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客户群的趋同性明显,银行保险成为香港保险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多家银行集团相继建立了自己的附属保险公司,着力拓展银行保险业务,不断蚕食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达到13.3%。
    (六)保险监管不断加强。一方面香港保监处与中国保监会紧密联系、联手打击“地下保单”,加强了对保险公司的定期实地审查;另一方面香港保监处就跨行业的事宜与本地金融服务监管机构保持紧密合作,证监会与保监处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强彼此在监管与保险有关的投资产品方面的监管合作。
    二、2006年香港保险市场展望
    (一)CEPA关于保险业的安排。香港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取得中国精算师资格后,无须获得预先批准,可在内地执业;对香港保险公司经过整合或战略合并组成的集团,可以按照市场准入的申请条件(集团总资产50亿美元以上,其中任何一家香港保险公司的经营历史30年以上以及任何一家香港保险公司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批准其进入内地保险市场;允许香港居民在获得内地保险从业资格后,在内地执业;将香港保险公司参股内地保险公司的最高股比限制提高到24.5%。
    (二)CEPA为香港保险从业人员在内地执业打开了方便之门。CEPA签署后,促进了两地在保险中介业务、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交流;放宽港澳保险中介人士到内地从业的资格后,将使中小港资保险中介公司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内地保险中介市场专业人才不足的局面。
    (三)中港保险监管合作为内地保险业监管提供经验借鉴。2004年11月26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保险业监理处保险监管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两地保险业合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内地与香港保险合作的深化,必将促进两地保险市场的稳定繁荣,推动经济共同发展。
    (四)人才资源服务内地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香港保险业在营销、市场推广、法律顾问、精算、资讯科技及培训服务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内地保险市场需要在许多领域输入香港的专才。内地在保险监管上更为透明、开放,加上配合外汇管制的放松,将更有利于香港保险从业人员进入内地市场。香港保险专才在内地执业者,多数在保险公司总部担任关键职位,可以将比较成熟、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融入到管理活动中,有助于提升内地保险企业的内在素质。此外,香港保险业公司也可以为内地保险业提供培训、咨询支持服务。
    (五)作为国际保险公司进入内地市场的强大基地日益巩固。目前,由于内地保险业发展仍未十分成熟,国际保险公司多选择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为内地的保险业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援。香港保险经营机构和内地的保险业之间可采用入股、联营、提供管理人才等形式,实施强强联合,拓宽新业务和盈利增长渠道,以获取更快、更好的发展机会。
    (六)巨灾支持保护体系有待发展。香港虽不是巨灾频发区,但近年来,世界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业界认为,可以借助与科研单位、大学等机构合作,对天灾、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等进行精确的分析研究,评估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承保要求,厘定合理的费率水平,确保收取足够的保费应付巨灾索赔。在南亚海啸发生后,香港保险业联会作了大量的工作,设立求助热线,主动发布信息,增强了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
    (七)保险业与银行业的整合及分化。全球保险业在过去三十年里历经了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整合,目前多家国际金融巨头却剥离其保险业务,大而全的金融超市模式似乎逐渐淡出。银行业和保险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各自走向专业化,保险公司将专注于保险产品的设计,风险评估及侦测骗保以及理赔效率的改进。保险公司和银行结盟,必须设计适合银行销售的产品,而不能寄希望于银行销售所有保险产品。在香港,专业保险公司的真正威胁来自知名银行旗下的保险公司正在演变为有竞争力的专业保险公司,而不是银行全面参与保险业务。此外,保险业虽然有很强的代理销售网络,但代理人的素质较低,还不能满足委托理财开拓的需求。因此,为了用足保险业的销售渠道,应在销售领域引入高级人才,改变薪酬办法,将简单的保险代理转变为客户的“理财策划师”。
    (八)保险业要做出自己的品牌和形象。鉴于保险产品的独特性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商业保险发展的理念,即使在香港,消费者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三种金融产品的接受程度也是递减的,保险公司处于竞争的天然劣势。要想获得公众认可,扩大保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渗透率,保险业需要做的工作比银行、证券业要艰巨得多。树立保险公司的专业和诚信形象至关重要。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诚信建设应作为全行业的共同责任,诚信是全行业的共同资源,企业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之后,会逐渐步入新的阶段??品牌和声誉竞争阶段。这一点已成为香港保险业界的共识。
    (九)创新产品和渠道,以适应市场需求。加强产品创新,进一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保险需求,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拓展销售渠道既能扩充业务规模,又能有效控制过分依靠个人代理渠道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有利于公司的诚信建设。此外,借助银行等渠道开展业务,可以借助银行信用,实现资源共享。
    (十)协助社会管理,保险任重道远。目前在处理个人安全、人口老化、医疗及医护费用逐步上升、风险管理(如大厦维修及道路安全)等问题时,社会越来越多地求助于保险业。使用私营市场协助社会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能提供更符合成本收益的办法,而且能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许多机会,关键是要处理好保费稳定及公众沟通两个问题。
    香港政府于2005年公布了《探讨日后医疗服务模式讨论文件》,保险业界原则上支持文件中建议的医疗服务模式,有关建议是将现行的治疗模式,转变为“管理照护”模式,引入家庭医生的概念及加强推广预防护理,认为将公营私营医疗服务融合的方案,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更有效和理性地使用香港的医疗系统。未来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令社会各界就医疗融资模式达成共识,保险业应该为医疗改革尽一分力,并与所有相关团体合作建立更能持续发展的系统,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做出自身的贡献。
    

Tags:中保集团,香港保险市场2005年回顾及2006年展望4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