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波 林志刚:美国挑衅倒逼中国产业自强
美国要对从中国进口的数百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企对美投资并购。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直言,美国的行动就是直指“中国制造2025”,希望借此阻扰中国的产业升级。但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曲折的,好与坏经常相互转化。美国这次出手,目的是阻碍中国发展,结果却很可能促进中国的发展。
首先,将可能倒逼中国加快产业升级和完善。19世纪的英国工业遥遥领先。当时的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观察到一个反复出现的现象:当英国与工业上相对落后的法国、德国开展和平贸易时,英国工业品大量涌入这两个国家,法德两国的工业体系随之弱化崩坏;而当英国封锁法国、德国时,法德两国的工业反有较快发展。
基于类似经验,这次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很可能适得其反。美国发展水平高于中国,与中国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合作较多,这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固化中国的产业跟随地位。美国以贸易为手段给中国的相关产业发展下绊子,短期内会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升级造成阻滞,但却可能倒逼中国加快产业自强,更大程度提高中国企业对美国的竞争力。
其次,促使中国早日摆脱不利分工体系。国际间存在两种分工,一种是同等技术水平的分工,另一种是高端与低端的分工。长远看,后一种分工对处于国际价值链低端的产业国不利。比如说阿根廷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分工,就是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分工,无论阿根廷如何努力,在经济上始终处于边缘与从属地位,总体上越来越落后。除了阿根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也多属于出口原材料和低端制成品,进口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如不积极推进创新研发与产业升级,就容易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低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加入WTO后,虽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较大收益,但与西方国家的分工主要还是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间的分工。研发创新环节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高端部分,主要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美国在这方面尤其具有领先优势。苹果手机就是这种分工的缩影:美国提供技术,中国负责加工。
当前中国不少企业存在并扩展着这样一种分工:在美国设立研发部门,而在国内生产;或在国内与美国各成立研发部门,尖端前沿的研发放在美国,国内从事跟随及落地研究。一些地方政府还很鼓励这种分工,认为这是“追赶”的捷径。这种体系就是典型的高低端分工,虽然短期看有利于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长远看不利于自立自强。
路径依赖拥有强大惯性,如果没有外部冲击,这种分工体系往往难以打破。现在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衅,打破这种长远看不利于中国的分工体系,长远看或有利于中国研发创新体系的完善发展。
第三,美国“封锁”中国也是封锁自己。一直以来,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的技术投资防范甚严,而与美日技术水平接近的欧洲则持相对开放态度。欧盟与中国在贸易上大体平衡,德国对中国还有较大顺差,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不利于欧盟发展,跟随美国制裁中国的可能性很小,中国依然能获得必要的外部资源。
美国当前有两大产业优势,一是农业,二是高新科技产品。特朗普政府反复强调中国对美存在3750亿美元贸易顺差,但如果美国对中国开放高新科技产品出口,美国的贸易逆差可减少35%。美国限制与中国进行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放弃这样大的利益,也是对自己发展的极大阻碍。而且,假如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中国必将缩减美国农产品进口,对美国会造成更大打击。
因此,无论美国如何行动,都不可能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特朗普政府的挑衅虚大于实,更像一种恫吓及战术试探,中国不必紧张,静观其变、见招拆招即可。
(作者是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
Tags:彭波 林志刚,美国挑衅倒逼中国产业自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