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王茹:稳预期的核心是稳信心

http://www.newdu.com 2018/8/30 中国经济时报 王茹 参加讨论

    实现预期稳定才能使经济行为更具长期性和持续性,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信心基础。
    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反映了中央对经济走势准确判断和对潜在风险的深刻分析,也指明了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心。其中,“稳预期”是其他五个“稳”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补充。
    为什么要“稳预期”
    第一,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稳定的预期。稳定的预期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也是对冲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发展质量取代发展速度成为未来发展的第一要务,经济效益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导向,创新驱动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稳定的预期,市场必然更重视发展速度以实现最快变现,更注重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期综合效益,更注重降低成本而缺乏投资原始创新的意愿,高质量发展自然无从谈起。预期本质上是对未来的判断,实现预期稳定才能使经济行为更具长期性和持续性,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信心基础。
    第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稳定的预期。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成为十九大报告的标题内容,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一系列关键指标组成,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如何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的内生动力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因素,而预期的稳定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心理基础。受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比较敏感的阶段。内忧外患之下,首先是内部要稳,核心是预期要稳。稳预期的核心就是稳信心,稳定的预期可以转化为良性的经济行为,信心不足则会影响市场投资、大众消费、对外贸易,进而传导到收入、就业、物价等领域,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甚至引发衰退。因此,敏感时期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激发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稳定的预期。科学引导预期、有效管理预期是党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改革需要预期,开放需要预期,投资需要预期,消费需要预期,企业家需要预期,老百姓更需要预期,国家宏观调控本质上就是一种预期管理,实现社会预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体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是预期形成的基础,反过来,预期也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体的经济和社会行为,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稳定和引导预期就要增强战略谋划的预见性、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宏观政策的系统性、体制机制的有效性,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稳预期”应稳什么
    一要稳政策预期。任何一项政策的变化,都会引起经济社会的连锁反应,稳定政策才能稳定预期。越是情况复杂越要有战略定力,防止政策频繁起落和摇摆,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提法由稳健中性转为稳健,一方面说明政策趋向边际宽松,因为稳健相对中性更为宽松和灵活,另一方面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说明货币政策不能一松了之,而是要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且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虽然外部环境加剧了市场波动,但要让社会预期国内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弹性来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定政策预期还要加大政策解释的力度,让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了解政策背景、政策目的、政策内容、政策对象,因为如果不作政策解释,可能使部分市场主体产生“放水”预期、“房价上涨”预期等,容易引发误解、影响政策效果。
    二要稳市场预期。经济活动本身是一种预期的反映,市场行为往往取决于市场主体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稳市场预期必须要稳经济形势。总体来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2018年至2020年GDP年均增长率至少要稳定在6.5%以上。具体来看,除了“六稳”中的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之外,稳市场预期还要特别注重稳股市、稳汇市、稳房市。中美贸易摩擦如果烈度不断加大,则会造成投资者资产受损,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缩水,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本基础。尤其对股权质押比例较高的企业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企业面临大股东质押平仓风险,不仅对企业发展带来沉重打击,而且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加大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此外,如果人民币与美元走势分化加剧,贸易项下和资本项下以投机为目的的资金外流都将加剧,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稳定性,因此,必须扭转人民币汇率市场单边贬值预期,加大双向浮动幅度。房地产政策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变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大落”固然不利,“大起”也要坚决遏制,要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只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稳住了,国内外投资才能稳住,人民消费信心才能稳住,外贸、金融、就业等领域的稳定才有基础。
    三要稳社会预期。民生稳则社会稳,社会稳则预期稳,稳住社会预期与稳定经济预期一体同源、相辅相成。收入、就业、教育、医疗、环保、养老等社会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消费、投资、金融、贸易等经济领域,也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虽略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但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说明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在精准扶贫、节能环保、社会保障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但社会发展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今后要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大政策力度和投入力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困难的问题,增强人民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尤其在就业方面,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可能在下半年开始逐步显现,据不同机构初步估算至少将影响数百万就业岗位,因此要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防止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靠什么来“稳预期”
    第一,“稳预期”要靠深化改革。美国主动挑起贸易摩擦是其“逆全球化”战略的表现之一,与新一轮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调整紧密相关,中国越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越要“练好内功”,通过真正有效的改革举措,实现国民经济由大变强、做大内部回旋空间、拓展未来发展潜力。从方法来看,深化改革要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精准发力补短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使改革更好地对接群众需求、凝聚社会共识。从重点来看,深化改革要加快打通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继续加强“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成本,稳定企业家信心,尤其在减税降费方面要让企业家看到明显的利好。从措施来看,深化改革要继续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摆脱体制惯性,使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以更大力度抓落实、求实效。通过改革理顺体制、优化制度、推动创新,实现以改革促发展。
    第二,“稳预期”要靠扩大开放。随着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和实践的萌发,对开放必要性、开放力度、开放范围、开放方式等讨论喧嚣尘上。但目前的贸易摩擦不能用“冷战”思维和手段来审视,也不必用过激行为来回应对方的过激行为,应充分表明中国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公平开放竞争、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心,以包容共赢的姿态赢得对手和盟友的尊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尽最大可能维系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重点要保护在华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尤其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扩大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加快落实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精心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推进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

Tags:王茹,稳预期的核心是稳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