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要与时俱进
在中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的持续努力下,三季度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经济恢复向好。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8%,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1.1个百分点。中国工业生产不但三季度比二季度有明显回升,而且三季度7、8、9三个月也在逐级回升。9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当中,3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工业保持这样一个平稳回升的状况,为三季度整个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上半年,乌克兰危机让本已高企的全球通货膨胀愈加严重,全球经济衰退压力不断加大,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则更让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加,实体企业经营成本也面临挑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措施,同时多次强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中央为何如此重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第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时代需求。没有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第二,从国家安全角度看也必须要发展好实体经济。中央强调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都是和实体经济紧密相关的。实体经济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基石。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实体经济强大了,粮食才能安全,能源才能安全,产业链供应链才能安全,国家才能安全。
第三,实体经济的发展不能没有金融业的支持。金融是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金融不能离开实体经济,而且金融在为实体经济服务当中,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当中,自身也能够得到发展。而事实也证明是可以双赢的。中信银行曾透露,近两年该银行贷款利率等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但资产质量仍稳定在较好水平,不良率仅有不到1%。
从实践上看,无论是世界经济发展,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体经济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支持。特别是中国现在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更需要金融的支持。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因为只有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了,企业才有更多的原动力去更好地发展。
为了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央行多次降准和定向降准,有针对性地解决实体企业的经营困难。比如,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4月,央行和银保监会还专门制定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业措施,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这方面企业也在持续努力。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后,中信银行就制定《中信银行落实稳住经济大盘的29项工作举措》,助力市场主体恢复正常经营和生活。
如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如今,普惠金融已成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的重要抓手,这些年围绕推动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央和金融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十年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更是增长了超过430%。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43.21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48%;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50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速24.9%。
在新的形势下,下一步该如何进一步改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我认为,第一,要与时俱进,通过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降低普惠金融的成本和风险。不能把普惠金融简单理解成是慈善,应该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这方面,企业也有不少好的经验,比如中信银行建立了容量超过3500T的“一湖一库一平台”基础数据体系,为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普惠金融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应考虑如何通过创新,增加更多的业务,创造更多的操作模式。如中信银行针对企业特点和重点领域上线的经销e贷、订单e贷、科创e贷等等,都非常有针对性,大大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效率,也是非常好的经验。
作者姚景源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Tags:姚景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要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