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会计与审计 >> 正文

浅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年第2期 孙珊 参加讨论

    摘 要:当前审计所面临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审计难度也越来越高,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因而,审计风险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摸清审计风险,增强审计意识,最大限度地规避与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当今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审计质量和信誉的关键,对审计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审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模式,审计独立性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存在于客观事物中的一种不确定性状态可能导致损失的发生。将风险引入审计这一研究领域,便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涵义。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没有公允地反映其财务收支状况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收支状况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没有公允地反映,并据以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结论,给利用审计结果者带来损失,而追究审计人员责任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从制定审计计划到提出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乃至审计复议的全过程。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审计执业环境欠佳。审计活动所处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不理想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客观原因。《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一方面确立了独立审计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也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但是,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和发挥毕竟只有20多年,同国外300多年发展历史相比既缺乏成熟的理论、更缺乏实践经验,加之法律、法规不健全,惩戒配套制度不到位、规范力度不够,致使审计独立性差,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差、抗风险能力差。
    2.行政干预的制约也会加大审计风险。独立性审计工作的灵魂。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挂靠政府部门“官办官营”,政府过多地干预审计工作、误导审计结论,使审计结论失真、失实,进一步加剧了审计风险。
    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使审计面临风险。近年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会计信息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依然不如人意,会计基础工作弱化使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综合判断的审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二)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拓宽
    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使国内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同时也使审计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审计的范畴不断扩展,审计服务领域从财务报表的验证和管理咨询扩展到质量的审计、风险评估等,审计范围的扩展也给审计职业界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压力。
    (三)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
    现代审计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基础之上的抽样审计,所奉行的是成本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而这两点本身就是允许一定审计风险存在为前提的。在抽样审计中,审计人员往往为了用有限的成本达到较高预期的效益,放弃相当一部分的样本资料,这就更加大了作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审计结果存在的误差就不足为奇了。
    (四)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审计活动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相关的政策理论水平。如果审计人员达不到这样的素质,就很难对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作出科学的判断,审计风险也就在所难免了。我国的审计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审计队伍比较年轻,在我国目前的注册会计师中,通过我国专业任职资格考试的不到一半,很多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理论、基建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与现代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五)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
    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是高层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定能力。审计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达到上述要求,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质量。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执业环境是注册会计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只有有了良好的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才能在执业时坚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而使审计质量得以保证。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使单位负责人成为承担会计责任的主体,再加上其他相关规定,加大了遏制会计造假的力度,从而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创造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条件。
    (二)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完善审计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审计也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课题,必须健全有效的审计准则和法律制度,制定和完善审计法律规范,使审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不仅颁布了《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等审计法规,还数次修改审计法规,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强化审计质量控制,约束审计行为,规范审计操作。同时,审计风险准则的出台,将降低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强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心,有利于严格审计程序,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有利于明确审计责任,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高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我们应根据行业面临风险的特点以及国际审计准则的新进展,对我国的审计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在借鉴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基础上,以审计风险准则为重点,完善审计准则。
    建立和完善审计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减少舞弊、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审计机关必须建立和健全自己的审计业务质量内控制度。不健全和不到位,不能对审计质量起保证作用。
    (三)大力推行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事前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为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应对客户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审计计划,使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主要包括客户和客户管理者两个方面。客户方面主要有经营环境因素分析,组织结构因素分析,管理者方面主要有管理者品行、能力分析和管理者变更情况分析等。其次,事中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指选择减轻风险的技术和方法,建立减轻风险的程序以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审计风险的控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为以下几方面,如:接受客户的风险控制,选派审计人员的风险控制,审计计划的风险控制,审计证据的风险控制,编制审计报告的风险控制,审计质量检查等。最后,事后对审计风险进行总结。即对上述所做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四)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的独立性
    充分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质量。为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每个审计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而要真正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审计方法上,可以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各种测试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基础,也是避免审计风险的根本前提。如果审计的各项工作从一开始就无法保证其独立性,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最后的审计结论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审计风险。
    (五)严格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
    分清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界定各级审计人员的责任,明确管理的层次和幅度。规范对审计风险事项的管理和处置,形成正确的审计导向,保证和监督到位,减少主观风险。建立审计风险的外部监督体系,防止不良的审计环境对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侵害,降低审计客观风险。
    (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审计实践来看,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防范审计风险,不仅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因而,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一是培养风险责任感。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提高审计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二是认真学习相关法规,加强职业道德和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福荣,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北方经贸,2001(8)。
    [2]李春伟,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会计之友,2008(10)。
    [3]左洪波,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商业文化,2011(05)。

Tags:浅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