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财务审计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农村审计工作是基层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基层农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措施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向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出现了审计手段不强、程序不规范、审计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如何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客观上要求对农村财务加强审计监督
加强农村财务监督审计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农村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勤政廉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目前,农村财务监督审计工作形势呈现出总体好转的态势。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农村人员素质及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仍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新的审计问题进一步凸显。
一是农村审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就目前农村审计情况来看,农村审计还缺一支过硬的农村审计执法队伍。农村审计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培训经费没有保障,培训工作滞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农村审计专业技术知识等掌握得不够,难以开展审计工作。从农村审计人员的结构上看,大多是长期从事农村财务会计的人员,他们从事农村审计全是靠传统的手工查账,多数人员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审计,审计业务和技能水平严重落后。不少农经站没有配备专职的农村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仅限于业务指导,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农村审计工作。乡(镇)一级由于农经业务工作量大且大多被乡镇安排另外工作,造成了农村审计人员缺少、专业素质不高的局面,使农村审计往往不够深入,其职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农村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审计人员素质问题成了制约农村审计工作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是农村审计环境不理想。审计工作是一种监督方式,从根本上看是一种监督制约方式,而这种方式势必会对某些地区或群体的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农村审计环境不理想。首先,乡镇没有建立关于运用审计结果的方式、要求、责任和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没有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建立起审计联动机制,致使审计结果的运用大打折扣,对审计提出的整改建议和要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其次,对责任人追究缺乏法律依据,导致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责任人用党纪政纪处理较难,在向司法机关移交的行政案件中,往往以违法违纪问题界定不清或达不到立案标准而不立案,问题久拖不决,难以采取实质性措施对其处罚并促其整改,从而造成审计工作的无奈,难以有效遏制个别人的违纪违法行为。
三是调查取证难。在审计过程中,由于村级组织档案管理的不健全,导致一些与审计相关资料的丢失,特别是在审计中涉及到年份较远的历史旧账,从而无法对问题进行取证;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审计缺乏必要的权威和群众素质的不高,在走访群众中有的避而不见,有的以年数太久、记不清而推诿,有的当事人特别是一些村干部由于涉及到个人利害拒绝提供相关资料,从而为农村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是农村审计立法滞后。农村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国家目前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农业部1992年颁发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中的个别条款,已不适应农村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地方出台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又不能作为法律依据,这样造成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工作中存在极大的不便。
五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需完善。尽管各级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相应的出台一些财务管理制度,起到了控源头,抓过程,促发展的作用,形成了管理和服务并重的财务管理新格局,实现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统一;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新政策的出台与其相应的管理制度迫切地需要修订、完善和重新制定。诸如:村级债权债务管理办法、村级资产资源管理办法,村级预算决算管理制度等需要重新制定以适应新形势,以便于工作有章可循,行之有效。
六是部分乡(镇)领导对农村审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部分乡(镇)领导错误地认为,农村审计工作可能会将农村基层干群矛盾激化,影响农村稳定,对审计工作不予支持;有些乡(镇)以培养村干部难为借口影响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力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行为影响了农村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造成了农民对农村审计部门的不信任感。
二、村级财务审计中的对策和建议
1、营造良好的农村审计执法氛围
要使农村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并被广大群众所知所接受所欢迎,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农村审计环境。一是各乡(镇)各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对农村审计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和宣传。二是在农村审计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路线,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敢于“碰硬”,对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要做到发现一件,查处一件,公开一件,从而不断树立农村审计的权威。三是要抓好农村审计队伍的执法建设,在执法过程中要真正做到文明执法,要严厉打击一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有损农村审计队伍形象的行为。四是要建立农村审计机构和司法机关的工作联动机制。农村审计部门要主动与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沟通,对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及时移送相关部门,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成立完整的基层专职审计机构
乡镇党委、政府应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设立基层专职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接受县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乡镇党委、政府要经常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交给专职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调查和研究。要做好专职审计人员的坚强后盾,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没有后顾之忧,解决专职审计机构所需要的经费。财务审计专职人员不仅应该具备较全面的财会知识,熟悉相关制度和法规,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协调、交往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因此应对专职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3、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把依法治村纳入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加大基层审计宣传力度。健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强化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村级财务应上墙公布以便接受群众监督;各村群众民主选举组成财务清理组织,作为村常设的群众监督机构,组织有权参与制定本村全年的财务预算并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有权把村里的集体财产登记造册并负责保管资产登记册,有权于月末听取会计人员关于财务收支的汇报,把有关账页的复印件在专用的财务公开栏上公开张贴。
4、财务审计工作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操作方式
基层专职审计机构每年应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自行立项或接受委托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审计项目确定了审计具体事项之后就可以组成审计组进行审计。村级财务审计中还要乡镇有关部门如经管站、财政所、司法等部门相互配合。村级财务审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送达审计、就地审计或者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如有必要还要进行审计调查。在具体审计过程,应采取既要沉下去又不能陷进去的灵活方式,对于矛盾小、问题少的村可以集中送达到乡镇所在地进行审计;对于矛盾大、问题多、群众呼声急的村,可以进行就地审计,也可以先送到乡镇进行审计后再到村里进行调查核实。这样更利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5、严格监督审计的后期处理
一个好的审计工作并不是只包含审计的分析部分,分析出问题是好的,但是最终问题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也是极为重要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处理阶段比前期工作难度更大,因为在审计阶段,群众都在屏息观望,一旦审计结束群众就想知道该如何处理。因此要实行“三个公开”,即审计结果公开、干部退赔贪占资财公开、最后处理结果公开。对一般违纪违规问题和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定性要准。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责令限期上缴其非法收入,限期退还非法所得,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如拒绝服从,可建议法院强制执行;对于侵占贪污、弄虚作假、失职渎职、官僚主义等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基层专职审计机构应请司法所协助查实,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6、健全法律体系,加快农村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明确农村审计法律地位
农村市场经济要想走向成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因此,应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的定性问题,切实树立起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方面的权威性,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部门必要的职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农村审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政府应当对其有足够的重视,选拔一些有素质、有能力的审计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农村审计,让审计工作的意义真正发挥出来。当然,村干部也要很好地配合审计工作,同时做好农村的会计工作,使我国的审计体系健康地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战树毅:开拓创新,全面做好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J].农村经营管理,2005(3).
[2]车德彬: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
[3]孟祥霞、李成艾: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审计机制现状分析及发展取向[J].会计之友,2008(4).
[4]钟硕红:当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探索与建议[J].吉林农业,2009(4).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新野县五星镇人民政府)
Tags:新形势下农村财务审计的问题与建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