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福建省城乡差距状况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中国国情国力》2013年第9期 方敏 参加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城乡差距也随之出现。本文客观剖析全省城乡差距的现状,着力从路径依赖、技术改进、制度完善等方面分析造成当前城乡差距状况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福建省城乡差距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福建省经济总量从1979年的74.1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9701.78亿元,年均增长率在12%以上。但是在取得重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福建省城乡差距也在日益扩大。据统计,福建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1985年的0.24上升到2010年的0.35,这表明近年来福建省的城乡差距非但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还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1.福建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状况
    来自福建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67元,城乡收入比为2.81:1。对比福建省30年来的城乡收入数据(见表1)可以发现,1995年以前,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二者比值始终维持在2:1以下;但是从1995年开始,城乡收入差距开始不断放大,尤其是2000年以后,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开始大幅度攀升,一度接近3∶1的高水平。

    收入的差距必然会引起财富的占有差距,财富又能不断翻滚成新的更大的财富,进而会造成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富的差距又必然会形成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差距。福建省城乡除了存在收入差距,农村的教育普及程度、医疗保障水平、卫生条件、住房条件,乃至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都整体落后于城市。
    2.福建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来源状况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有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大项。从表2可以看到,在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占绝对比重,都在70%以上,然后是转移性收入,大概在20%以上。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加上推行市场化经济以来各种投资渠道的开放,有效地保障了城镇居民收入的稳步快速增长。相比而言,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仍然非常有限。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通过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获得的。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分,可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鉴于农村居民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笔者这里主要截取了农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来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还原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一产业,即传统的农林牧渔业收入占据绝对比重,达到60%-70%,然后依次是第三产业收入和第二产业收入。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已经充分展开的大背景下,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农业收入所得。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和利润的局限性,造成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总体规模扩大必然是缓慢和滞后的。这就客观上加剧了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

    福建省城乡差距的原因分析 
    1.非均衡发展的路径依赖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通过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从区域、产业和人群上都使得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农村通过金融储蓄系统转移而来的。近几年,尽管政府在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了投入,但由于传统非均衡发展在地方政府思维中已经产生路径依赖的惯性,所以很多资金、技术和人员仍然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使得城乡间物质基础的差距仍然存在。而城乡物质基础的差距又继续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据统计,在福建省按城乡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绝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在城镇地区,而农村地区得到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近30年来从来没有超过30%。更让人吃惊的是,2000年以来的最近10年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急速攀升,甚至达到90%以上。换句话说,近年来福建省对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跌落到不足10%的境地。这种情况在福建省新增固定资产分配中同样可以体现出来,说明非均衡发展的路径依赖作用仍然在福建省发挥作用。这既导致农村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又加重了农民负担,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差距的拉大。
    2.农业生产科技的落后
    农业发展依赖于自然,受到自然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从经济学的角度区分,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市场需求的弹性较低。同时,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缩小了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另外,从农产品的自身特点来看,具有难保存、难存放和难运输等特点,这些都会导致以农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收入很难提高,甚至于要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风险。同时,农产品在运输、存储和加工环节不能实现有效增值,大部分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村加工工业偏少,农产品附加值难以有效转换为农业利润,严重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
    由于非农产业就业收入普遍高于农业就业收入,大批有文化和有技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影响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3.政策和制度不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失业、疾病、机会不均、资源分布不均因素带来的贫富不均问题的有效经济杠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但是,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障能力差、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及保障法制不健全等不足。目前,福建省各个地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文化和就业方面所享受的政策和待遇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差异尚未明显改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上的欠缺造成的障碍都是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的原因。
    破解福建省城乡差距的对策建议 
    1.改变“重工轻农”、“重城轻村”的思想
    要从国家长治久安的站位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一定是以农业的发展为基础,城市建设亦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国家兴衰和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需要从观念上深刻认识到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只有农业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效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2.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这是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福建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台风、热带风暴、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农村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实现稳产增收的能力不足。为此,要从增加公共性支出角度出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从而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3.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因而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基础工程。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把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4.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要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就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应当由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地方政府的扶持,重点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使从流通中退出的、相对过剩的农产品,加工增值后又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扩大市场需求,增大市场容量,增加农民收入。开发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使农民增加收入。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争取在初次分配领域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支农政策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福建省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起全面、适度、公平和有效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健全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贫困者的社会救济制度。特别是要解决好保障性住房问题,尤其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财政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支农资金安全到位。
    6.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缩小贫富差距,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充分发挥教育作为社会公平孵化器的作用,不让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输在“起跑线”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加大财政投入,补齐农村教育在“软件”、“硬件”两方面的“短板”,始终保持教育财政性投入占GDP的4%以上、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教育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等。
    总之,我们要全方位地通过政策的多管齐下,缩小城乡差距,努力让共同富裕的阳光普照城乡的每个角落,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步,构建和谐稳定幸福的社会大家庭。

Tags:福建省城乡差距状况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