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涛
摘 要:河北省旅游业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时代即将到来之际,要积极做好准备,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尽快促成并融入“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之中。只有如此河北省的旅游业才会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旅游经济才能与旅游潜力相匹配。
关键词:旅游,旅游经济,京津冀,旅游,一体化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优势互补、客源共享、市场开放、合作共赢”为口号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已经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旅游界的共同趋向和愿望。旅游专家和经济学家认为,继长三角、珠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和旅游业大展活力之后,“京津冀都市圈”的加速崛起,将会成为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和旅游业新的隆起带。因此,河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取长补短跨越发展。
1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形成的必然性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就是指京津冀三地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产品促销和旅游消费服务等旅游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的、深化的、系统的协调合作机制,以此达到促进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和区域旅游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形成的必然性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的。
1.1 区域发展需要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之所以成为京津冀旅游业谋求发展的不二之选,是因为京津冀的旅游合作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虽然,京津冀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33%,三地都是年接待入境旅游者30万人以上、外国旅游者20万人以上和旅游外汇收入在1亿美元以上的省市。但相互之间因发展差距大合作脱节,致使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规模效益不高。“京津冀都市圈”的政治、经济、区位、交通优势未能在旅游业中完全体现。“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和形成,不仅对该区域旅游业总体规划、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圈建设的优化升级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京津冀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又一动力。
1.2 产业特征需要
旅游业是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庞大的产业早已被公认。它对经济的推动力,对社会就业的带动性,以及对文化和环境发展的保护作用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的繁荣,旅游业的繁荣取决于“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发展。
1.3 龙头作用需要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河北是华北的最大省。潜在的资源条件和客观的经济发展态势,当前的发展困境和旅游业的特性,决定了“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形成的必然。也只有如此才能使,素有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称的京津冀地区,在中国崛起为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起到应有的龙头作用。
2 河北省旅游业与京津冀旅游合作的发展现状
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的旅游资源综合排名河北省为第六位,但是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河北省的排名仅属于中等水平的第14位,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全国经济总量第6的地位极不相称。这种发展现状,一来说明河北省旅游业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由潜在的资源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跨越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来也说明京津冀没能形成区域的、深化的、系统的协调合作机制,进而影响了京津冀旅游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河北省是京津冀三极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发展最落后的一极,影响其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交叉纵横。河北只有和谐处理各种不利因素,进一步提高与京津的旅游合作能力,才能从中抓住发展契机。
3 河北省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3.1 旅游规模虽大,性质单一缺乏创新
河北现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0处,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居全国第三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全国十大风景名胜2处;全国
3.2 产品结构老化,旅游资源分布不均
河北省旅游产品中一般性的观光产品比重大,娱乐休闲消费性的项目太少,直接导致了游客的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重游机率小。季节上温热产品多,淡旺季现象明显。地域分布明显的“北热南凉”,冀东地区旅游业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高于河北全省平均水平。唐秦承三市不论在旅游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上都占全省的绝大多数,这些都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个产业的纵横发展。
3.3 财政投资偏少,基础设施薄弱落后
随着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加强,2008年河北省旅游业收入占GDP总量的4.5%,但投资量不到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一。投资偏少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产业要素不完善,在交通和景区建设等方面尤为突出。虽然近几年河北省的交通建设力度加大,但是仍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景区与周边的主要客源地之间的交通一直是让业界头痛的问题。每逢节假日各个景区的拥堵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景区功能设施落后接待能力不足,与游客的消费需求不协调。
3.4 管理体制不足,市场缺失竞争恶化
行政效率低下程序冗杂,管理与市场发展严重脱节,条块管理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体制上的漏洞使河北旅游业难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促销、统一开发”,进而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利用和市场的拓展。另一方面,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恶性竞争频发,不利于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旅游成本增加,竞争环境恶化,形成不利的内外发展环境,致使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3.5 科技贡献率低,优秀人才资源匮乏
河北省旅游业科技的投入与产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落后于国内先进地区。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的不足难以形成强大的旅游向心力,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人才流失和培养环节不利则是造成科技贡献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几年加大了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但由于积累少底子薄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4 河北省应采取的措施和战略
河北旅游业的困难和障碍不只会影响河北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更会波及京津冀整体经济实力的壮大。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和谐号”就难以通行。为了避免负面因素给本省旅游业带来影响,更快的促使“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形成,河北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4.1 抓住机遇,共同发展
抓住河北旅游与京津旅游合作最紧迫最有利的时期。2008年经济危机给河北旅游业带来了阴影,但也是河北旅游业的一个查漏补缺,充实调整的机会。经过两年来的改善升级、规划统筹、科学管理,可以说河北省已经具备了融入“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多边合作的条件,应不失时机的利用这个机遇促进共同发展。
4.2 强化促销,拓展市场
河北应尽快转变传统的各自为战的促销方式,形成三地联合促销。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同时还要加强与主要客源地的沟通,参与国内外各种展览宣传活动,举办一批高质量的特色项目和旅游节庆活动,以全方位、市场化、立体化的促销模式拓展新客源地。在保证国内游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
4.3 规范从业,人才第一
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因此规范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考核制度尤为重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坚决不容许没有从业能力、从业道德和从业素质的人员上岗。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支持河北省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拥有良好道德情操的综合型知识人才,同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急需人才前来河北就业。
4.4 打造精品,谋划重点
整合河北省旅游资源,集中支持国内外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旅游企业迅速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历史、地缘、民俗、文化等典型地方特色和特别发展潜力的中小型旅游企业。联合打造京津冀旅游精品,以知名景点的辐射作用带动河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4.5 以人为本,完善基础
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旅游市场,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为目的,保证旅游者最大利益,实现人性化的完美服务。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准备工作。
4.6 放眼未来,准确定位
河北省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并不低于周边省份,但旅游经济的贡献率却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追根溯源是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定位。2010年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旅游经济再次发展的热潮已经初现端倪,“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形成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合作平台和广阔市场前景。新时期为了实现河北省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全省上下应以“京津冀都市圈”的形成为契机,推进旅游业的规范化、信息化、诚信化,加快实现无信息障碍、无交通障碍、无市场障碍、无服务障碍、无投资障碍的“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格局。
5 结论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是河北省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机遇。转型时期,河北省旅游业要发展就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而应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坚持科学发展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子。乘“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东风”,做到趋利避害形成超常规的跨越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业由量变向质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附属产业向龙头产业的历史性转变,在国内外舞台上尽情展示燕赵的旅游风采。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9[Z].2010.
[2]河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3]谷冠鹏,王玉成,邢慧斌等.河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分析,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N].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第11期
责任编辑: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