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我国会议产业的创新与提升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中国旅游报》 2012年04月06日 高舜礼 参加讨论

“十二五”,我国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机遇,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从商务会展奖励旅游与旅游业的紧密关联性来判断,我国会议产业也将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根据“十一五”会议旅游发展现状和“十二五”规划纲要预期的发展目标,我们可大致预测2015年会议旅游的一些指标。2011年,我国入境外国游客中,属于会议商务目的的633万人次,占外国游客总数的23.3%;与2001年的297万人次相比,增加了336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7.9%。依照这一增幅推测,2015年我国将接待外国商务会议游客850万人次。如参考会议商务游客占外国游客总数23.3%的比重,大致可推测2015年全国入境旅游的会议商务游客约3500万人次。
    “十二五”旅游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发展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并对具体工作做了部署。从目前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看,我国会议产业的创新与提升,今后可能将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进一步市场化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长,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秩序还在不断建立和完善,非市场化的因素还较多。“十二五”旅游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奖励旅游公司的市场化发展,支持旅游企业开展奖励旅游服务,倡导奖励旅游意识,加强客户联系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大力发展奖励旅游”。推进会议产业的提升,一是公平竞争,不厚此薄彼。会议业务的承办应倡导市场招标,减少与所属或关联企业私相授受。二是统一市场,消除现实壁垒。要破除各种形式的壁垒性障碍,包括区域的、行业的、单位的。应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对参与会议经营者实行国民待遇,不设定排斥性的要求。三是政策保障,减少政策脱节。国发[2009]41号文件,“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目前,全国24个省市区通过地方人大立法、政府规章做出相应决定,占到全国省份的75%,但政策配套不够明显,如“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的范围不明确,使旅行社或会务公司不好参与;有些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不接受旅行社发票作为报销凭证,“旅游费”发票报销不了,“会务费”发票须按票面额缴纳营业税;旅行社承接境外公务活动的消费凭证也难得认可。
    二、进一步去“行政化”
    毋庸讳言,行政化因素对会议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有关因素的影响。一是更新观念。近些年,国家日益重视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如国发[2009]41号文件要求,“以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国发[2009]44号文件,要求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培育国际会展品牌。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对入境参展商品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和通关便利”。因此,把一切会议商务活动视为“文山会海”或可滋生公款消费的心态,应与时俱进地予以更新。二是区分性质。国家允许旅行社等专业公司涉足会议服务,目前最大障碍是如何明确而具体地划分“公务差旅”与“公费旅游”。由于旅行社出具不了财务部门报销所要的凭证,一些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国有企业为了避嫌或避免在禁止公费旅游上犯错误,就不敢让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这客观上使会议经济受到不应有的伤害。因此,有关政府部门既要严控公款支付的关乎党风政风的会议论坛,也应对纯粹市场化、专业化的有关会议作更加明晰的规定。三是转变会风。政府部门应为会风转变树立典范,从讲舒适向讲简朴转变,从重形式向重实效转变,从亲自办会向转包服务转变,既节省压缩会务开支,又引领节俭务实高效的会议风气。
    三、进一步规模化
    任何经济业态要发展为一个产业,必须有相当的产业规模。我国电影业近年来票房收入一路看好,在萧瑟的国际电影界独立寒秋、一支独秀,但有学者不承认它是一个产业,主要原因是产出规模较小。2010年,我国电影产业收入153.6亿元,而同期我国旅游业收入是1.57万亿元。因此,会议产业现阶段仍应强调做大规模。首先是鼓励发展,做大总量。不是仅重点抓好某些大型展会或国际会议,而是要抓出总体市场规模。海南省自设立博鳌亚洲论坛以来,会展业发展迅猛,2011年全省重大会展活动80多个,展馆使用面积160多万平方米,成交额500多亿元,参观人数超100万人次,多项指标已是2002年的10多倍。这就是做大规模的一个实例。其次是做到经营适度集中化。包括旅行社在内的专业会议公司的经营额应达到一定比重,这应成为衡量会议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旅行社现接待过夜国内游客约为5%,入境游客约为15%,高星级宾馆接待国际会议约占入住总量的43.9%,专业会议公司的接会比例也应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再次是会议承办的专业化主体要多元化。据有关机构统计,全国现有各类会议的组织机构49万家,为全国旅行社总量的21倍。数量虽不算少,但总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等到需要找寻专业会议公司时,又很难选择到有专业优势或专业对口的。
    四、进一步专业化
    按照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会议产业的创新与提升关键是要强调专业化。“十二五”旅游规划纲要对商务会展奖励旅游的要求,也重点强调了专业化发展,如“鼓励发展以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整合会展资源,打造若干个全国性和一批区域性知名会展品牌,形成更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当前,主要应从几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加强会议产业的协会组织建设。目前设立会展专门主管机构的仅限于少数城市,多数省市会议经济处于行业交叉或空白地带,加之会议公司也很分散,各行业、各类型、各形式的都有,应该有一个行业性的自律组织加以统筹协调。二是加强会议公司的专业化。会议产业的大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专业化会议公司的成长与支撑。目前,会议承办机构的准入门槛很低,只需工商登记备案、无需特殊的审批准入,客观上造成了会议公司“散乱低差”。这一点有些类似业界比喻旅游企业状况的“小散弱差”,迫切需要在专业化分工上下功夫。三是专门的会议产业人才。现在有的城市专聘了会议大使,有的城市已有一批可承办大型会议、国际会议的人才,但总体上缺乏专业化的会议人才队伍,需要大专院校开设有关专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水平。四是专业化的会议举办。包括会议接待场所的专业化,会议组织承办的专业化,培育一批知名的会议品牌。此外,应借这两年国家严控庆典、研讨会、论坛的大形势,加快推动有市场需求的各类会议向专业化转型,就是从重点解决专业化问题着眼,选好题目、请好嘉宾、办好会议,最终取得专业化会议的良好效果。
    五、进一步产业化
    会议经济能否成为真正的产业,不仅要看发展规模,还要看它是否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会议经济的产业化水平还较低,今后还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空间:一是应有专项的产业发展规划。只要不是自然经济,任何产业都应有所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发展原则、指导思想、发展重点、政策导向等。二是建立相对科学的统计体系。可参考国际性的经验,借鉴旅游卫星帐户的做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议产业统计体系。三是应有会议服务的标准。现在会议种类很多,国内的、国际的,专业的、综合的,单一的、复合的,不同会议应有不同的举办要求,既便于甲乙双方认可,也利于业界参考评判。四是要有扶持发展的产业政策或专项措施。目前,有关政策较为零散,或仅是方向性的要求,不便于“落地”实施,对于长期影响会议产业发展的症结性问题,也需要认真研究和突破。五是要有协调发展、有机配套的产业链条。目前,会议产业的相关要素都有,但有机联系不够强,发展缺乏照应性和协调性,应进一步提升配置资源的针对性,形成紧密利益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开发衍生性的会议旅游产品,最终目标是要扩大会议产业发展的综合拉动效益。
    会议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通过业界的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在“十二五”一定会赢得更好的发展。

Tags:我国会议产业的创新与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