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8 《旅游科学》2012年第04期 孙剑冰 参加讨论

2.2 古典园林作为街区空间资源的价值定位
    

    苏州古城区内河道纵横,保持着河街并行的传统空间结构关系。传统街区的道路空间是街区居民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街道一般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具有缓和斜率或者曲率的斜线、折线或曲线(阮仪三,等,2005),这使街道的视线距离较与其平行的河道相对要短。只有近景、少有远景是街道景观的一个特点。街道空间由此而产生了较强的空间封闭性和识别性,成为街区居民共同拥有的半私有空间。有时在道路的交叉处局部拓宽,形成可逗留的开放空间。路边的水井台、古树下、码头附近是居民主要的社会交往场所。这样的街道空间,除了具备交通功能外,还是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古城区的居住街区至今仍保持着这种传统街区的空间结构,街区内的开放空间以这种附属于街道的空间为主,而成片的公共绿地空间则较少。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强街道的交通功能,古城区的很多道路被拓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街区的街道作为居民户外活动场所的功能逐渐降低。从保护街区历史空间角度而言,在这些街区创造新的开放空间比较困难。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创造更多的开放空间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是古城区面临的问题之一。
    如前所述,苏州古典园林在街区空间构成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园林在街区中占有一定的规模空间。园内除了各种园林建筑外,还拥有水池、假山、花草这些丰富的自然要素,对缺少成片空地的传统街区来说,这样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地空间显然是宝贵的空间资源。
    2.3 居民对园林的直接与间接利用
    刘敦桢等人早在建国初期的研究中就曾指出,苏州古典园林是人民游憩的重要场所(刘敦桢,2005)。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园林逐步对外开放。然而作为著名的文化遗产,因其卓越的历史、艺术特性,一些大中型苏州古典园林主要还是为旅游者所利用。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园林里设有茶社、书场等,越来越多的居民到园林内特别是中小园林内饮茶、聊天、赏景,放松身心。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实地考察发现,社区居民利用园林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区居民的自发行为,居民利用住宅附近的古典园林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晨练、乘凉等;另一种是通过一些中介组织,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等,将园林用作开展社区活动的场所。
    历史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林山泰久,1998)。在古典园林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应促进园林在街区范围内的间接或直接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使用价值。具体来说,一方面将小规模的园林培育为社区居民活动的场所,促进居民对园林空间的直接利用;另一方面居民通过感受园林周围的历史、文化氛围,实现对园林空间的间接利用。特别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等的大规模园林可以通过改善古典园林周围的环境来扩大居民对园林的间接利用。总之,由于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的融合,园林空间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标本”,更是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古城区传统街区居民的现实的“文化生活”状态。
    作为私家园林的苏州古典园林是生活的文化空间。明清时期,苏州私家园林往往结合空间和自然环境的特点,通过开展各种静态或动态的娱乐活动,积极地将园林空间整合至日常生活之中(孙剑冰,2009)。作为日常生活的场所,苏州古典园林曾经具有社交、修养和娱乐功能,将自然引入生活空间,也成为苏州古典园林所体现的精神。在生活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现代社会,虽已无法恢复园林往日的生活情景,但通过居民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形式融合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这是继承园林功能及精神的有效途径,也为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 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苏州古城区社区旅游模式的构建
    苏州古城区的传统居住街区是以步行者的行为和感知为中心而形成的城市空间,无论是街道的宽度还是建筑物的高度,都保持着人性化的尺度。城市社区旅游,是以在街区内漫步、享受整个街区环境为特征的,这和一般的以游览个别旅游景点为重点的周游型旅游不同,古城区的传统街区成为社区旅游的舞台,在这一舞台上,街区居民和外来旅游者成为构成社区旅游的两个主体(见图3)。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苏州古城区社区旅游模式是建立在对苏州古典园林价值的重新定位基础上的,这一发展模式具有下列特征(见图3):
    

图3 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模式

3.1 旅游者和居民利益统一在街区生活环境改善之上
    

    传统的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观光旅游,往往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凌乱的经营点和旅游服务设施,造成社区环境的拥挤混乱,例如,拙政园停车场的拥挤混乱,进出网师园交通要道阔家头巷内大量的工艺品店店外设摊档妨碍交通等。这种模式的旅游发展,往往重视强调园林单体的文化价值,忽视与周边景观的协调,破坏了街区景观的连续性。苏州古典园林大多数都是附属于住宅建筑的宅园,如前所述,在景观上是和街区景观相协调的。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改建后规模较大的园门、园门口凌乱的土特产商店等,都破坏了街区景观的连续性。这种旅游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当地居民生活原貌为代价的。
    当古典园林作为街区空间资源进一步被社区居民直接或者间接利用时,这些园林则具有了社区公共设施的功能。社区居民通过直接利用这一设施,得以在人口高密度的城市中享受到自然,生活的品质得到提高。这种反映了现代居民生活状态的园林空间也成为社区旅游的吸引物。另外,街区居民可以通过享受园林周围具有艺术、历史氛围的环境这一途径间接地利用园林。这既改善了街区生活环境,也使园林所在街区更具魅力,促使旅游者的行为从以游览景点为重点的周游型旅游发展为以街区漫步为主要活动的社区旅游。因此,超越“文化标本”的价值定位,在新的价值定位的基础上发展社区旅游,应该被视为当地生活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结果而不是目标。这种模式下的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统一在了生活环境的改善上。
    3.2 以古典园林为平台形成旅游者和居民间的交流
    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中,体验古典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是旅游者访问园林的主要目的。将园林和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一样作为视觉观赏的对象来欣赏,或将园林作为涉及文学、哲学、美学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艺术来抽象地理解,是对待园林的两种最基本的态度。基于两种态度,旅游者对园林的利用或关注园林的设计意图、空间构成、景物等物质构成特点,或关注园林的文化、思想和审美心理等,旅游者关注的重点是园林本身,游客和社区居民之间不存在联系的纽带。
    然而,曾经附属于住宅的私家园林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它既是可用于观赏或游览的空间,也是开展各种和生活相关的静态或动态的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和这些功能相对应、并传承至今的园林的空间样式,超越了时代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了享受自然、开展相应活动的场所,具有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特质。在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的模式中,居民充分利用园林空间的这种特质,在园内开展各项户外活动,形成一个和谐的城市生活场景。园林不再仅仅是静态的艺术品,同时也成为了居民的生活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进入园林游览或在园林所在街区漫步,和居民共享同一空间,时常是与社区居民擦肩而过,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交流。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是客主交流发生的根本原因(马耀峰,等,2005)。在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的模式下,古典园林成为居民和旅游者交流的平台,旅游者在欣赏和感受古典园林艺术的同时,也得以体验一种有别于自己母语环境的生活文化,这样的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了游客和居民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3.3 园林资源保护的旅游者和居民的双方参与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门票价格的调整,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资金主要靠园林管理局下属单位的门票收入统筹解决,古典园林的维持经费在财政上主要依赖旅游业的发展,这样往往给一些园林带来了超负荷的旅游利用压力。
    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居民对地区的功能依赖是形成居民对地区情感依恋的重要因素,这种情感依恋有也助于居民对保护资源产生积极态度(唐文跃,等,2008)。一直以来,由于园林的利用者主要是外来的游客,园林在居民生活的社区不具有实用功能。如果居民对园林使用率提高,这种功能上的依赖有助于居民重新感受到自己所居住的古城街区的独特魅力,促进居民的地方依恋和对于保护园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受益者负担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原则,由受益者自己承担起环境资源维护的责任,参与资源的保护。参与的形式,可以是资金的援助,也可以是劳动力的提供等多种形式。在以往的研究中,居民对园林的日常利用表现出了一定的支付意愿,这种支付意识也被理解为居民有可能成为园林保护的支持者之一的依据(孙剑冰,2009)。
    在以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中,居民成为园林这一空间资源的受益人,有了参与到园林保护中去的积极意愿,从而有可能建立起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共同构造的旅游资源支撑体系。
    4 结论
    苏州古城区现存的古典园林不仅是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文化和风格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古城区传统街区重要的空间资源。当这一空间资源被居民直接或间接利用时,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就得到了融合。园林空间不仅是过去文化的标本,更反映了古典园林集中的苏州古城区传统街区内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生活状态,即居民的“文化生活”。在这一价值定位的基础上,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核心特征:旅游者和居民利益统一在街区生活环境的改善之上;以古典园林为平台形成旅游者和居民间交流;园林资源保护有旅游者和居民双方参与。
    作者简介:孙剑冰(1975-),女,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
    参考文献:
    [1]林山泰久.非市場財の存在価値[J].土木計画学研究·講演集,1998(2):35-48.
    [2]孫剣水.年中行事からみる清時代における生活の場としての中国私家庭園の情景に関する研究[J].ランドスケ一プ研究,2009(5):936-941.
    [3]王郁,三村浩史,東樋口護.水郷都市·蘇州における旧市街地の歴史的空間形態の变容分析[C].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1998,505:119-124.
    [4]鲍家声.传统居住街区改造更新设计探[A]∥清华大学城市与建筑研究所编.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34-144.
    [5]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
    [6]刘旺,王汝辉.文化权理论在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旅游科学,2008(2):63-42.
    [7]马耀峰,郑晓燕,张佑印.旅华外国游客客主交流行为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03-107.
    [8]阮仪三,刘浩.姑苏新续: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8.
    [9]孙剑冰.苏州古典园林作为街区开放空间的价值评估——应用CVM价值评估法[J].城市发展研究,2009(8):64-68.
    [10]唐文跃,张捷,罗浩,等.古村落民居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J].旅游学刊,2008(10):87-92.
    [11]雍振华.古典园林保护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2(3):57-62.
    [12]余向洋.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J].人文地理,2006(5):41-45.
    [13]魏敏,颜亚玉.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6):35-39.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Tags: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