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21世纪海上丝路以心相通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红梅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要将中国的东海岸与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以及地中海边缘等地的港口连接起来,通过交通运输设施、通信网络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促进金融服务与贸易的便利化,更要促进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搭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人文桥梁。
    历史上,以中国瓷器、丝绸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播四海,岭南先民很早就已开始与南太平洋诸岛屿交往,妈祖信仰等中国民间文化随着中国移民传到东南亚地区,东盟国家的语言文字也借用了许多汉语汉字,表现出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同时,穿越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丝路还留有南传佛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传入中国的踪迹。无论是东南亚、印度次大陆,还是南太平洋,与中国之间山水相连的独特地理关系形成的海上丝路是文化与历史联系的象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要将中国的东海岸与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以及地中海边缘等地的港口连接起来,通过交通运输设施、通信网络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促进金融服务与贸易的便利化,更要促进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搭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人文桥梁。
    文化交流促进不同国家相互理解
    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港口支点实现互联互通,涉及的开发项目包括铁路、港口、电力开发以及水利工程等,并且围绕共同发展的理念将沿线国家连接在一起,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这样的跨国工程,如果缺乏文化方面的深入交流,就会很容易引起误会甚至曲解,比如有人就怀疑“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中国为了转移国内过剩的落后产能。这显然没有正确理解中国新的理念和思路,仍然按照惯性思维考虑新事物,用“零和博弈”的观念把一个互利互惠的工程单一化为经济利益的“掠夺”。近些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东南亚等地不断加强彼此的合作和友谊,取得了很好成效,但有一些合作项目由于缺乏文化方面的充分交流,没有获得当地老百姓足够的理解与支持,结果导致双方利益受损。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与历史上西方式的武力掠夺划清界线,做好解释工作,加强文化沟通,承认经济利益、价值观、文化理念、生活方式、宗教等观念的不同与差异,通过文化交流打开心灵之窗,通过合作沟通彼此民心。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与东南亚、印度之间在政治与外交上的信任还不是很充分,相互之间的风俗与文化差异也很大。一旦在某些方面产生摩擦,就有可能由于文化缓冲的淡薄而在民众中产生“围城”心态,放大政治、外交上的误解。如果有良好的文化交流基础,即便有些磕碰,也能够妥善协商,促使东南亚、南亚乃至整个亚太秩序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曾这样评价海上丝绸之路先驱郑和:他本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但从未试图去霸占别国,而是与这些国家发展友好的外交关系。由此看来,我们古人能够做到通过文化交流赢得信任,今天的中国更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赢得相互之间的和平与共赢。
    文化交流是构筑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西方有些人以恶意揣测中国,把“一带一路”倡议说成是为了应对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揣测中国援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项目是经济掠夺,甚至有意挑拨中俄之间外交与经济越来越密切的合作,把它说成是一种不对称的、脆弱的“便利轴心”,只是由于暂时的彼此需要而结成的脆弱的“伙伴关系”。这些说法的用意不用多说,但却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如果不能通过文化交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推进政治信任与外交合作,那么,单一的经济合作也必定不能长远和顺畅。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有相对良好的政治互信,而海上丝路则存在一些不同的情况,邻国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使得国家之间的安全合作难以推进,支点港口建设也屡遭搁置。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充分,导致政治、外交的信任赤字。如果说硬基础设施是钢铁、混凝土,是港口交通、能源管道、边境海关设施,这些当然不可缺少,但现在更为关键的是打好软基础。通过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多边合作论坛等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进而推动制定规范性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协定,构建贸易与投资合作、人员与技术流动的社会基础,这样的丝路建设才会更加顺畅,而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沿线各国彼此之间存在的历史、文化、宗教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一个必须承认的基本事实,通过文化交流最能促进人民之间的合作,将有助于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保证海上丝绸之路的顺利推进。
    无论是经济、外贸、政治与安全,还是文化,它们都是当前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相互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不是单一的港口连线,而是新型国际关系与国际文化网络的建构,是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几个世纪前,郑和七下西洋,与各地人民善意交流,把西太平洋与印度洋变成一个和平的文化交流的海洋,为中国留下了一笔无形且宝贵的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海上丝路历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有数千万的海外华人华侨,其中大部分在东南亚一带生息繁育,他们将在海上丝路建设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将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开展各种体育赛事、博览会,主办各种政府和非政府外交论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活动等,增进彼此的了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有所增强,形成互赢的利益共同体。在投资贸易中还可以深化生态文明理念,合力应对气候变化与各地的民生与持续发展问题,形成责任共同体,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最终建成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命运共同体。
    文化交流让21世纪海上丝路以心相通
    反思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国际大事,更能让我们明白文化交流对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持久意义,欧洲移民、中东反恐、英国脱欧等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缺乏足够的理解与信任。特别是美国,试图简单地用军事强势与外交手段在中东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其结果并不如意,反而把中东搞得一团糟,导致恐怖与危机向世界各地扩散。究其根源,就是冷战结束之后,特别是美国小布什政府以来奉行的单边主义,不断以政治与军事的强势向文化层面僭越,用所谓“美国国家利益至上”的政治法则挤压宗教与民族问题所需要的文化交流空间,试图用简单的胜负逻辑消除或者边缘化非西方文化,从而导致种种问题不断爆发。
    这些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鉴,海上丝绸之路对沿线国家秉持开放态度,也对所有愿意参与建设的国家秉持开放态度。在“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之中较难的是民心相通,这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与相互理解。为此,我们正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全方位地采取务实措施,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比如,争取在2020年实现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的“双十万”计划就具有长远的意义;在东盟设立的40多个孔子学院肩负着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责任;智库机构相互之间的交流,彼此互设文化交流中心,不仅可以起到对于政府之间的二轨道外交作用,还可以带动民间交流;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文艺活动相互加深了解,建立包括影视文化在内的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2015年底在三亚成立的“海上丝绸之路空间大数据联盟”就不仅是一种技术合作,更可以此为平台,促进情感的交流、文化的交融。
    建设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在文化、政治和安全方面对沿线国家采取真诚友好的态度,通过文化交流释放善意,用善意来阐述中国将如何使用正在增长的国力与影响力,从而为沿线公共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

Tags:21世纪海上丝路以心相通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