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经济走廊建设近期应以点带线,以物流大通道建设为重点,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联互通,以物流带动要素的有效流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有序转移,推动价值链的升级。兼顾长远,以线带面,加大临路、临港、临空经济建设,带动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韩自贸区以及各级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基地)、综合保税区(仓库)、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转型升级,进而以面带体,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整体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内外并举,构建全方位开放型经济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应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更加注重对内开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更加注重“引进来”。充分开拓“省内”“(东北)域内”“国内”“境外”四个市场,利用“省内”“域内”“国内”“境外”四种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向世界、国内、域内开放。在不断扩大货物贸易的同时,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不断扩大出口的同时,不断扩大进口;在不断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的同时,更加重视引技、引智、引产业。
实施东引西拓、南进北出策略。更加注重向东从韩、日等发达经济体引技、引智、引资,支持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技术团队和适用人才,承接产业转移;向西拓展蒙俄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向南发展,特别是向东部发达地区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在北上广深建立研发中心,在各地建厂设点(销售服务中心),支持创业者、企业家来辽创业、兴业;向北拓展,充分发挥我省在东北地区的地理、经济优势,与东北各地开展广泛合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注重“借船”“搭船”“拼船”出海,借力而为,借势而行。比如,去年7月初至今,海城经济开发区组织建设“丝绸之路·西柳驿站”,先后在山西、江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布点,在中原地区完成布点15个,签署战略合作市场30余家,增加西柳市场下线代理商户5500余户,新增交易额50亿元。
服务搭台,构建开放型政策体系和支撑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调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投入“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发挥政府引导、调控、服务作用,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快、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统筹整合各种资源,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完善顶层设计,将“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家其他战略,特别是振兴东北战略及我省发展战略、规划有机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为此,一是加强政策跟踪和研讨,制定、出台、完善适合本地实际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强央地政策对接,使中央政策本地化、具体化,尽快落地,把政策用好、用足,并能有所创新。三是加强政策间的衔接,提高政策措施的系统性、一致性、协调性、平衡性。四是大胆进行政策创新。五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之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搭建各类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健全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简化境外投资手续和开展商务活动审批手续。二是建立健全经贸交流服务平台。借助达沃斯(大连)论坛或创立具有我省特点的专门论坛。三是建立健全国际技术创新平台。四是建立健全国际产能合作平台。五是建立健全人文交流平台,深化旅游、文化、教育、医疗合作。六是建立健全信息服务平台。组建智库,专门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作者:辽宁省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