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做客人民网
主持人:刚才赵晖总经济师从好几个方面给我们阐述了,其实特色小镇建设是星星之火,特色小镇的建设一方面是小镇,另外一方面是寻求特色,才能把这项工作能有效地推进。
我知道,国务院在推进特色小镇这项工作方面,也委托了三个部委去做。首当其冲的是我们住建部,还有国家发改委,还有财政部。您是城乡和住房建设部总经济师,您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住建部在推进特色小镇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又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成果?
赵晖:特色小镇的启动的过程还是要明确一下。这件事情是由住建部、发改委牵头研究,不是分别交给几个部门。我们共同形成了一个意见上报中央,之后,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去年联合颁布了第一个正式的培育全国特色小镇的通知。至今,相对来讲,它也是最权威、最主流的渠道。后来,有一些部委也在相继开展相关工作。主要机制是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同推进的,提出了五年培育1000个全国特色小镇的目标。
住建部首先是做了非常详尽的调查,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总结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问题,给出对策,这是一个顶层设计。这项工作之后,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培育特色小镇,五年培育1000个,接下来是引导全国培育特色小镇。我们去年公布了第一批127个特色小镇,现在马上认定第二批的,第二批计划是300个左右。这个引领工作起的作用非常大,现在各地很重视,积极性很高。作为顶层设计,对于如何培育特色小镇我们给出了五大方针。培育特色产业是第一位的。第二就是在规划建设上要保持特色。第三是文化传承上要凸显特色。第四是小城镇管理一般比较薄弱的,现在也没有形成太多成熟体制,我们强调小镇的管理机制要有特色、要有突破、要有创新。最后一条是保底的,就是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建设基础。
主持人:我可不可以理解,这五项相当于未来特色小镇最基本评判的打分的标准。
赵晖:对。这是最基本的。接下来,第二批特色小镇认定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一些要求。根据第一批公布完之后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比如你的规划必须调整,有些要了称号,但是规划是老的,没有针对我们五项要求修改规划。再有,我们要求必须得有一批正在实施和准备实施的项目。这个针对有些镇,就是要这个称号,然后等着资金,实际上自己主动性差,给了称号以后没做什么事情。所以要按照这两点要求改规划、实施项目。
最近,我们颁布了一个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是有针对性的,这算是第二件事,就是开始通过特色小镇的培育,引导全国培育小城镇。
第三个事情是给予指导和监督。我们对第一批特色小镇做了普查,要树立一批榜样,同时,我们也准备采取动态机制,不合格要拿下去。另外,已经研究编制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南,不久将会印发,这是一本非常翔实的指南。这些是指导,还有监督。监督是我们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每年要开展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第四件事就是要给予一定支持。住建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集团分别签了四个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战略协议。国开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提供利息较低,基本是基准利率的贷款,这对小城镇发展是有效、有用的,是很好的政策。同时,住建部开发了特色小镇培育网,公布小镇规划建设的进展情况,发布建设需求。企业也参与进来了,企业可以介绍能够做的一些服务、产品和意向。金融机构、政府也在这里面。可以说,政府、企业、小镇和金融机构融合在一起,搭建了一个平台。
最后一件事就是中央的财政支持。财政部对这项工作非常支持,第一批已经搞了一年,我们准备进行评估,中央财政将对发展好的给予奖励和支持。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了去年我们已经评选出了第一批127家特色小镇,在您看来,这127家特色小镇,呈现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特点或特色呢?
赵晖:第一批127个小镇的特色是非常强的。首先,有相当一批小镇具有很强的特色产业,而且这些特色产业规模很大,占的市场份额比较大。比如说,浙江诸暨大唐镇,大唐镇原来生产袜子,后来又发展成袜子艺术,简称袜艺,它的袜子产量占了全国的70%,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再比如广东古镇镇,它是生产灯具的,有2.4万家灯具企业,销售量占了全国的70%。总的来讲,第一批特色小镇经济能力比较强, GDP 10个亿以上的小镇大约占70%,大于100亿的占13%。这是第一个特点。具有很强特色产业的小镇纳入到了第一批名单,一些甚至具有世界知名的特色产业。
第二个特征就是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镇纳入进来了,这里面有3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些历史文化名镇价值是很高的,有的甚至具有世界文化遗产。比如安徽的宏村镇,就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上海朱家角镇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镇在第一批小镇里占的比例不低,历史文化特征极强。
第三个特征就是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说刚才讲的莫干山镇。再如西北地区的镇北堡镇,年接待旅游人数达400万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里面,旅游名镇占了相当大一部分。还有一批是属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小镇,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比如边境小镇。云南省畹町镇是我们国家距离印度洋最近的一个国家级口岸镇,也在第一批里面。
总的来讲,第一批特色小镇都是国家的宝贝,我们老百姓的宝贝。
主持人:上规模,有特点,有特色,有具体的产业。
赵晖:有魅力。
主持人:有口皆碑的,第一批是我们国家的小镇当中的宝贝,重中之重。
我们也注意到,前几天住建部刚刚发布了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写得也非常具体,内容也比较多。您方便不方便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赵晖:我觉得这应该解读一下。这个通知发出去以后,各方面关注度比较高,人民网、新华社,包括央视,做了大幅度的报道,转载得也很快。这个文件比其他我们发布的文件的关注度要高很多,当然不是说其他所有文件。它之所以引起关注,就是它的针对性比较强,问题导向比较强。总体来看,特色小镇建设是好的,但其中有一些问题过热,有一些理念上的错误,还有一些是不知道怎么建就照搬城市模式。我们比较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由于这些理念上的错误、偏差,还有缺乏一些知识,导致本身很有价值的小镇特色消失掉。我们这个文件不从产业角度谈,主要聚焦在规划和建设上,目的就是防止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把原来小镇特色破坏掉了。
文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第一方面,整体的小镇格局。第一,你这个整体格局要顺应山水,比如说有山坡的地方,你要顺应山坡来修道路,道路可能有起有伏,不要盲目推平。我们去过欧洲一些很迷人的小镇,它们就是顺应山形地势来做的。我们提出不要盲目地去挖山填湖,有的地方出现了这些情况,最后造成景观很不美。我们也提出禁止改变水系、破坏水系。我们还提出要保护原有的基底。很多小镇是在村或者人民公社或者乡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有是从一些古镇发展起来的。这些小镇的格局,从城市角度来看是不规则的,但这恰恰是最有价值的,路的取向有它的道理,由它的自然环境决定的,甚至有它的文化传承,所以我们主张不要动肌理。现在有一些有实力的开发商一来,就会整体推倒重来,建一个所谓的现代化小镇,但实际上魅力就缺失了。怎么办?我们提出尊重原有肌理,下细致功夫去整治,一个是环境整治,一个是增加功能,肌理不要变,路原来是曲的就要曲的,不要盲目拉直。我们禁止在老街区进行大拆大建,特别是关系到传统风貌的保护和传承的,也严禁大洋怪的建筑在小镇出现。这是第一个要求,整个格局和肌理要保护下来。
第二个要求是小镇的建设尺度要控制得小而宜人。这里面提了几个明确的指标。首先,不要照搬城市的居住小区。因为居住小区是城市不得以的一种建设方式和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居住是开放型的街区,出去就是路,旁边是邻居,互相看得见。城市用地的制约造成我们不得不建高层建筑,所以出现小区。但是在小城镇里,我们严禁简单把住宅小区的模式引入小城镇,还是要建开放式街区,这是小城镇的特点。你们现在去的古镇都是开放式街区,传统的居住方式,延续居民原有的邻里关系。这都是文化,这都是价值,这都是幸福。还有就是尺度问题,明确提出道路和建筑的比例。我们在小城镇提出1:1,道路是10米,建筑也是10米,主要目的是让它更加宜人,尺度越小,越宜人。我们也严禁搞不便民、造价高的广场、道路。同时,我们对绿化也提出了要求。我们城市以前喜欢搞大的公园,我们提出绿化的资源要用于生活和工作,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工作。我们主张在生活区搞绿化,千方百计找出一些小空地、整治一些小空地进行绿化,这样更加宜人,而不是生活区没有什么绿化,工作区没有什么绿化,仅仅搞一个现代化的大公园,这是一厢情愿的错误做法。我国的城市绿化跟现代发达国家相比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他们的绿化是注重在生活区和工作区,我们的绿化是放在市中心,突出形象。这是一个理念上的错误,这不是为民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城市没有魅力。中心公园适当要搞一些,但是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生活的地方,老人休息的地方,小孩玩的地方,以及我们工作的周边。要想方设法挤出一些地方,找出一些地方搞一些小型的绿化,这样更体现为民,这样的城镇,孩子们就会喜欢,就会更有感情。
第三个方面,强调要传承小城镇的传统文化,不要搬袭其他文化。一些地方不太注重原有的、本地的传统文化,将无中生有的外来文化搬过来,用来体现时尚感、现代化,有的可能用了一些大城市名称,有的甚至用洋名,例如威尼斯小镇,这种事情我们是坚决制止的。
这个文件针对性是比较强的,也是防止这些问题发生以后,我们来不及制止。主要目的就是在目前一些理念还不到位、看不到它的价值的时候,把这种现象制止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