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提升城市创新度,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步入新时代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有千条万条,但创新驱动是绕不开的一条,是必由之路。对南京来说,认真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率先领先,必须把创新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来抓。今年,南京出台的第一个文件、召开的第一个大会,都是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目的是希望通过政府的强力推动、社会的共同参与,加快建立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突出政策引领,强化创新“导向”。在今年市委1号文件中,南京提出了支持和鼓励创新发展10个方面政策措施,主要是围绕各方关注的重点、焦点,聚焦创新活动的痛点、堵点,拿出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重磅政策,每一条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很高的含金量。比如,着眼培育创新型企业,根据初创期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同需求,分别制定了含金量较高的三条普惠政策;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拟上市企业,开设绿色通道,实行“一企一策”;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用首保等。比如,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后,规定政府股权收益部分不低于30%奖励高校院所;按绩效给予最高每年500万元奖励;提供不同方式的人才安居保障,等等。这10个方面政策出台以后,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热烈反响,受到了广大高校、企业和人才的普遍欢迎。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政策出台以后,综合采用多种形式,全力抓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和兑现落实,点对点地把政策推送给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以及广大人才,让各方面更多更便捷地知晓这些政策,确保好政策发挥出好效应,加快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创新要素集聚优势。
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创新“浓度”。重点是抓好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两个中心”建设,通过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吸引和集聚更多的高端人才、高端要素。在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面,全力推进前沿科技研究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争取一批国家重大专项落地,打造科技创新高峰,努力以引领性发展赢得先机和主动,占据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在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运用产业的思维抓创新,把科技作为一个产业来打造,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增长点,努力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园区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尤其是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上,通过市场化、企业化的思路,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全力打通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的转化通道。目前,全市已有两批、65家新型研发机构正式签约,其中已经有9家机构孵化引进了15个项目。
加快人才集聚,激发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围绕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五湖四海聚人才、不拘一格用贤才”的政策导向,制定出台了吸引和集聚创新人才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努力打造国际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比如,大力实施“百名顶尖专家领创行动”和海外人才“345”引进计划,探索实行特殊人才特别举荐制度,加快培育、集聚和使用一批“高精尖缺”人才。比如,全面实施大学生“宁聚计划”,力争每年吸纳20万以上大学生在宁就业创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规定研究生以上学历和40岁以下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就可以在南京落户;技术、技能型人才,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办理落户。从3月1日起,正式受理人才落户申请,目前申请落户的青年人才已近万人,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效果。
注重环境营造,厚植创新“土壤”。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关键是要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因此,政府不仅要当好科技创新的保护者、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平台的搭建者,更要当好创新文化的倡导者,全力打造各要素综合集成、各环节紧密协调的一流创新生态链条,构建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比如在科技体制改革上,我们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认定、激励等机制,最大限度地承认人才和智力的价值;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超过50万元的科研人员,实行一定比例的奖励,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建设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打造法治化的创新环境。在科技金融发展上,鼓励发展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加快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步伐,形成各类金融工具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创新绩效水平提升上,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新园区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人才集聚等重点工作,实施全过程的绩效评价,推动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在创新文化建设上,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在全社会形成宽容失败的创新绩效评价、宽容失败的创新资本支持、宽容失败的创新金融服务和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环境,让南京成为创新的乐园和创业的沃土,让南京成为对创新要素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作者为南京市市长)
Tags:聚力提升城市创新度,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