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自身优势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明确指出: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这为江苏在“一带一路”大战略中进一步明确了定位、把准了方向。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自身地缘优势,突出统筹兼顾,努力拓展“带”的宽度,挺进“路”的纵深,增强“点”的联结力和辐射力,在更高层次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构建起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统筹内外和东西双向开放
兼顾向东拓展与向西挺进。由于地缘优势,江苏向东开放程度高,但也是因为距离的原因,我们与中亚等西边内陆国家交往少、经济联系不密切,向西开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短板。面对近年来发达经济体频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的江苏,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一方面加快做好向西开放布局,培育更多贸易伙伴,进一步增强连云港桥头堡的枢纽地位,完善连云港至中亚、欧洲铁路快线,增强连云港、太仓的港口国际中转功能,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向西开放营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发展欧美传统市场,加大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力度,进一步放大向东开放优势,稳定传统市场份额。
多点多路拓展“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中的“一带”向西直接通往欧洲,这使得中西部也找到了一条开放的捷径。而“一路”则集中于东南沿海,将我国与东盟、西亚、非洲乃至大洋洲、美欧紧密地连接。于是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双引擎”的全新模式。“一带一路”多为新兴市场国家,但新兴市场国家并不仅限于“一带一路”。许多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如西边的非洲,东边的大洋洲以及地球背面的拉美,都强烈要求与中国发展经贸往来,争取中国投资,希望中国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一定要充分发挥“交汇点”作用,有效联结东西,让“一带一路”多点开花,多路出击,最大限度地扩大经贸合作伙伴。
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当前,世界各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纷纷看好中国13亿人口形成的巨大消费市场,这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砝码。江苏要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强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区域内、区域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借助中西部的广阔经济腹地,整合全国的产业链条和要素资源,提升我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从而提升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将自身改革开放经验与西部资源禀赋充分结合,充分发挥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海港群,以苏州港为龙头的江港群,以及南京、徐州等交通枢纽作用,畅通出海通道,服务中西部对外开放,也是先发展起来的江苏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兼顾防控风险与把握机遇
妥善处理转型升级与经济空心化的矛盾。江苏人多地少,资源能源稀缺,环境容量不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要借助“一带一路”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有计划地将富余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但是,产业的转移也会对就业、税收等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产业转移趋势客观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困难也是暂时性的。要通过市场倒逼,加快推进行政审批、财税体制、统计方式等诸多领域的改革,为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环境。要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心态参与与发达经济体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推动产业向高端迁移。同时也要科学做好产业接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积极帮助企业有效防控经营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然市场机会很多,但政治、法律、市场风险很高,而且语言不通,又缺少熟悉当地情况的管理人才。各级党委、政府要鼓励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并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降低其市场开拓风险。要通过引导企业加强前期研究、开设海外园区、开展政策性保险、推动与央企合作等形式,有效管控风险,提高“走出去”成功率。当然,我们也要坚决反对不切实际地搞一些投资巨大而收效甚微的项目,不搞“面子工程”。
借助国际产能合作化解贸易摩擦风险。随着中国制造水平的提升,中国长期保持对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贸易顺差,他们不断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同时资本、经常项目下的长期双顺差,使中国产生大量外汇盈余,造成外汇占款过高,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江苏应将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充分连接,探索通过国际产能合作,主动将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对中国设立贸易壁垒的部分产能向新兴市场转移,绕开贸易壁垒,既有效规避贸易摩擦风险,又能产生减少单位能耗和排放等一举多得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聚集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支撑作用。江苏在帮助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时,要与国家战略充分对接,获取国家外交资源的支持;要加强与主权基金、中央企业的合作,帮助企业借船出海,有效规避风险;要广泛开展人文合作,进一步完善友城布局,构建多层次、宽领域人文交流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同时,合理运用金融工具服务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深化与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保险项下融资,积极拓展海外融资渠道,助力有真实资金需求的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支持企业发起并购等类型投资基金,引导企业合理确定融资杠杆水平,正确运用风险对冲工具,实现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
有效调动企业“走出去”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我省已有海外园区作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土地能源、人才技术等全方位支撑,营造良好发展小气候,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将我省海外园区纳入国家“丝路明珠”计划,以获得更大支持。推动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探索“建营一体化”,全面承揽承包工程的设计咨询、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监测维修等全产业链业务,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教育,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企业跨境运营风险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对投资热点地区也要加强引导和政策调控,避免一窝蜂现象。
支持企业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一方面通过技术并购、人才引进、承担发达经济体技术外包等方式,建立和完善自身研发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补齐创新短板;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通过产业转移、“建营一体化”等方式,将国内技术标准向世界广泛输出。逐步实现对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完整控制,从而占据价值链的中高端,重塑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此同时,要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企业管理人才。“一带一路”正是企业家们搏击风浪、历练本领的大舞台。要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锻炼一批具有创新、冒险、工匠和合作精神的企业家,鼓励其对标世界一流,积极开拓创新,将企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系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
Tags:立足自身优势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