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金融支持县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及建议——以福建连城县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河北金融》2013年第08期 周安和 参加讨论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游客出行愿景已从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旅游、特色旅游、康体旅游、商务旅游等多主题转变。如何发挥金融在支持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作用,促进旅游业从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向集约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福建连城县为例,就金融支持旅游业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善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旅游业,对策与建议
    2009年以来,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抓住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支持和推进旅游业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海峡西岸重要的旅游大县,连城县充分发挥客家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等资源优势,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主动融入海峡旅游发展大局,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一、连城县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分析
    连城县是原中央苏区县之一,地处闽西北部,2005年以来,先后被评为“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白鹜鸭)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全国武术之乡”和“中国客家美食名城”,先后三次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丰富的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特有的自然旅游资源。
    冠豸山风景区目前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十大美景”和“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等“国字号”品牌;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翡翠”和客家“香格里拉”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主体坐落连城。二是特别的人文景观资源。连城是客家祖地之一,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有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乡、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培田古村落被誉为“客家经典建筑”和中国乡土建筑的“民间故宫”,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村镇”,四堡古书坊则是“明清时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的唯一幸存”,毛泽东同志在连城新泉领导开展的红四军“新泉整训”旧址和《古田会议决议(草案)》起草地,天一温泉旅游区是福建省首家以客家文化为主题元素的大型、综合性4A级温泉旅游度假区,以及全国最大的“国兰”基地和“中国兰花名镇”海西休闲农业示范区。三是特殊的民俗文化资源。连城客家民俗文化活动特色鲜明、保存完整、代表性强,是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拥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走古事被誉为“乡村狂欢节”,游大龙在2012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成为“天下第一龙”。34种方言成为外界学者研究客家方言的“活化石”。四是特色的美食文化资源。连城被评为“中国客家美食名城”,拥有13道全国品牌名菜,13道福建省品牌名菜、21道龙岩市品牌名菜以及上百道地方传统名菜和风味小吃小点。五是便捷的交通网络。境内拥有1个机场、2条国道、3条铁路、4条高速公路为主体的“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具有良好的旅游可进出性。
    二、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举措及成效
    近年来,连城县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央行的货币信贷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举措,围绕连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加大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连城县旅游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至201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办理旅游产业融资6亿余元,“中国温泉之城”“国家级地质公园”等品牌带动战略不断增强,连城在“海峡旅游”中的地位和品位不断提升。
    (一)健全“窗口传导”,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支持旅游业科学发展。每年年初,人行连城县支行在积极调研、征求意见、总结经验、集中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制订出《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行、社把旅游业融资需求纳入年度信贷总计划,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开发信贷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新担保方式,信贷持续给力,使旅游产业成为县域新兴经济增长点。近年来,连城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能结合连城风景资源禀赋,通过创新担保方式,有效解决了旅游产业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如2004年,农行连城县支行在省内率先推出了旅游景点门船票收费权质押贷款,向连城县冠豸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发放贷款2300万元,大大改善了冠豸山景区的软硬件设施和旅游环境。2012年,为支持连城冠豸山风景名胜区综合提升项目建设和培田古村落景区创4A项目建设,工行连城支行以冠豸山等景区门船票收费权质押,向连城县豸龙旅游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放贷款2亿元。2005年以来,连城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两项指标年均两位数增长,2012年全县接待游客30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65.53%和221.51%。
    (三)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和项目开发力度,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一是充分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收藏文化的内涵和深度,积极打造“客家民间博物馆”。先后有2家银行机构分别以保证和担保的方式向一家古玩城发放信贷资金450万元,目前该古玩城成为全省唯一的艺术品鉴定权威机构,全国收藏中央苏区货币最多、全国收藏毛泽东像章钢模最多、全国收藏四堡雕版最多、全省收藏古钱币最多、全市收藏瓷器和银币最多的机构。二是积极打造亮丽的“根艺风景线”。20多年来,连城的根雕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100多家根雕店的根雕一条街,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各行、社能从该产业特点出发,通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专业合作社+担保+保险”、惠农卡、个人助业贷款等信贷品种,加大对根雕业的信贷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根雕业融资规模达2800万元左右。三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打造全国最大、品种最多的国兰基地和全国知名的兰花文化主题景区。采取“信贷+科技”、“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大户”的模式,解决了兰花企业和种植户为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不足问题。如县农行向福建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授信1个亿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该企业做好上市辅导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信用社累计发放兰花种植贷款1660万元。四是支持温泉项目开发力度,助推休闲和疗养为主的“温泉旅游文化”。以在建工程抵押和小额创业贷款等模式,先后发放项目融资6000余万元支持福建省首家以客家文化为主题元素的4A级旅游景区——连城天一温泉旅游区和新泉“温泉文化之乡”。由于旅游配套项目的不断完善,2012年连城旅游接待人次增长36%,旅游收入增长49.9%,过夜游客增长44%。
    (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政银企多赢局面。2012年,建行连城县支行作为主办行,向连城县连发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发放一笔金额2亿元人民币期限2年的信托资金,主要用于连城县旅游服务中心综合建设。该笔信贷资金,为连城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提升连城城市品位和旅游综合管理水平,也为主办行每年带来信托资金总额1.5%的代理收付手续费收入。
    三、金融支持旅游业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投入旅游业的总量偏小,金融支持旅游业的力度有待加强。从目前连城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看,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的旅游业及服务业贷款规模不大,且未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至2012年12月末,连城县金融机构旅游业贷款余额仅21800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8%,这反映了连城金融业对旅游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与旅游业蓬勃发展局面不相称。当前连城县正在规划或在建的旅游项目有13个总投资39.3亿元,拟通过银行信贷支持的有14亿元,金融与旅游业有效融合还存在较大的空间。
    (二)旅游业存在融资周期长、规模大、风险高的特点,同时缺乏有效抵押资产,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融资周期长。旅游项目建设和投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旅游市场开发也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全方位、立体式的多方面营销,旅游景区的繁荣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有未来的现金流,贷款周期与旅游发展周期不匹配。二是承贷主体单一。连城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经营主体自我积累十分薄弱,作为旅游业承贷主体多为政府持股的“政府融资平台”,政府对银行放贷的影响力仍然较大。而景区主要是山、水、河自然景观,多数属国有资产,而投入的修路建桥等基础设施不可变现,旅游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缺乏足值、有效的抵押做担保。三是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先进的融资工具制约了辖区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目前连城县旅游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财政投入和信贷支持,缺乏其他直接融资工具。
    (三)信贷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服务与旅游业发展需求仍有差距。一是金融服务不能完全适应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多数银行机构对旅游业参与程度不够,贷款总量与旅游业在辖内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不对称,多数银行对旅游业信贷支持还是空白;一些景区至尚未配备ATM机,银行信用卡在旅游景点购买门票或食宿及购物等环节尚未得到完全推广。二是信贷业务创新不足,金融服务产品种类少。目前辖内金融机构还没有根据旅游企业的特点,开发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信贷业务,旅游信贷新产品研发、创新滞后,旅行支票、信用证等业务还未开展等,金融与旅游产业对接过程中缺乏相匹配的信贷产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旅游资源缺乏整体规划,产品精品化不足,吸引力不强。据对连城县旅游局调查,《冠豸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2年开始启动,特有的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旅游产品缺乏文化性、知识性。目前游客对连城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冠豸山主景区,对“新泉整训”、培田古民居、中国改革先锋———项南故居(福建原省委第一书记)等具有文化和历史厚重的景点缺乏了解,其他如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会议旅游等所占比例很少,游客逗留时间在半天至一天,年接待过夜游客不足旅游总人数的10%。
    四、金融支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金融部门要根据人总行等七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政府《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对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要求,结合连城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特色,准确定位,科学创新,着力推动金融创新与新兴旅游业的互动与融合,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作用,最终实现两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转变观念和管理机制,增强旅游产业融资吸纳能力。一是树立“大旅游”理念,深化将旅游和文化资源转化旅游产业新产品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认识。要挖掘整理和包装推介具有连城特色的山水文化、客家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书院文化、美食文化、宗祠文化、古建筑文化、温泉文化等10大文化精髓和内涵,前瞻性地开发《连城县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和《冠豸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利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海峡客家旅游节、海峡烹饪美食节、世界兰花博览暨研讨会、中央苏区理论研讨会和滑翔、跳水等国家级体育赛事等主题活动,加大对连城旅游和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通过旅游平台走进连城、欣赏连城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进而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金融部门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龙岩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制定信贷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增强信贷对旅游项目的吸纳力。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增强旅游企业吸纳资金能力。建立政银企协作机制,延伸旅游产业链。建议政府创新管理方式,整合优化行政管理资源,通过政策扶持与市场化管理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要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旅游产业专项基金支持,市县两级政府根据财力建立配套的生态功能建设与生态保护项目基金和支持旅游发展项奖励基金等,以此提升辖区旅游企业信誉等级,吸引银行和担保机构参与旅游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以此有效增强旅游企业吸纳资金能力。
    (二)多方联动,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整合旅游产业的投融资环境。政府应加强信贷政策与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衔接和协调,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选择重点开发项目时,邀请金融机构参与评估论证;要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对基层政府考核内容,增强基层政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主动性和带动性强的优势,引导民间资本共同建立旅游业担保基金和旅游业发展资金;对重点旅游项目的贷款实行贴息和税收优惠,增强银行信贷投入旅游业的积极性;切实落实好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土地等相关支持政策,增强投资吸引力。人民银行应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发展。同时鼓励开发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用品,并按人总行关于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实行利率优惠给予贴息支持。商业银行要站在全县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来支持旅游业发展,抓紧结合国家、省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意见,结合本行实际,结合旅游产业特点制定实施相配套的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细则,明确支持重点和方向,对接具体项目,为旅游企业融资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加大旅游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应根据《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增强服务特色旅游经济的理念。针对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加快,积极探索新的区域合作方式,发展跨行、跨地区信贷和银团贷款等金融支持模式;围绕旅游“六要素”,推出特定的信贷品种。如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旅游项目建设贷款、“农家乐”生态旅游贷款、个人旅游消费贷款等信贷新品种;试行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旅游景点联保互保贷款和循环贷款等制度,探索旅游贷款新的担保方式。完善金融服务,逐步培育一体化旅游金融服务产品。如为主要旅游景点开通ATM机、POS机和“旅游一卡通”等金融服务设施,与旅游企业签订代理协议,开办旅行社报名收费、门票预订、上门收款、保管箱出租、旅游平安险种等业务。探索多种融资方式。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在对旅游业定位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积极介入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及其相关产业企业创造上市融资条件,疏通各种渠道,努力营造上市融资环境;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如把连城冠豸山、上杭古田会议会址、永定土楼结合在一起,利用债券市场发行旅游企业集合票据。此外,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争取BT、BOT、信托等融资方式,拓宽筹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刘佳,樊小兰.都市旅游研究:多维透视与发展模式[J].旅游期刊,2008,(1).
    [2]陆利兴,赵文飞.屏南县旅游经济增长与融资问题初探[J].福建金融,2007,(11).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连城县支行)

Tags:金融支持县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及建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