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银行业的转型应对 从前面的简单论述可以看到,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将发生生科的变化,其过去赖以成功的业务发展模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制约和挑战,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方向,具体而言,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客户结构调整,加强对小微、零售客户的开发 随着融资渠道多元化,大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银行的议价能力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个人财富的积累以及消费习惯的变化,居民部门的金融服务需求在规模上迅速扩大,同时需求的类型也日趋多样化。从传统的消费信贷到新兴的财富管理,为银行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面对资金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为维持净利差空间,多数银行开始转向议价空间更大客户。加之在监管层面,对小微和零售在资本监管要求上的倾斜(风险权重更低),银行在过去几年中加大了对信贷客户结构的调整,普遍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的投入。截止2014年三季度,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更多流向了个人贷款领域,占比超过了30%。而传统信贷投放的重点(如批发零售行业和制造业)占新增贷款比则大幅下降。预计类似调整在未来仍将继续。
对商业银行而言,向小微企业、零售客户的转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以打造专业、高效的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切实完善小微、零售业务经营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小微、零售业务,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和尽职免责机制,切实提高贷款定价能力;三是继续强化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通过区域化、批量化的产品创新,形成特色化融资产品,贴近市场,满足客户需求,等等。
其次,收入结构调整,继续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净利差收窄给银行盈利能力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为拓展收入来源,银行普遍加快了中间业务的发展。自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呈稳步抬升趋势,到2014年季度,全行业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已经达到22.01%,成为维持银行净利润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从上市银行的数据看,各类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都有上升,比较起来,大型国有银行(尤其是中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直维持在行业较高水平,增长相对平缓。而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行,在过去几年中的收入结构变化则比较明显,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不过,从非利息收入构成来看,各类银行的侧重各有不同。总体上看,大型国有银行的结构相对平衡,各类业务增长都较快。而股份制银行的发力点则主要集中于新兴的“大资管类”业务(其中尤以理财和投资银行业务等,最为突出),传统的银行卡、结算等方面收入占比则相对较低。总体上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与金融市场相关的“大资管类”业务在收入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而传统银行的“投行化”发展趋势也将愈发明显。从长远看,相较于信贷业务的强周期性,非利息业务,尤其是与信贷业务相关度不大的非息业务具有明显的抗周期性。提升非息收入占比,是银行平滑经济周期影响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新常态”下银行转型突破的重要方向。
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而言,要实现收入结构的调整,还需要在专业化管理、综合化平台打造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配套改革。目前,部分银行已经针对重要的非吸收入业务建立起了相对独立化的考核、运作趋势(类似事业部制或准事业部),如在2014年,一些大型银行(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纷纷结合经营新形势,将事业部制或利润中心改革确定为深化“二次改革”的重要方向。如资产托管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纷纷自立门户或晋升部门级别,伴随考核激励机制的强化与细化,将为非利息收入的持续增长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
第三,适应经营模式调整,优化组织架构 随着规模不断扩张和业务日益复杂,大型银行过多层级的管理架构表现出了管理效率低下、市场响应较慢、风险控制僵硬等一系列弊端。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的调整,事实上给银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方面是专业化和标准化,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更好地管控风险;另一方面则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这又要求银行差异化的创新能力。如何在上述这两方面看似矛盾的趋势中寻求一种更优的平衡,将是银行组织管理架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立足“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根本理念,优化组织架构,根据业务条线进行事业部制改革,实现各个业务模块实现专业化运营,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其次,要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实现分产品、分部门、分客户、分机构的效益评价,推动有限资源获取更高的收益回报;再者,推进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再造,对原来层层递延、分散处理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打造“集中、高效、控制”的中后台支撑。
第四,差异化经营,夯实客户基础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差异化成为银行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差异化的客户、产品定位,不同类型的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满足目标客户的金融需求。具体而言,大型银行应以综合化、国际化经营为特色,凭借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规模,依托广阔的网点布局、巨大的客户资源、金融渠道的全覆盖,全面协调发展各项业务,打造综合化经营的全能银行。与此同时,在综合经营的框架下,借助特色化经营的理念和模式,依托特色业务和某些领域的特色化经营,走特色化道路。而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则应以专业化经营为特色,充分发挥其组织结构简单灵活、信息灵敏,贴近客户等优势,不求“做大、做全”,而是注重“做精、做细”。小型银行聚焦小微企业,立足社区和本地发展,以提供快捷灵活、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为主要目标,做全方位区域性银行、特色精品银行甚至专业银行等,在激烈的竞争中开创“蓝海”。
第五,内部管理从粗放到精细化的转型 精细化管理是银行迈向全新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藉此,银行将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至上的发展模式。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在各层级和各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各项经营任务和管理资源,实现责任、权力和利益的有机统一。
在管理理念上,应改变 “规模即效益”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强化“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利率管制时代,银行存贷利率影响主要受央行基准利率影响,各行间差异主要由业务结构等因素造成。银行盈利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业务规模的不同,加之存贷比指标的约束,银行业整体呈现出业务规模为主导的粗放发展模式,“规模即效益”成为多数银行的主要经营原则。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单纯依赖做大规模已无法确保盈利的自然增长,而不计成本的盲目扩张,反而可能因定价水平的落后而形成被动局面。为此,商业银行应突出“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经营发展中兼顾规模与效益、质量与速度。
在管理方法上,应及时引入与内涵式发展以及监管要求相适应的综合管理体系,其中,特别要强调经济资本管理的重要性。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以经济资本的计量与配置为基础,将银行的风险、盈利以及资本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顾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并实现了银行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要求的统一。这个体系贯穿银行的各个方面,包括风险资本计量、资金成本分摊、管理成本分摊、风险资本配置以及业绩考核等,也贯穿了银行前、中、后台的管理流程,从而将风险和收益平衡的理念自上而下贯彻,建立起银行高效运作的长效机制。
总的说来,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银行业全面转型的大幕已然拉开。未来的发展,必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其结果究竟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李仁杰:新常态下银行的经营转型,《中国金融》,2014年第18期。
连平:《利率市场化:谁主沉浮?》,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展研究委员会:《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曾刚:《中小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