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宗良:2017年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新动向

http://www.newdu.com 2018/3/7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宗良 参加讨论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金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好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防止脱实向虚。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这为2017年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预计2017年金融改革将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
    一、金融机构注重“突出主业”,资金向实体经济回归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振兴实体经济,金融不能缺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提出要“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防止脱实向虚”。报告把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金融改革的中心。这不同于2016年“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表述,今年更加强调引导资金“脱虚向实”。2016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较上年增长13.5%,但企业经营性贷款仅增长6.6%,工业长期贷款仅增长3.1%。资产价格泡沫化倾向的背后,存在着部分金融机构偏离主业等问题,不仅拉长了企业的融资链条,也造成了资金“脱实向虚”。针对促进资金“脱虚向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金融机构要“突出主业、下沉重心、防范风险”的解决思路,并对金融机构如何突出主业和下沉业务重心进行了部署。其一,通过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减少金融机构过度混业经营和加杠杆,使资金能够更好地流入实体经济。其二,强调关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加强对“三农”、小微等金融薄弱领域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二、汇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稳定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地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是一个新提法,也是人民币的重要定位。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将从经济因素为主向金融因素为主转变,其影响途径和机制也将更趋复杂,要求未来人民币汇率改革既要立足于形成机制的更加市场化、更有弹性、更加可控,也要加快配套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上的总体稳定。在美联储加息政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依然面临着一定的贬值预期,但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这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走势已出现新的特点。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企业降低因汇率变动带来的交易成本,并带来更多的人民币计价贸易与投资机会。近日,人民币外汇储备首次出现在IMF的统计之中,预示着人民币全球货币地位稳步提升成为趋势,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景看好。
    三、资管行业统一监管成共识,推动资管业务向本源回归
    近年来,中国的资管行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大资管格局。由于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分属不同的监管部门,大量创新型资管产品游走在灰色地带,监管套利活动滋生风险。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存在刚性兑付问题,既加大了金融体系内在风险,又扭曲了风险资产的定价水平。部分资管产品层层嵌套,资金链条过长,造成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还使得金融风险更容易在不同市场间传递。2013年6月资金流动性紧张和2016年四季度的债市异常波动就与金融同业业务杠杆过高等有关。近几年,人民银行等部委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引导资管业务发展,但是,有关政策重在对银行理财等资管业务的治理,对涉及证券、保险和基金公司的类似业务监管重视不够,且不同监管部门的标准不一,监管套利空间犹存,效果有限。
    预计未来资管业务监管将沿着以下路径加速推进:一是统一监管标准。包括统一资管产品的分类标准、统一杠杆要求、统一资本约束和风险准备金要求等。例如,不同类型的资产管理机构所发行的同类型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应统一,并按照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二是实行穿透式监管,消除多层嵌套。三是打破刚性兑付,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受此影响,具有刚性兑付特性的资金池或类资金池方式运作的资产管理规模将受到限制,资产管理行业将逐步挤去水分、开始回归本源。对银行业而言,由于此前受到的监管较为严格,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表外理财业务将面临更多合规压力和调整风险。
    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新金融生态发展进入快车道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相对较为突出,其原因既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有关,也与中小金融服务机构发展不足有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与此前重在强调加快民营银行发展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路有所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强调大型银行在服务普惠、小微企业金融领域的作用。这种转变主要与近年来中小银行在表外理财、委外投资等领域投资过度激进有关。小微企业融资是一个复杂的金融生态系统,涉及宏观环境、财税政策、融资结构、信用环境、监管政策和信贷技术等各个方面,未来还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协同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显示绿色金融可望取得较快的发展,未来将深入挖掘绿色金融潜能,利用金融力量推动绿色发展,并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好全球金融市场资源。
    五、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债券市场开放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实质是要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债券通”开放箭在弦上,中国债市国际化将更进一步。“债券通”的开放是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对于丰富中国债券投资者类型、扩大境外资金来源,提高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债券通”为全球投资者投资人民币相关债券提供了契机。内地、香港开通“债券通”只是第一步,未来或向其他国际金融市场拓展。
    六、稳步推进完善金融监管,守住风险底线
    稳步推进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协调性,着力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优化不同监管机构的职责分工,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立法的针对性、时效性与可操作性,完善对表外理财、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等金融业态的监管,避免多头立法甚至是立法冲突。加大对非法集资、内幕交易、披露虚假信息、恶意逃废债等金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治理整顿金融乱象,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健全宏观审慎监管(MPA)、金融机构退出等制度建设,形成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市场退出机制和破产法律制度。2017年,金融监管不仅领域将更广,力度也将更大,且更加注重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是对资管业务,重在统一标准。按照产品类型而不是机构类型实施功能监管,同一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按照同一标准进行监管;二是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表内;三是将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有保有压作为房地产信贷调控主基调;四是更好发挥债委会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的作用;五是在网贷监管制度框架内开展网贷风险专项整治。
    维护金融稳定,守住风险底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度警惕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聚焦于银行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四个领域的风险,主要是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金融体系风险将更加突出和复杂。一是经济下行带来不良趋势性“双升”;二是债务风险依然较大,2016年债券市场偿债风险事件达78起,涉及金额为403亿元,达到历史最高点;三是“影子银行”使得金融风险更容易在不同金融市场间传播;四是互联网等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加大,“e租宝”等风险事件频出。
    (作者系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Tags:宗良2017年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新动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