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李庶民:在债务风险防控中展现大国自信

http://www.newdu.com 2018/3/7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李庶民 参加讨论

    近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发布评级报告,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展望从负面调至稳定。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作出回应,强调此次穆迪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方法不恰当。
    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西方机构和媒体以各种理由关注中国债务风险。如何看待国际上一些“权威”评级机构对我国债务问题的指指点点?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保持自信。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四个自信”在国际上彰显了大国气度。实际上,自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并没有局限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名词上,而是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债务风险防控。面对西方对于我国债务问题的频频质疑,我国应展现出大国自信,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绝不妄自菲薄,保持战略定力。
    自信,就是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明确,对于债务风险,率先直面问题并采取措施主动加以处置的不是国外机构,而是我国自身。除2014年修订的预算法明确规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唯一合法形式外,近年来,我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管控债务风险,其中包括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全面构建债务监管体制、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等。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提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预算之外违法违规举借债务、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等,都要追究问责。今年5月,财政部等六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举债融资政策边界,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在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科学防范风险,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要求,并提出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着力控制增量,积极处置存量,打击逃废债行为,控制好杠杆率等具体任务。这些论述,为防范包括债务在内的各种金融风险指明了方向。可见,对于债务风险,我国始终直面风险,不回避问题,主动采取防范措施,这是我国在债务问题上坚持自信的最大底气。
    自信,就是绝不妄自菲薄。国际评级机构对我国采取的降级、看空等表态,已不是第一次。但事实证明,他们的“看空”往往成为“落空”。例如,去年3月,穆迪曾将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但我国经济后来的实际表现却是“稳中有进”。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仍然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GDP增长6.9%,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正在不断显现。相反,倒是一些“权威”评级机构的信誉越来越受到质疑。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西方评级机构定性分析比重较大,主观性较强,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一定的歧视,新兴市场国家获得的评级通常比负债水平近似的发达国家低若干个等级。此外,评级机构过度依赖历史数据,评级行为高度顺周期,难以作出前瞻性的预警。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穆迪评级没能起到预警作用,仍一直将希腊的A1评级保持到2009年底。因此,在债务问题上坚持大国自信,就是不迷信“权威”,不妄自菲薄,不为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对自身风险状况保持理性独立的判断。
    自信,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在债务问题上,我们不妄自菲薄,但也不是听不得批评。笔者注意到,此次穆迪下调对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后,财政部的回应保持了有理有力有节的基调,主要从专业角度指出其顺周期评级“方法不当”,但没有说“动机不当”或是其他不当,更没有上升到“阴谋论”之类。尽管西方机构对我国下调评级的背后可能存在各种复杂因素,但我国并没有简单地对其贴上政治标签,这也体现出我国的大气与自信。从穆迪此次评级来看,其在将我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的同时,又将评级展望从负面上调至稳定,由此看来,对于债务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将其限定在专业领域,而不进行其他的过度解读,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债务风险保持战略上的定力与从容,不必因为西方机构把债务问题作为看空中国的理由,就停下防范和处置风险的脚步,或者把债务风险作为需要屏蔽的“敏感词”。战略定力就体现在,面对西方评级机构对我国作出的可能存在偏差的评级声音,我们既不人云亦云,也不一味排斥,不妨本着“兼听则明”的精神,将其视为对防范风险的提醒,把风险管控进一步做实做牢。

[1] [2] [3] 下一页

Tags:李庶民:在债务风险防控中展现大国自信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