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郭杰群:人民币国际化应循序渐进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郭杰群 参加讨论

    货币国际化是个自然过程,不是人为营造的。只有将基础打好,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发展。
    最近,中国政府加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相比美元、日元成为国际货币的进程,中国在走一条不同的道路。
    一国货币能否肩负世界货币的作用,需要有国际贸易、金融交易结算、计价、外汇储备、汇率干预的功能。不但如此,该国还需具备多方条件,比如经济规模、与他国贸易规模、金融发展深度、货币流通性以及政治、军事的影响力等。
    货币国际化不是由一国政府指定而成的。事实上,美元、日元成为国际货币是在上述条件成熟后自然形成的。
    美国经济规模在19世纪70年代就超过了英国。但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是二战之后的事。随着纽约金融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国对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大量放债,以及此后英镑与黄金价格的分离,才使得美元地位逐渐树立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美元的形成更使得美元取得了无法替代的国际地位。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可长期以来,日本政府极力反对日元的国际化。因为一旦国际化后,它们就不再可以积极调整日元汇率,也不可能保持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在日本国内利率接近为零时,国内投资者将加大对海外投资而忽略国内投资需求。这会对整个经济造成恶性循环。1984年,日美签订了广岛协议,同意取消资本控制,推行日元国际化。其后,日元大幅升值。这也成为导致日本经济崩溃的原因之一。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当然有益处。比如,用人民币结算通行后,企业不再面临汇率风险;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的国际业务将有很大改善;国家可以分流人民币,稀释国内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央行可以针对国内经济采用更为独立和有效的货币政策等。
    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并不完全成熟。比如,金融发展缺乏深度,人民币流通性低。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交易量仅为美元的一百分之一,人民币兑美元的买卖利差几乎是欧元兑美元买卖利差的10倍。同时,如何在人民币国际化和保持人民币汇率上的优势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我们应当了解,人民币国际化后面临很大责任。目前国外政府媒体要求中国开放资本账户。但一旦资本账户完全开放,流动资金(包括热钱)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强大冲击,而对这个冲击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抵御。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经历就是一个例子。而当时,英国还在资本账户上设有控制。索罗斯在与英国央行的对赌中大获全胜是另一个例子。
    中国的金融系统仍然是以银行为中心的体系,经济结构还很薄弱,监管、会计制度执行以及风险控制、二级市场(金融深度)等还不完善。中国还没有承担起支撑人民币为国际货币的能力。货币国际化是个自然过程,不是人为营造的。只有将基础打好,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发展。
    (郭杰群 美国IDC集团固定收益量化和策略部全球总监)

Tags:郭杰群,人民币国际化应循序渐进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