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调整货币政策吗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国研网 参加讨论

    内容摘要:信贷总量压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经营构成了压力,但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并不存在流动性短缺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高通胀水平且通胀预期较强的背景下,各种成本大幅上升而导致融资需求的快速增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需要从“提高”融资供给能力和“降低”融资需求从而缩小“融资缺口”出发。因此,当前不仅不能放松货币政策,相反需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货币政策
    近一段时期,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问题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由于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可能影响今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我们对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情况进行了较大范围和规模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特别是针对通过调整货币政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观点,我们认为:
    1.信贷总量压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经营构成了压力,但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并不存在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关键是如何通过信贷政策将流动性充分地引导到实体经济中,而简单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高通胀水平且通胀预期较强的背景下,各种成本大幅上升而导致融资需求的快速增加和融资供给能力增加有限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债权融资“缺口”的拉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能只是增加流动性,而需要从“提高”融资供给能力和“降低”融资需求从而缩小“融资缺口”出发。
    因此,当前不仅不能放松货币政策,相反需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从紧货币政策造成的吗
    当前,中小企业正面临严峻的融资困难问题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太多争议的判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增加。近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屡屡见诸各种媒体,央行的报告和我们的实地调研也都支持这一观点。其中,央行《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大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客观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我们在杭州、苏州、成都、大连、青岛等地的调研结果显示,约有80%多的受访企业表示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增加。
    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攀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体现在融资“难”上,而且还体现在融资“贵”上。工信部《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认为“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央行《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继续上升。6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29%,较3月份上升0.38个百分点”。根据银监会《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小企业融资四现象值得关注》的调查报告,某直辖市一些银行机构对小企业贷款普遍执行基准利率上浮政策,上浮幅度为20%~30%,个别行甚至高达50%~60%;同时,部分银行还增加了较多贷款附加条件,通过收取顾问费、咨询费、“扣存放贷”等方式,以实现不低于基准利率上浮40%水平的小企业贷款业务综合回报率。中小企业为获取贷款所支付的抵押物保险费、担保费支出等进一步加大了融资成本。
    三是民间“高利贷”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民间融资普遍既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所导致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能够反映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监测,有89%的温州家庭(或个人)和56.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当地民间借贷容量达到560亿元。最新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6月份温州民间综合借贷利率水平为24.4%,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4个百分点。我们的调研表明,浙江60%以上的小企业依靠民间借贷维持经营,一段时间月息就高达15%。福建省厦门、石狮近期连续发生几起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事件,除向社会公众融资外,还有部分银行和担保公司牵涉其中。
    当然,也有部分人士以央行《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为依据,认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困难并没有想象中严重。《报告》称,“2011年6月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9%,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9个百分点”。
    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这一数据的正确性。但是,必须明确,该数据只反映了银行贷款的供给方面,并没有也无法准确地反映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需求及其供求之间“缺口”的大小。实际上,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金融危机后许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正在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以及当下通胀带来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涨等,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增加很快。因此,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贷款余额增长就表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于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我们的研究结论如下:
    (一)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影响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有一种观点认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剧的主要原因。其理由如下:作为总量政策,货币政策是一刀切的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必然导致银根收紧并对企业融资造成实质性影响。也就是说,在信贷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基于丧失大客户的成本更高以及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更高的考虑,银行更倾向于将信贷资源分配给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从而引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加剧。
    不可否认,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信贷供给能力,增加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和融资成本,会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将当前的货币政策归结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并不能得到以下几个基本事实的支持。
    第一,即便在存款准备金率已到历史高位的情况下,银行系统内依然有大量“闲置”的信贷资源,信贷资源仍显得相对“富余”。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数据,2011年第二季度末,“四大银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存贷比”分别为61.20%,62.07%和55.47%,低于甚至远低于银监会披露的64.0%的银行业平均水平,这意味着这三大国有银行有多达约1.4万亿的“闲置”信贷资源。虽然这些“闲置”的信贷资源有央行和银监会严厉信贷政策的因素,比如某一家银行存贷比再低,当年信贷规模也只能增加有限的百分比,但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占据了太多的存款资源。根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1年7月底,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47.5%。
    第二,虽然商业银行在上报中小企业贷款数据时有多报的动机,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将小型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一些大企业的小额贷款纳入中小企业贷款范畴,但总体上来讲央行的数据还是能够基本反映实际情况的。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高于大企业;小企业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比重不断提高。这表明,在银行信贷方面,小企业和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获得了更高比例的增量信贷资源分配。
    第三,央行当前所采用的“提准”政策是差别化的“提准”,是具有结构化特征的总量政策。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相差3.5个百分点。如果按照大型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大型企业而中小金融机构相对更多地服务中小企业的逻辑,结构化的准备金率政策已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总量控制的影响。
    第四,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很大程度上对冲了“提准”对信贷资源的冻结。央行主要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下简称“提准”)的目的之一在于对冲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又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提准”对信贷资源的冻结,这也是在屡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情况下,银行贷款余额依然能够保持一定增速的原因。
    第五,社会融资总量已经成为判断流动性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是“更为合适的统计监测指标和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并且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银行贷款在其中的比重将会持续下降。随着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社会融资渠道和工具逐渐多元化,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等各项构成的社会融资总量应该更多地被关注。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估计应该与2010年基本持平。其中,银行渠道融资规模的比例将不断下降,预计将不超过60%。
    (二)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迅速增加和因为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供给能力提高有限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债权融资”缺口与“股权融资”缺口并存,其中,“债权融资”缺口加大尤为严重
    首先,通货膨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猛增。在当前高通胀并且通胀预期较强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和融资成本均大幅度上涨。根据央行《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二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4%”,“各省中小企业工资涨幅普遍在10%~30%之间”,但“第二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这直接导致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增长。同时,由于市场原因中小企业很难将通胀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转嫁给产业链的上下游和消费者,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更加不足,造成企业的赢利水平、内部积累和内源融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并由此相应地增加了其对外源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的需求。
    其次,银行系统和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并没有明显增加。如前所述,除中国银行外,四大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低存贷比凸显了其信贷供给的不足。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供给能力更是不足。2011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为6588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仅为127.67亿元,占比仅为1.94%。
    再次,金融创新不足限制了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融资供给能力的提高。对于银行而言,由于中小企业抵押物缺乏、财务和市场风险相对较高等方面的固有缺陷以及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更高等原因,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与收益结构要比大企业差。对于债券市场而言,金融创新的不足一方面影响了企业债券市场的总体规模,另一方面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三)信贷市场的不规范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融资贵的重要原因
    一是有限的信贷资源通过大企业委托贷款的形式进行“再分配”。据央行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加4497亿元,但委托贷款增加7028亿元,同比增加了38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0%。2011年上市公司中报显示,有64家公司委托贷款170亿元。这些上市公司成为了事实上的“影子银行”,其从事委托贷款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主营业务利润。新华社的一个报告显示,一些国企利用强大的融资能力,以高于银行利率几倍的价格放贷给民企,成为“食利者”。
    二是信贷市场中寻租环节多,利益链条长且关系复杂。不少中小企业通过形形色色的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的转贷或收取介绍费、手续费等才能获得银行贷款,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银行对贷后资金监管的不足和民间借贷的不规范也推高了融资成本。
    二、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需要调整货币政策吗
    (一)“货币政策论”的两种主要观点
    目前,“货币政策论”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超调,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剧和出现“倒闭潮”,主张货币政策向宽松方向微调,即主张货币政策的转向。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失当,主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加息,以价格型政策工具取代数量型政策工具。其基本逻辑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大企业,而加息有利于小企业,因为其有助于矫正负利率,稳定银行体系资金,并有利于抑制大企业的过度资金需求,从而扩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能力。
    (二)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能依赖于货币政策的调整
    对于“货币政策论”的第一种观点,我们认为并不可取,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应该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当前,综合各方面情况看,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今年后几个月甚至明年相当长一段时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国际经济环境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
    第二,该观点的立论基础是货币政策超调导致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根据银监会、工信部、浙江省和广东省相关部门的公开回应以及我们的实地调研,虽然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经营困难的现象,但到目前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倒闭潮”,只是浙江等地约有20%左右的企业减少生产或停产。
    第三,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至少并不主要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因此,货币政策的转向不是对症下药,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同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方面的作用不大。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实施了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这一期间的中小企业虽然情况可能比现在好一些,但依然深受融资难困扰。
    第四,要客观地看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可能带来的“双重效应”。一是融资困难造成中小企业设备闲置、生产减少、市场丧失和人员失业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在压力下企业积极主动地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所以,货币政策的调整可能会暂时中断正在进行的中小企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进程。
    对于“货币政策论”的第二种观点,我们认为亦不可取。
    第一,关于准备金率,与其将其理解为“利大企业、不利小企业”的政策工具,不如将其视为“利现有贷款客户,不利未来贷款客户”的政策工具。此外,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考虑之一在于对冲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将释放大量外汇占款,必然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
    第二,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依然要抓主要矛盾。不可否认,由于大企业贷款一般是基准利率,小企业大多数情况下是上浮利率,所以,加息对大企业占用资金成本更多,确实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而中小企业的利率本来就高,加息并不会增加更多的成本。但问题是,若要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抑制通胀,必定意味着利率较大幅度的提升。如前所述,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把物价降下来,又不能出现太大的经济波动。所以,加息是必须十分慎重的。此外,地方投融资平台与房地产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源,加息既有利于控制风险,但也会暴露存量贷款的风险,大幅度加息或诱使金融风险在近期内集中爆发,导致更为纷繁复杂的宏观形势。货币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全盘考虑,慎重决策。我们认为,若抗击通胀的成效不是很好,那么的确应该考虑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更多地使用利率工具,但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为理由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加息却是十分危险的。
    三、短期对策
    总的来讲,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需要从“提高”融资供给能力和“降低”融资需求从而缩小“缺口”出发。根据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剧的特殊原因和短期因素,我们提出以下五条短期对策。
    (一)通过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水平并以此减缓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
    高通胀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剧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短期内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首要的任务是抑制通胀水平,控制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各种成本大幅上升的局面,不断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内部积累能力,降低其外部融资需求。所以,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不仅不能放松货币政策,反而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通过实施结构性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针对总量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的影响,可以采用结构性金融政策加以弥补。特别地,为防止或减少收紧货币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应注重采用结构性金融政策支持和鼓励银行提供信贷。主要包括:
    1.加强银监会监管措施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试点对小、微型企业贷款实施差别化的存贷比政策
    目前,央行已实行了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低于大型金融机构3.5个百分点。但银监会在“存贷比”监管方面依然是一刀切的做法,即针对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存贷比“红线”均为75%。这就使得中小金融机构并不能将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创造出的潜在融资供给能力转化为实际供给能力。
    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是由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率共同决定的。在存贷比相同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流动性风险更低。因此,可以考虑实施差别化的存贷比政策,加强银监会监管措施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从而提高中小金融机构的融资供给能力。
    考虑到存贷比提高可能会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建议选择声誉好、资产质量好、小企业贷款占比超过一定比例的中小银行试点差别化的存贷比政策,即在计算存贷比时适当降低符合条件的小企业贷款的权重,可以考虑将权重值设定为90%左右。差别化权重对试点银行存贷比的增加应以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上的差异为上限。
    2.选择优势中小银行试点差别化的利率政策
    可以考虑根据小企业业务比例、对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指标,选择部分优势中小银行,试点差别化的存款和贷款利率政策,并适当放宽其在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方面的限制,以增强其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意愿和能力。
    3.通过对中小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大的群体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政策解决所有企业遇到的金融问题,必须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在紧缩货币政策下,相对于一般中小企业,受轻资产、技术风险及市场风险更大等固有“缺陷”的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中小企业或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收紧货币政策不仅不利于产业升级,反而会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应该有专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可以考虑单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项目,单列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信贷计划,将其纳入金融统计范围和监管考核范围;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引导资金,引导担保机构的支持;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等等。
    4.不断提高银监会已实施的结构性政策的有效性
    目前,银监会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已采取了不少结构性监管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这也是在收紧货币政策环境下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额增速依然高于大型企业贷款增速、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大中型企业贷款增速的主要原因,但仍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银监部门某些措施的可操作性。比如:
    (1)关于“优先支持其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的政策实施中具有发债规模小、成本高、市场销售难等操作难题,可考虑借鉴中小企业集合债模式发行用于小企业贷款的中小银行集合金融债。
    (2)关于“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一方面银监会应继续加强探索具有操作性的,既能控制风险又能发挥向小企业放贷积极性的尽职免责机制。另一方面,鼓励地方从风险补偿及声誉赋予等方面探索鼓励银行稳健地向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方式。
    (3)银监部门应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数据,特别是小企业贷款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调查,加强数据统计工作的规范性,以保证“两个不低于”相关优惠措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通过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
    根据我们的调查,由于受到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影响,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增加所导致的企业内部积累的不足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宏观调控的刚性需求决定了货币政策不可能回到宽松状态的情况下,在短期内给予中小企业税收优惠,通过降低企业税负的方法可以减小中小企业财务成本,增强其内部积累能力,是惠及面广、见效较快的缓解中小企业困难的措施。此外,工信部等四部委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区分了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有利于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可根据情况,对特定行业的微型企业实施所得税减免。
    同时,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帮助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通过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以弥补“债权融资”的缺口
    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债权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困难的问题,但并不是说,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不足,准确地讲,中小企业特别是部分具有核心技术、独特商业模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遇到的是“贷款难”而不是“融资难”,因为与这些中小企业融资难相对应的现实是,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为了得到一个好的投资项目而不得不付出上市前20倍甚至更高的溢价。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要分类对待,分类解决。
    要探索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推动公共风险投资与私人风险投资的结合,加快天使投资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融资渠道;积极推动“新三板”扩容,拓宽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拓宽中小企业的股票市场融资渠道。
    (五)通过规范信贷市场特别是民间借贷市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信贷市场的不规范既有银行借贷市场的不规范也有民间借贷市场的不规范,都需要予以规范。对于银行借贷市场,应规范银行的相关收费行为,如贷款返存、购买理财产品、支付服务费用等,整治银行内部人员的寻租行为,强化银行贷后资金管理。对于民间借贷市场,应加强对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的监管,并推动人行基层分行关于民间借贷市场的监测系统建设,对民间借贷市场规模、利率水平和资金流向等予以监测。
    四、长期战略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的世界性难题,在我国尤为严重。虽然短期对策能够缓解中小企业当下不断加剧的融资困境,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则需要标本兼治。从长期看,建立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政府与市场互动促进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关键。
    (一)通过政策引导建立由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共同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主体和市场结构
    1.积极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全世界最盈利的前十大银行都有很大比重甚至主要从事的中小企业贷款。目前我国信贷资源分布存在“总量稀缺、结构富余”的特点,几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有大量“闲置”的信贷资源。考虑到大中型银行在制度完备性、吸储方面的优势以及独立的中小金融机构建设的长期性,可以首先考虑大力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通过大中型商业银行的部分“中小银行化”来改善金融结构,并盘活“闲置”信贷资源,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2.积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在控制金融风险、实行市场准入的前提下,仍然要继续大力推进发展相当一批新的、中小金融机构,从根本上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主体结构,提高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供给能力。一是积极引导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二是积极引导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服务“三农”特别是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三是积极引导建立一批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新的其他中小信贷机构的发展。四是积极推动规范和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鼓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进行“创业担保”、“担保换期权”、“担保换分红”等担保商业模式的创新。五是积极推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的发展。
    (二)通过政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和模式的创新
    从供给层面上讲,金融创新不足所引致的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能力不足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近年来银行进行了诸多金融创新,但仍然显得不够,信贷产品和模式的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探索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建议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科技部、银监会等部门参与,积极推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实施办法及技术规范,规范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同时,要扶持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机构的发展,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模式,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水平。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降低银行的知识产权处置风险。
    二是探索针对一般传统行业的生产及贸易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抵押、质押方式的创新。积极推动在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出口退税质押等方面的创新。
    三是探索针对农村范围内从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抵押、质押方式的创新。谨慎探索活体畜禽抵押、林权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等方面的创新,支持涉农中小企业贷款。
    四是推动银行与互联网数据企业的合作,探索中小企业信贷与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和互联网运营机制的结合方式,推进网络联保模式的创新,如阿里巴巴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合作推出的“阿里贷款”。
    五是推动银行利用中国特色的乡缘、情缘和社会机制的作用,加强小企业“联保模式”的创新,如浙商银行的生意圈联保、老乡联保、邻里联保、同行联保贷款,浙江泰隆银行的亲人、友人和恩人贷款担保机制。
    六是继续加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之间的互动创新。推动银行与担保机构、创投机构、租赁公司、保险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的互动,加强在融资担保模式(如中新力合“路衢模式”)、投贷联动(如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的投贷联动模式)、贷款保证保险(如宁波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Tags: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调整货币政策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