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夫·森雅尔:人民币国际化 难抵美元长尾
没完没了的危机和美国赤字正在日渐威胁美元世界锚货币的地位。最近,人民币国际化的动作已经引起了人们关于全球货币体系大变迁的猜测。许多知名经济学家包括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领衔的联合国专家委员会成员们建议用“全球储备体系”代替美元独大的现状。但全球锚货币的漫长历史表明,美元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很久。
在古代,印度对罗马帝国存在巨额贸易盈余。蒲林尼在1世纪时写道:“印度每年从罗马拿走5000万塞斯特斯,没有哪一年不是这样。”印度-罗马的贸易失衡让罗马的金币和银币持续流失,造成了金银的短缺。用现在的话讲,罗马面临着货币压缩。
罗马的应对措施是降低金银含量(即货币化的古代版),这导致罗马帝国出现了持续通胀。但印度频繁发现罗马硬币表明,罗马硬币在其金银含量早已大大下降之后很久仍被接受为国际货币。
16世纪,西班牙因征服南美而崛起为超级大国。1501—1600年间,1700万千克纯银和181000千克纯金从美洲流入西班牙,并被西班牙用于对荷兰和其他国家的战争。此次流动性剧增在全欧洲造成了经济繁荣和通货膨胀。
尽管财源滚滚,但西班牙仍然债务日重,并最终违约了三次分别在1607、1627和1649年国势也日薄西山。但西班牙银币(被称为“八片”或西班牙元)仍作为主要货币通行于世界贸易,直到美国独立战争。事实上,在1857年以前,西班牙硬币一直是美国的法定货币,此时距离西班牙失去超级大国地位已经过去了很久。
19世纪中叶,世界在金银双本位体系的基础上运转。但是,在英国的带领下,大部分主要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进入了金本位时代。
英格兰银行时刻准备着将1英镑兑换为1盎司黄金。这一体系被一战打破,但英国在1925年又回到了钉住黄金的制度。不过,随着大萧条的爆发,英格兰银行被迫在向银行提供流动性和维系黄金钉住制度之间做出选择。1931年,英格兰银行选择了向银行提供流动性。
但英镑仍然是世界主要货币,在二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如此。即使在1950年此时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已逾半个世纪仍有55%的外汇储备是英镑,大量国家仍选择将本国货币盯住英镑。
从历史中我们应该学到三点教训。首先,基于贵金属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能解决全球经济体系的基础性失衡问题。其次,贵金属不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最后,锚货币及世界贸易生态系统基础通常会在锚货币发行过失去地缘政治地位很久后依然存在。
二战后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美国成为新的锚国家。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1盎司黄金),其他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偶尔也允许调整)。
这一体系的确显示,它只有在美国愿意通过增加赤字提供美元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全球经济扩张,而最终,赤字侵蚀了美国维持35美元/盎司的黄金价格的能力。1961年,美国建立了伦敦黄金储备市场(London Gold Pool),强迫其他国家偿还美国其黄金损失的一半。但这一安排很快就引起了不满,法国于1967年退出伦敦黄金储备市场。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在4年后崩溃。
果真如此吗?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遇到了问题,但美元仍然是世界主导货币,亚洲国家纷纷将本币汇率盯住美元。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样,外围经济体(比如中国)可以在锚经济体(美国)享受廉价融资的同时快速增长。中国的相对崛起不但未影响,甚至强化了美元的地位。事实上,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日本相似,如今中国正在抵制人民币的国际化。
那么,我们正在进入后美元时代吗?尽管大衰退造成了诸多阵痛,但没有迹象表明世界正在抛弃美元。投资者仍然愿意以低得不能再低的利率向美国提供资金,名义贸易加权美元指数也没有出现崩溃。
就算中国在十年内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锚货币也比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主导地位更加持久。因此,即使美国被超越,美元仍有很大可能将继续长期充当全球主要货币。
桑吉夫-森雅尔是德意志银行全球策略师
来源:《财经》
Tags:桑吉夫·森雅尔,人民币国际化,难抵美元长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