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保险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2006年1月17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指明了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对于保险业来说,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键在于加快创新进程,正确处理影响发展的重要关系,努力实现保险业的科学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保险业的功能,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保险业在促进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保险业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利用保险业的资金融通功能,有助于促进传统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向现代的多层次、多支柱的金融体系转变,大大提高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协调性,为经济建设积累巨额长期资金。截至2005年11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5万亿元,保险机构已成为债券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运用对投资的支持作用越来越突出。此外,通过消费信用保证保险,可以促进消费增长;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保障本国企业创汇和收汇安全,促进出口贸易;通过经济补偿,可以使受灾企业和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完善社会保障。利用保险业的经济补偿功能,有助于促进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风险转移和分摊机制向现代的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分摊机制转变,大大提高社会的风险管理水平,为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健康保险,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商业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为那些未享受社会保险的人口提供一定的养老健康保障,为那些已享受社会保险的人口提供灵活多样、保障丰富的养老健康保险服务,从而扩大全社会的养老健康保障覆盖面,提高全社会的养老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运用商业保险,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保险管理,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
辅助社会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是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利用保险业辅助社会管理的功能,有助于促进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的不同组织机构分工配合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大大提高社会运转的效率。例如,通过大力发展责任保险,用商业手段解决责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纠纷,有利于降低社会诉讼成本,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通过在煤矿等高危行业建立强制保险制度,可以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分担部分政府责任;利用保险公司的网络、渠道以及有针对性的保险补偿机制,保险业可以成为政府保护困难群体的重要载体。
以创新推动保险业实现科学发展
保险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加快创新进程,建设创新型行业,以创新推动保险业实现科学发展。
推动保险业发展模式创新,引领保险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推动保险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应坚持做到“六个必须”: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加快发展步伐,做大做强保险业,逐步改变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必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科学合理地开发保险资源,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提高保险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创新作为保险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围绕客户需要创新产品设计、销售和服务,挖掘保险的潜在需求,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既要为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城市居民服务,更要为欠发达地区、困难行业和农村居民服务;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把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对经济社会进行全方位风险管理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行业发展中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实现行业的发展;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一手抓加快发展,一手抓防范风险,把防范风险当作保险业的生命线,立足防范,标本兼治,建立健全保险业防范风险的长效机制。
推动保险监管创新,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险监管体系。一是创新监管理念。把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作为保险监管工作的根本目的,使监管工作成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行业发展的有力手段。在监管工作中应体现成本效益的理念,合理设定机构和职能,根据监管对象的性质有效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应树立动态、系统的监管理念,促进保险监管向动态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形成监管工作的合力。二是创新监管模式。构建以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把偿付能力监管作为保险监管的核心,有效发挥偿付能力监管在规范市场竞争、防范和化解风险方面的核心作用,发挥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在促进保险业科学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市场行为监管在维护保险市场秩序和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方面的屏障作用。三是创新监管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获取保险公司的相关信息,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动态预警和监控,确保保险市场不出现大的风险。
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建立满足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人才是兴业之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设好以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保险营销人才为主体的四支人才队伍,使保险业监管人才队伍成为引领保险业科学发展和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可靠力量,使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成为保险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成为支撑保险业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推动保险业逐步向现代金融服务业转型的内在支撑,使保险营销人才队伍成为增强社会保险意识、传播“诚信、互助、友爱”保险文化的重要渠道。一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同时发挥保监会依法管理保险人才队伍的职责,建立和完善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准入与退出机制。应着眼于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胆使用一批人才;着眼于优化保险人才队伍结构,大力引进一批人才;着眼于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迅速储备一批人才。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针对保险业目前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和人才培养相对分散的现状,建立相对集中的人才培训机制,加大对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三是创新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切实解决目前保险市场存在的对人才重激励、轻约束的问题。
正确处理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关系
保险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应正确处理以下五个重要关系:
发展与监管的关系。发展与监管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应通过监管促进保险业实现科学发展。离开发展谈监管,保险监管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在监管资源的配置上和监管手段的选择上就会无的放矢;离开监管谈发展,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和保险业风险防范工作就无法落到实处,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就失去了根本保障。从我国保险业近年来的发展实践看,要做到以监管促发展,关键是在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保险市场诚信建设、防范保险市场风险隐患和为保险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速度、效益与规范的关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保险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的前提。当前,我国保险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获得良好的效益,是保险业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必要条件。加强自身资本积累,保持较强的资本实力和充足的偿付能力,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都要求保险业保持良好的效益。规范诚信经营,是保险业获得良好效益的基础。如果市场秩序混乱,保险业的利润就会在恶性竞争和违规经营中大量消耗;如果保险公司不诚信经营,保险业就不能赢得社会信赖,保险市场规模扩大和保险企业发展就失去了依托。
自身发展与服务全局的关系。一方面,应继续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保险业,以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良好经济社会环境,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
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只有立足当前,认清我国保险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从实际出发,解决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资本、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积累和准备,才能夯实保险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只有着眼长远,把握发展方向,拓宽发展思路,用好发展机遇,掌握发展全局,才能在长远发展中提高全社会的保险保障水平。应合理开发保险资源,不断培育新的保险需求增长点,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和“三农”保险等,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的保险需求结构,坚决制止用恶性价格竞争、欺诈误导等方式对保险资源进行粗放式、掠夺式开发的短期行为。应顺应金融综合经营不断发展的趋势,提高保险业的专业分工水平和整合资源能力,不断增强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国内发展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一方面,应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做大做强我国保险业,增强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利用国外保险市场与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结合起来,把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增强我国保险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Tags:发挥保险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2006年1月17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