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中国的货币电子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http://www.newdu.com 2018/4/8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 1995—2013 年的样本数 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 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 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 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 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 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性。
    关键词:货币电子化;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5)03—0039—08
    

Tags:中国的货币电子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